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生长缓慢 > 内容

生长缓慢内容

性早熟之你问我答-葛蕊

病请描述:性早熟之你问我答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才华和颜值并存,除了身高不达标,发育提前也是值得担忧的问题,尤其是“早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知。性早熟对于孩子成年身高、心理伤害以及有特定疾病导致的可能伴随着肿瘤风险,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能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一、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时根据孩子性发育开始的年龄界定的,女孩7.5岁前和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乳房发育、睾丸增大、阴毛、腋毛出现、喉结、变声、痤疮、月经来潮和遗精)是性早熟。 二、为什么有的在界定年龄前女孩先出现乳房发育,有的先出现阴毛、腋毛呢? 这就需要跟家长朋友们科普下性征发育顺序了,女孩发育顺序:乳房发育-大小阴唇发育-色素沉着-阴毛分泌物增多-阴、腋毛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发育顺序:睾丸增大-阴茎增大-阴囊皮肤变松、着色-阴、腋貌出现-胡须、喉结、变声,对于不同类型的性早熟,其第二性征发育顺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不按照正常发育次序出现的阴毛、腋毛,如果性激素正常、性腺未发育,可能是肾上腺功能早现。 三、肾上腺功能早现是什么?    女孩8岁/男孩9岁之前出现阴毛和/或腋毛和大汗腺及体臭味,皮肤和头发的油行增加,以及痤疮,但没有其他第二性征和没有潜在男性化疾病。阴毛早现90%的原因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但仍需要跟多毛症、中枢性性早熟、外源性雄激素暴露、肾上腺皮质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外周性性早熟鉴别。肾上腺功能早现引起的阴毛早现血液中硫酸脱氢表雄酮增高,性腺无发育,性轴未启动,目前研究发现此类患儿有骨龄的提前,但是成年身高不受影响,重要的是对于此类患儿的随访,以了解进展和身高变化,发现潜在疾病。 四、除了性征发育,性早熟还会伴有哪些表现呢? 1、大多会有生长加速,年生长速度大于同龄儿童,家长会感觉孩子突然食欲大增,身高也较往年增长快,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青春期前,一定引起警惕,警惕性早熟发生。2、大多会有骨龄提前,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年,骨龄监测也很重要,结合孩子发育情况能及时发现性早熟的存在。 五、性早熟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了明确性早熟的病因和类型,医生会让孩子完善相关的检查:1、骨龄检测:明确是否有骨龄提前,从而判断生长潜力及是否有生长受损情况。2、性激素检测:性激素基础水平和性激素激发试验来判断是否有性轴启动,也帮助判断是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3、B超检查:主要是完善性腺彩超和肾上腺彩超,来明确有无性腺和肾上腺占位引起的性早熟,进一步寻找原因。4、垂体核磁:对于年龄小于6岁女孩和男性的性早熟要常规完善垂体核磁,6岁以上女孩性发育快速进展或者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时也要完善垂体核磁,必要时需要加做颅脑核磁。5、其他内分泌检查:比如甲功、肾上腺轴相关激素等来明确性早熟病因。 六、所有性早熟都需要治疗么? 并非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治疗,根据性轴是否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分为完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对于有特定疾病引起的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要根据相应的疾病治疗;对于没有疾病引起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预测终身高不理想的或者因性早熟引发心理问题应及时治疗。而对于预测终身高不受损的缓慢进展型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可以密切随访。 七、如何预防性早熟? 这几点家长朋友们要注意了: 1、 不要吃过度滋补食物:海参、蜂王浆、牛初乳、蚕蛹、鸡胚等营养滋补物品; 2、 避免激素类药物、化妆品使用:家长要选择不含有激素类的洗护用品,另外避免孩子接触成人避孕药或者其他激素药物。 3、 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入,比如油炸食物、饮料,这些会造成肥胖出现,而肥胖可以诱发性早熟。 4、 减少感官刺激:监督孩子少接触成人影视和读物。 5、 不要开夜灯睡眠:夜间尽量不要开夜灯,开夜灯会使褪黑素分泌收到抑制,长期会诱发性早熟。

生长发育 2024-05-07阅读量2505

单纯性性早熟的患儿随诊观察-...

