知识库 > 全身 > 疼痛 > 内容

疼痛内容

太田痣: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面解析

病请描述:        一、什么是太田痣?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是一种先天或后天出现的色素性胎记,常见于东亚人群。其本质是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异常聚集导致的皮肤病变,多分布于三叉神经第Ⅰ、Ⅱ支支配区域,如眼眶周围、颧部、前额等,颜色可从淡青色至蓝黑色不等,部分患者甚至伴随结膜、角膜色素沉积,影响视力。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邓娟指出:“太田痣不仅影响容貌,还可能因眼部受累导致视力问题。许多患者因缺乏认知而延误治疗,最终承受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负担。”             二、太田痣的临床表现与发展特点         1. 分布特征:病变常单侧分布,少数为双侧对称,边界模糊,呈斑点或斑片状。           2. 颜色变化:颜色随季节、年龄波动,夏季较深,冬季较浅;青春期后可能趋于稳定,但部分患者成年后仍缓慢扩展。           3. 并发症风险:约10%的患者伴随眼部色素沉积,可能引发青光眼或视力障碍。             邓娟主任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患儿露露出生时面部有淡蓝色斑片,5个月后颜色加深并扩散至半张脸。经诊断为太田痣后,家属因未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进展,最终通过多次激光干预才控制色素扩散。             三、太田痣的治疗必要性         传统误区:许多家长误以为胎记会自行消退,或担心治疗风险而选择观望。邓娟主任强调:“太田痣是终身进展性疾病,不会自愈。早期干预不仅能减少治疗次数,还能降低心理创伤风险。”             四、主流治疗方法与技术创新         1. 传统疗法的局限性         冷冻与磨削术:易留瘢痕,疗效差。           外科手:植皮后肤色不均,术后痕迹明显。             2. 激光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邓娟主任团队长期致力于皮肤色素性疾病的研究,她指出:“Q开关激光是当前治疗太田痣的金标准。其选择性光热作用可精准破坏真皮色素细胞,不损伤周围组织,显著降低瘢痕风险。”             治疗原理:           激光穿透表皮直达真皮层,击碎黑色素颗粒;           碎片经吞噬细胞代谢排出,色素逐渐消退。           疗程与效果:           需分次治疗,间隔3个月,通常4-6次可见显著改善;           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需更多次数。             五、患者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治疗疼痛吗?           邓娟主任解释:“Q开关激光痛感轻微,儿童可配合表面麻醉,治疗过程仅需10-30分钟。”           2. 治疗后护理:           避免暴晒,严格防晒           结痂期勿抓挠,预防感染         色素沉着多在数月内消退             六、结语         太田痣虽不致命,但对患者的身心影响深远。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邓娟主任团队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与个性化诊疗方案,已帮助数千名患者重获自信。她呼吁:“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面部异常色素斑,务必及时就医,科学应对。” 

邓娟 2025-03-09阅读量899

多年迂曲扩张的“...

病请描述:  这是近日一位门诊的患者所问,很显然这位患者也是有了一定了解。  当患者挽起裤子,可以很明显看到凸起扭曲的血管,且有向大腿发展的趋势,并且患者描述疼痛的部位不仅出现皮肤上的颜色改变外,还发红发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血栓表现红肿热痛。  据患者回忆出现这种情况,是前几天骑车时不小心磕了一下,由于天冷穿的也比较多,没有破皮,就没有过多关注。谁知症状了持续2-3天了,患者这才发现了问题。  那为什么磕碰一下就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本身就比较脆弱,受外伤如同脆弱水管遭重击,管壁受损,内皮细胞破坏,身体凝血系统启动,血小板与凝血因子聚集,血栓便易形成。  同时,静脉曲张本就会使血液流动受阻,再加上天气寒冷,又加剧了流速缓慢。受伤处肿胀后压迫血管,让血流更艰难。  多种原因之下,这位患者的下肢血管就像缓流的河道易积泥沙,血栓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在冬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一定要更加小心,别让血栓乘虚而入。一旦受伤,且出现以上情况,应即刻到正规医院问诊,切不可大意,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下肢静脉曲张##马鞍山静脉曲张钟若雷案例分享#

钟若雷 2025-02-28阅读量556

长时间走路腿肿什么原因造成?...

