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便秘是一件既使人痛苦而又令人尴尬的事情。它与饮食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就达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什么是便秘? 当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久,粪便内所含的水分被过量吸收,粪便变得干燥坚硬,排便时出现时间延长,难于排出,肛门坠胀、疼痛,甚至引起了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且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严重者排出的大便像羊粪样,呈小球形颗粒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便秘。 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1.上腹部饱胀不适甚至引发皮肤病 便秘常常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反胃、恶心,由于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长,致使肠内毒素吸收并在血液中循环,从而引发痤疮和色素沉着等皮肤病。 2.用力排便会导致肛肠问题 经常排便用力,还会导致直肠炎、肛裂和痔疮。 3.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老年病者,便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长期的严重的便秘者易患结肠癌、乳腺癌和老年性痴呆。因此,积极防治便秘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便秘? 患了便秘后不要忙着服用那些“排毒”、“净肠”的药物,也许它们的确能起到即服即排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即“泻药瘾”,一旦停服,便秘就又开始了。 1.合理饮食是关键 大多数人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可以防治便秘,应注意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胡萝卜、白菜、波菜、韭菜、芹菜、红薯、黄豆以及粗粮和水果等。 要多喝水及其它饮料,多参加运动,尤其是腹肌训练可增加胃肠蠕动功能,对孕妇产后、年老体弱者更为重要。 2.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非常重要,不要抑制便意,应培养不论有无大便都定时规律地上厕所的排便习惯,使之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3.不要随便滥用药物 便秘病人不能随便滥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随便滥用泻药,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加重便秘。 对于便秘和腹泻交替、短期内出现便秘并进行性加重或药物治疗无效以及伴有血便的患者,肠镜检查非常必要,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特别是肠道肿瘤所引起的继发性便秘。 *本文原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孙为豪 主任医师,由微医整理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6-07-05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 心脏负荷加重或肌肉损伤时,其泵血功能降低,输出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需要,同时它们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称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如果出现以下一些症状,可能表明心功能受损。 第一,一躺下就气短。患者平卧几分钟后出现气短,坐起后才可稍微缓解。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衰。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现气短。此时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同时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第二,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说的“胸闷”,若排除情绪因素及其他脏器如呼吸系统功能改变,此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能缓解,甚至出现胸口剧烈疼痛,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应尽快拨打120,赶往最近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药。 第三,衣服和鞋子突然变紧。衣服、鞋子变紧,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自己胖了,但对心脏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提示心功能受损。这是由于心排出量(心室每分钟射出总血量)血下降,肾脏血流量减少,排出体外水分减少,出现下肢浮肿、体重增加(尤其3天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 第四,食欲不振。心脏功能受损的患者除了有食欲不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状,多是由于右心功能衰竭,胃肠道淤血引起。 第五,头昏头晕。头昏头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睡眠差、颈椎病、高血压等是较常见原因。但伴随血压明显偏低的头晕头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损等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时应迅速就医。 第六,焦虑不安。正常人焦虑不安大多与情绪有关,而有人在情绪稳定时仍觉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齐是心慌焦虑常见原因,多由心脏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应早期干预,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第七,咳嗽不止。多数人感冒会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且咳嗽在白天黑夜不会有很大差别。但一些人没有发烧等其他 类似感冒症状,唯独咳嗽不 止,夜间多于晚上,平卧时比坐起时明显,此时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损伤。这可能是肺淤血使气道受到刺激,可伴随咳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急性发作时甚至 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 第八,容易疲劳或终日乏力。很多心脏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劳开始,多是由于左心功能受损,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满足外周组织灌注所致。 第九,少尿且下肢浮肿。出现少尿和下肢浮肿,很多人常认为是肾脏出了问题。实际上,心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肾脏血流不足或体静脉压力过高,常出现少尿及下肢浮肿等。肾脏长期缺血,可致肾功能恶化,出现蛋白尿,血肌酐上升,并形成心衰加重的恶性循环。 一旦出现上述“伤心”症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排除相关疾病。明确诊断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等治疗,切忌自行更改或停用药物。
张彦彩 2016-05-13阅读量6720
病请描述:血尿分为无痛性血尿和伴有疼痛的血尿。无痛性血尿首先要考虑泌尿系肿瘤,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血尿首先考虑泌尿系感染,伴有腰痛并向会阴部放射的绞痛首先考虑泌尿系结石,伴有浮肿.高血压.旦白尿者首先考虑肾小球肾炎,所以发现血尿应及时去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尿路感染.肾绞痛等均有办法治疗,但对于泌尿系肿瘤发現早晚.疗效完全不同。早期肾癌治愈率达到96%,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约30%的患者初诊时已经是肾癌晚期。肾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一般在55~74岁,每年各大医院体检均会发现多例肾癌。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同时还有调节血压.分泌激素.生成尿液等功能。肾癌的发生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形式,临床上仅有3%~4%的肾癌是具有家族遗传性,这部分患者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其特点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发病年龄早,通常在20~40岁,例如VHL综合征。散发性肾癌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高危因素相关。高危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另外肾功能不全长期透析相关的获得性囊性肾病与肾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肾癌典型表现:1.血尿: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出现无痛的间歇性出现的血尿,是肾癌出现的一大特征,大约有60%的患者有此表现。2.腰部疼痛.疲劳3.腰腹部肿物:在腰部或腹部摸到坚硬的、凸凹不平的肿物。4.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消瘦.贫血.衰弱等肿瘤等消耗性疾病的症状。5.转移瘤症状:例如肾癌骨转移容易引起骨折;脊柱转移患者会出现腰痛、下肢麻痹等症状;肺部转移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咯血等表现。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及健康意识的提升,临床上已经很少有因血尿、疼痛和肿块三联经典表现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经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通过CT或MRI检查发现。得了肾癌并不是无可救药,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肾脏超声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意积极进行筛查或评估,防患于未然。血尿、疼痛和肿块为肾癌三联经典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诊。
童仙君 2020-06-25阅读量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