病请描述:门诊案例:单纯性性早熟的患儿随诊观察   在儿科内分泌专科门诊,医生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小芳,一个7岁的小女孩。她的家长带她来就诊,因为家长注意到小芳出现了乳房发育等性早熟的迹象。经过详细的评估和检查,医生诊断小芳患有单纯性性早熟(Isosexual Precocious Puberty, IPP),这是一种儿童早期发育的异常情况,其中性征的发育过早开始,但与正常性发育的顺序相同。   单纯性性早熟的介绍   单纯性性早熟是指孩子在女孩7岁半岁前或男孩9岁前出现了性成熟的体征,如乳房发育、阴毛生长、月经来潮等。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单纯性性早熟需要与其他类型的性早熟区分开来,特别是中枢性性早熟,后者可能涉及大脑对性激素的控制失调。   诊断和评估   诊断单纯性性早熟通常需要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可能的实验室测试。医生会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并评估性征的发育程度。此外,可能需要进行骨龄的X光检查,以评估骨骼成熟度是否与实际年龄相符。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要进行激素水平测试或脑部成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治疗和管理   对于单纯性性早熟的治疗,决策应基于病情的严重性以及对儿童终身高和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如果性早熟进展缓慢,且预测不影响最终身高或心理健康,医生可能会选择不采取干预措施,而是进行定期的随诊观察。这包括定期检查孩子的生长速度、性征发展和骨龄进展,以及评估孩子的心理适应情况。   在小芳的案例中,考虑到她的性早熟症状较轻,且预测不会影响她的终身高和心理健康,医生决定不立即采取药物治疗。相反,医生建议定期随诊,密切监测小芳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在必要时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总结与建议   单纯性性早熟是一种儿童早期发育异常的情况,其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性、潜在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儿童未来身高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所有的性早熟都需要立即治疗,轻度的病例可以通过定期随诊观察来管理。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性早熟迹象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进行适当的评估和监测。   对于像小芳这样的患儿,定期随诊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病情的进展,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确保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最佳的照顾,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干预措施。   总之,单纯性性早熟的管理需要一个个性化、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通过与专业医生的合作,家长可以确保他们的孩子在面对这一挑战时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关怀,避免出现儿童心理问题,莫让花开早,保护每一个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06阅读量1831

孩子身材矮小,就诊时需要提供...

病请描述:孩子身材矮小,就诊时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是家长们尤为关注的一个指标。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矮小,许多家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担忧。身材矮小,医学上称为“矮小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营养、内分泌失调等。面对这一情况,及时就医并提供全面的信息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解析在孩子因身材矮小就诊时,家长应准备和提供哪些关键信息。   典型案例:小明今年8岁,身高115厘米,比同班同学明显矮了一大截。小明的父母都是中等身高,家族中并无明显的矮小遗传史。尽管小明食欲不错,但近年来身高增长缓慢,这让小明的父母十分焦虑。决定带小明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前,他们仔细记录了以下信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小明的情况。   就诊需提供的关键信息 1. 详细的家庭身高记录:首先,小明的父母提供了自己及家族成员的身高数据,特别是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成年身高。虽然小明的直系亲属身高正常,但家族中其他成员的身高信息也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帮助医生判断小明的矮小是否属于遗传性还是其他原因。   2. 生长发育史:小明父母详细描述了小明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以及之后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情况,特别是最近两年的生长速率。医生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评估小明的生长曲线是否偏离正常范围,因为生长速率的减缓往往是矮小症的重要信号。   3. 饮食与生活习惯:考虑到营养不良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小明的父母记录了孩子的日常饮食习惯,包括三餐内容、零食摄入以及是否有偏食、挑食现象。同时,还说明了小明的睡眠质量和运动量,这些都是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因素。   4. 既往病史与用药情况:小明之前是否有过重大疾病,接受过哪些药物治疗,尤其是是否使用过可能影响生长的药物,如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因非常重要。   5. 心理与社交状况:小明的父母还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同龄人的交往情况以及是否有因身高问题而产生的自卑或情绪波动。虽然这不是直接影响身高的因素,但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有助于医生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专业检查与诊断 带着上述准备,小明一家来到了我们儿科内分泌科。医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测量了小明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并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骨龄测定(通过X光片观察手腕骨骼发育情况)、血液检测(检查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等)以及必要时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经过一系列专业评估,医生排除了小明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矮小,最终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基于此,医生为小明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并建议家庭配合改善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同时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鼓励他参与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小明的故事提醒我们,面对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及时、科学的就医十分重要。家长提供的详尽信息是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基础。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与家庭的共同努力,许多矮小症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成长。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路径也会各不相同,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应对。