病请描述:  有很多静脉曲张朋友,经过长时间的走路或者久站之后,腿上出现明显的肿胀,但是坐下来或躺下来休息一会,症状就慢慢的缓解了。  这种情况腿肿它的原因挺多的,有可能是静脉的原因,有可能是淋巴的原因,也可能是内脏功能的原因,具体需要去找专业的医生去分析。  但是给大家提醒一种腿肿的情况,因为这种腿肿它不但很难缓解,并且它有时候会危及生命。  它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突发性的水肿,第二个是一条腿肿,另外一条腿是好的,如果遇到有这两个特点的水肿,一定要小心了。因为这种腿肿它引起的原因,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有的患者腿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肿胀甚至疼痛,这个肿胀可能是小腿,也可能是大腿疼痛也可能是小腿的肌肉为主,但是偶尔也会出现大腿肌肉胀痛。  同时腿会明显的变粗,这个变粗是均匀性的,不管是小腿的后侧,还是大腿的内侧,它可能会有一些压痛存在。腿抬高、运动之后它无法得到缓解,甚至会加重。  最常见的左腿它会呈一个持续的状态,那么这种情况最为可怕的是血栓,它可能随机产生脱落,最终会因为血流流进心脏,在上升到肺部而引起肺部的栓塞。  而静脉曲张的患者,就是浅静脉的血液本身都处于瘀滞的状态,所以说更容易在这种状况下诱发血栓.  所以静脉曲张的患者平时一定要多关注一下,腿部的肿胀的情况,如果双腿突然出现了一粗一细,或者腿的表面突然出现了红肿又痛的包块,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池州静脉曲张钟若雷案例分享##宣城静脉曲张钟若雷案例对比#

钟若雷 2025-02-28阅读量470

心脏“杀手&rd...

病请描述:健康科普冠心病防治小课堂当前,冠心病已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冠心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哪些人更容易得冠心病?冠心病如何治疗和预防?今天,下面就来给大家全面讲解。01什么是冠心病?冠状动脉是负责输送血液到心脏的血管,当这条重要的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02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冠心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男性、年龄、家族史等。上述因素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心肌缺血。这些因素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概率,被称为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除了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控危险因素,其他易患因素都是可控的,所以无论是冠心病的预防或治疗,都要控制好这些因素。03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冠心病临床症状主要是心绞痛,但表现多样。典型的心绞痛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表现为位于胸骨中下段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颈肩部、上肢或背部,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到半小时内,可伴有出汗。需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患者心绞痛症状并不典型,可能在休息时出现,可表现为胸闷气促,部位也仅仅位于颈肩部、上肢、背部、脸颊部或上腹痛,有些病人误认为是肩周炎、牙痛或胃病,容易误诊。04如何预防冠心病?01健康生活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02避免“三高”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用药,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高血脂患者应低脂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03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05冠心病的治疗方法1、非药物治疗: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2、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延缓冠脉病变的进展:如抗凝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扩张冠状动脉(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血压控制(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血脂控制(胆固醇合成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及PCSK9抑制剂等);血糖控制(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3、手术治疗:包括心脏血管介入治疗(心脏内科医师完成)和冠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外科医师完成)。冠脉介入治疗,俗称“支架植入”,是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在X线下对病变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或应用药物球囊,消除或减轻冠脉狭窄,使心肌恢复供血。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桥手术。此手术在心外科实施,心外科医生使用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作为“桥血管”,将其从升主动脉绕过狭窄/闭塞的冠脉搭至病变远端正常血管段。值得注意的是,明确的冠心病,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法,均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预防再次心绞痛发作,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冠心病的易患疾病,对冠心病的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都非常有意义。06温馨提示立冬已过,寒意袭来,此时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特别是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来说,秋冬时节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对于老年人及冠心病高危人群,在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同时,冬季也要做到防寒保暖、适量运动。建议:1.注意保暖,特别是脸和四肢的保暖,在温度低的时候应该避免外出,以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尤其是寒露后的“寒冷天”,由于空气中雾霾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2.要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但是为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天气好的时候应该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肌供血能力,有助于预防冠心病。3.晨练别太早,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但在初冬,这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冬季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771

高发肺结节,微创&ldquo...

病请描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小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肺小结节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逐渐成为肺小结节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今天就为大家深度解读“消融术”这种肺部外科微创技术。01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是指肺部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病变,不伴肺不张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如炎症、肉芽肿等,也可以是恶性的,如肺癌。有统计数据显示,所有的肺部结节的人群中,良性结节占70%。因此当检出肺结节时,您不必过于惊慌,但也需要临床医生进一步判断结节的性质,以便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02什么是肺结节消融?肺结节消融包括热消融和冷消融两种方式,其中热消融如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消融如氩氦刀冷冻消融(AHC)。这些技术通过影像学引导,将消融针穿刺至肺结节内部,利用热能或冷能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我们今天先主要了解一下射频消融是如何消灭肺小结节的。03什么是射频消融术(RAF)?射频消融术(RAF)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效应来治疗肿瘤的微创技术。在CT或超声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至肿瘤靶心,通过射频电流产生高速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120℃,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毁损肿瘤的目的。有点像我们在厨房里的烹饪,但是,我们烤的不是食物,而是可恶的肿瘤或肺结节。04哪些患者可以用射频消融术(RAF)?(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因心肺功能差、高龄或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2)多发性肺结节,尤其是转移性肺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情况。(3)拒绝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05射频消融术(RAF)的优势创伤小,恢复快射频消融术仅需局部麻醉和术中镇痛,术后几乎无需镇痛,绝大多数患者术后没有疼痛。术后1-2天即可出院,恢复工作和生活。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舒适度得到显著提升。治疗精准,可重复性高射频消融术在CT引导下能精准定位肺结节或肿瘤,迅速提升温度,有效杀死病变组织,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肺部肿瘤。必要时可进行多次治疗,增加了治疗的灵活性和效果的可预测性。06射频消融术(RAF)的可能并发症尽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包括:(1)气胸: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肺组织,导致气体泄漏至胸膜腔。(2)出血:穿刺或消融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3)感染:由于穿刺操作可能导致局部感染。临床显示,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小,您不必过于担心。07射频消融术(RAF)的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研究,射频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得到了证实。研究显示,射频消融术后的局部控制率为100.0%;1年、2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8%、95.8%,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肿瘤特异生存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因特定疾病导致的死亡的患者比例。具体来说,它衡量的是从患者确诊为肿瘤到因该肿瘤死亡时的比例,不包括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小结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在肺结节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射频消融术有望在未来的肺结节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还要提醒广大患者朋友,若身体遇到不适,面对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一定要及早就医,相信科学,遵守医嘱,收获健康人生!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710

关于血气胸,一篇文章带你了解!

病请描述:血气胸是指胸腔组织内含有气体以及血液。正常的胸腔属于密闭的空间,如果有外伤或者肺泡破裂时会导致气体以及血液进入胸腔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不适的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多,还可能会导致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出冷汗等,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有活动性出血、大量气胸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以及输液治疗,防止进一步出血。血气胸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分类自发性血气胸在没有明显原因或诱因的情况下,自发出现血气胸。此类型较少见。创伤性血气胸大多数血气胸属于创伤性血气胸,是指在身体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发生的血气胸。非创伤性血气胸是指由非创伤性因素,如肺癌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气胸。血气胸有哪些典型症状?01胸痛主要表现为受伤后或毫无征兆(自发性血气胸)地出现剧烈的胸痛,疼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02呼吸困难是血气胸常见症状之一,胸腔内的积血和气体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受阻,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急促和胸部紧迫感等症状。03心跳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如果患者胸腔内的血液和气体较多,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缺血缺氧的表现。治疗血气胸是一种临床急症,一经确诊要尽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胸腔内积血和积气的部位与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保守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手术。病情较轻的患者胸腔内血液和气体量少,医生会首选胸腔闭式引流排出积血和气体;对于病情严重的血气胸患者,医生会及时进行胸腔镜或开胸探查手术,以尽快止血。健康康复1.出院后应继续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2.尽早开展循序渐进的患侧肩关节功能锻炼,血气胸痊愈1个月内不宜剧烈运动。合理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3.定期复诊: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高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825