生长发育 2024-05-06阅读量1677

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

病请描述: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 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这些儿童在胎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长受限,出生后常常面临身高矮小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身高的追赶,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营养、生长激素、心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营养支持是治疗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基础。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饮食,确保儿童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促进他们的体重增长和身高发育至关重要。母乳喂养或选择适合儿童的配方奶粉,确保营养的全面和均衡。同时,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 其次,生长激素治疗在小于胎龄儿身高追赶中起着关键作用。生长激素能刺激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身高的增加。对于因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身高落后的小于胎龄儿,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生长激素治疗方案。通过皮下注射等方式给予适量的生长激素,以改善儿童的身高状况。然而,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激素水平,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与大家分享一例关于SGA患者的实际病例! 姓名:贾某,性别:男,出生日期:2019年6月7日,就诊日期:2023年8月5日,就诊年龄4岁2个月,主诉:生长缓慢,既往史:每年身高增长近于5cm,无明显偏食,厌食,否认有相关患病史。 出生史:早产儿,出生体重2kg,身长45cm,父亲身高170cm,母亲身高160cm,遗传身高171.5±5cm。 就诊身高:90.5cm(-2SD),体重12kg;无特殊面容,匀称体态,智力发育正常,通过辅助检查:骨龄3.8岁,垂体核磁正常,肝肾功,血糖,甲功五项,血尿常规均正常,IGF-1:60.61ng/ml; 诊断为:SGA,治疗方案:生长激素2.4mg/周/皮下注射, 动态监测: 2023/8/5:身高90.5cm体重12kg; 2023/11/19:身高94cm体重14.5kg; 2024/2/5:身高96.5cm体重16kg; 治疗6个月时间,身高追赶6cm,效果明显,该名患者持续治疗中。以上身高数据并不完全统计,动态监测需3个月1次并复查相关安全性检查,均无其他症状。 除了营养和生长激素治疗外,心理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小于胎龄儿可能由于身高问题而面临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以更好地应对身高问题带来的挑战。 此外,运动疗法也是促进小于胎龄儿身高追赶的重要手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等,有助于促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改善身高状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适合他们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篮球、跳绳等,以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 在治疗方案中,还需要注意定期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观察儿童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病因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于胎龄儿后期身高追赶的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营养支持、生长激素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运动疗法等多方面的配合。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定期的监测评估,我们有望帮助这些儿童实现身高的追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05阅读量2530

身高生长缓慢就是因为缺钙吗-...

病请描述:身高生长缓慢就是因为缺钙吗 在人们对于身高的追求中,补钙似乎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许多家长都认为,通过增加钙的摄取量,可以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高的效果,因此,出门诊时很多家长的诉求要求给孩子查微量元素。凭着近三十年从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经验一眼就看出孩子身高不达标矮小,详细追问家长“为什么要查微量元素啊?孩子目前在生长发育中存在什么问题困扰着你呢?”,家长常常回答“孩子食欲差,不长个儿,裤子2-3年都不小,个子比同伴矮,在班级排队总是在前几名,是不是缺钙呢?”,此时给孩子测量身高,大多数孩子是矮小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第3百分位以下)或者偏矮水平(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第3百分位以上第25百分位以下 )。那么真的向我们家长所认为的孩子身高生长缓慢就是由缺钙导致的吗?事实上,影响身高的生长的因素远远不止于此,这是家长对儿童身高生长理解的误区。 补钙确实对于骨骼的健康发育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它可以增加骨密度,增强骨骼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如果在生长发育期不摄入足够的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甚至影响身高的增长。然而,身高增长缓慢并不能只靠单独补钙来解决。许多人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因素对身高增长的影响,例如遗传、疾病、营养均衡、运动和睡眠等。 先天遗传因素对儿童身高的影响度大约60-70%;除了遗传因素很多疾病生长激素缺乏、基因性疾病、染色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骨生长障碍性疾病、宫内发育迟缓、贫血还有一些畸形综合征等都会导致身材矮小,到医院完善内分泌系统检查,明确身高落后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收到好的疗效,只补钙是不能解决矮小问题的;营养均衡也是至关重要的,肉蛋奶维生素均衡摄入,钙是营养素之一,还有许多其他的营养物质对于骨骼健康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K可以增加骨密度,蛋白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充足的睡眠和运动都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长高,的当运动可以刺激骨骺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长高,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跳绳、篮球、游泳等,它们可以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对于增加身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只有将补钙与适当的运动相结合,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愉快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能将身高的增长仅仅归因于补钙这一因素,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综上所述,身高不理想不能仅仅通过补钙来解决。虽然补钙对于骨骼的健康发育有一定的帮助,但它并不是影响身高的唯一因素,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获得更好的身高增长效果,家长们要走出误区、让孩子科学长高。

生长发育 2024-04-30阅读量2000

怎么判断注射生长激素后有效果...