肺结节微创手术后多久可以出院?

病请描述:肺结节术后问题解答肺结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来发现。对于早期恶性的肺结节,通常可以选择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那么,在接受肺结节微创手术后,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肺结节微创手术是一种相对小创伤的手术方式,通常情况下术后恢复期较短。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就可以进行床边活动,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术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便可出院。在术后的一周内,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需要注意的是,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疼痛或不适,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疼痛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咨询医生。对于早期恶性的肺结节微创手术患者来说,术后恢复期大约在1至2周左右。但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具体调整。有些患者可能术后恢复较快,而有些患者可能恢复较慢。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充足,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总的来说,肺结节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恢复期较短。通过遵循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439

【医案分享】巨大食管肿瘤,新...

病请描述:郑远主任医案分享患者陈叔(化名)因吞咽困难,疼痛到医院检查,但检测结果不尽人意,陈叔患上了食管癌,且肿瘤体积巨大,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病魔,陈叔一家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一次在互联网平台查阅相关病症时,陈叔了解到广东省中医院心胸外科郑远主任在食管癌治疗方面颇有造诣,遂即立刻前来挂号问诊。在得知陈叔的来意后,郑远主任详细询问了陈叔的病史,全面评估了他的身体状况,并以专业视角审视了各项检查结果。在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详尽而周密的治疗方案:先进行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待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时长00:06在新辅助治疗阶段,陈叔接受了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双重夹击,这三个疗程的治疗过程虽然艰辛,但万幸的是陈叔的病情逐渐出现了转机。经过新辅助治疗,他的肿瘤实现了完全退缩,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病情得到了极大缓解。看到新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符合手术条件,郑远主任果断决定为陈叔实施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手术过程中,凭借多年的精湛医术和临床经验,郑远主任带领团队成功切除了病灶,且术中出血极少,手术进行十分顺利。术后病理报告显示,陈叔体内已无肿瘤残留,这标志着他的治疗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术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下,陈叔术后恢复良好,身体日渐康复。最终顺利出院,重新踏上了健康的生活之路!

郑远 2025-02-28阅读量537

腹腔镜手术对老年人急性胆囊炎...

病请描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和优势:效果优势创伤小: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更快。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在手术后较短时间内出院。并发症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感染、胆漏等并发症。抑制炎症反应: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数据支持手术成功率高:在一项研究中,286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26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达93.36%,且无一例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黄疸、腹痛、发热等并发症。适用性广泛适用:尽管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器械的改进,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时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前72小时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效果更佳,此时胆囊壁充血、水肿、粘连较轻,手术难度相对较小。注意事项术前评估: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老年综合评估(CGA),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护理: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鼓励早期活动以促进康复。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赵刚 2025-02-21阅读量652

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

病请描述:感染相关并发症 切口感染: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渗液等。 腹腔感染:术后可能发生腹腔内感染,如胆汁性腹膜炎等,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加剧、腹部压痛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术后因活动减少、咳嗽反射减弱,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胆漏:术后胆漏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引流液呈胆汁样、腹痛加重、发热等。 胃瘫:术后可能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 血液系统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活动减少,血液流速减慢,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 其他并发症 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后应激反应、血容量变化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电解质紊乱:术后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并及时纠正。 预防与护理措施 加强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性质和量、腹部体征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 促进康复: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如床上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营养支持: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

赵刚 2025-02-21阅读量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