病请描述:怎么判断注射生长激素后有效果? 自打生长激素问世以来,经国内外近40年的临床应用和医学研究,其治疗儿童矮身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即便如此,在使用过程中,生长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仍然是家长持续关注的焦点,尤其对疗效会格外期待,毕竟付出了那么多的金钱和努力,家长和孩子都盼望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下面给大家展示两个病例,小喆,青春期矮小,2021.1.29开始治疗,2022.9月停药,治疗19个月增高17公分,现身高177.2。孩子有望最后长到180!小泓,特发性矮小(矮了10厘米),2021.7.24开始治疗(年龄6.5岁,身高110.7),共16个月长高了17.1厘米,原预计要二年的治疗,因疗效显著身高纠正正常、提前8个月结束,无任何副作用 这两个小朋友治疗的效果都不错,绝大部分孩子经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突增明显,一年下来能长10~12cm甚至更多,父母和孩子都心满意足,觉得“物有所值”;但也有少数家长反映孩子打针效果不理想,一年只长7~8cm,与“预期目标”存在不小差距,这让生长激素的有效性受到一些质疑。性仍然是家长持续关注的焦点,尤其对疗效会格外期待,毕竟付出了那么多的金钱和努力,家长和孩子都盼望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那么,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期间:(1)身高一年增长多少公分才算治疗有效?(2)如何判断生长激素的疗效是好还是差呢?身高一年增长多少才算治疗有效?在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中国矮身材儿童诊疗指南》中明确提出:孩子在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年身高生长速率比治疗前增加3厘米以上,就属于治疗有效!举个例子小强今年八岁,身高滞长二年,在生长激素治疗前,身高一年只长4厘米,经生长激素治疗后一年能长8厘米,8厘米-4厘米=4厘米>3厘米,这就算治疗有效。大量的临床统计数据表明:不同病因的矮小患儿,其年身高增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 通常生长激素治疗第一年效果最佳,身高增长可达10~12cm,少数能到15~16cm;第二年起疗效有所下降,比第一年会少1~2cm,但依然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身高收益;也有相当部分孩子会一直持续第一年的良好”长势”。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一打生长激素就会短时间内快速长高,这样的想法不现实,也不符合自然规律。从儿童生长发育的角度看,身高增长是相对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生长激素的疗效通常在治疗3~6个月后最为显著;此外,身高增长并不是匀速的,有时快有时慢,存在季节差异,并因人而异。因此,家长不要纠结于眼前1、2个月的身高缓长,更不要轻易放弃,毕竟我们治疗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改善孩子的成年终身高!

生长发育 2024-04-29阅读量1848

浅谈矮小儿童的病因和诊治-王...

病请描述:矮小儿童的病因和诊治 幼儿身高偏低,一般是指孩子的身高比同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值要低。遗传、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慢性病等都会导致身材矮小。家长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困惑的,这里讨论了导致孩子身高不足的原因,诊断及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原因有很多,我们首先谈一谈遗传因素,身材矮小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身高也可能较矮,比如爸爸160,妈妈150,那从遗传角度来讲,这两位家长的后代,平均遗传身高也是矮小的,这个和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就是矮小或者偏矮,还是有一定的几率存在身高仍然是正常的情况。此外,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身材矮小。第二个,营养不良,其实现在营养营养不良相对于以前是比较少的,只是有的小朋友比较挑食,缺乏足够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良,这也是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之一。第三个,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导致身材矮小,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环境污染、心理压力等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导致身材矮小。 儿童身材矮小的诊断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孩子的身高、体重、体型等情况。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做一些实验室检查,如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导致身材矮小的具体原因。影像学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做X光、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孩子骨骼的发育情况。 预防儿童身材矮小的有效措施包括,第一要均衡饮食,确保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钙、铁、锌等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鼓励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鸡蛋和豆类。第二,充足睡眠,保证儿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获得推荐的睡眠时长,以促进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期间分泌,因此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至关重要。 第三,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以便及早发现生长发育问题。如果发现身高增长缓慢或有其他异常迹象,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第四,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限制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长时间坐着或玩电子游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活动量,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第五,管理慢性疾病,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等,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妥善管理病情,以避免对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和生长速度。第六,心理支持,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减少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以上这些措施对预防儿童身材矮小是非常有效的,希望家长们把这些措施实践起来。

生长发育 2024-04-26阅读量2036

身材矮小症:识别信号,及早干...

病请描述:身材矮小症:识别信号,及早干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身高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身材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如果不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心理发育。 什么是身材矮小症? 身材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以上。导致身材矮小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遗传因素 2、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 3、营养不良 4、慢性疾病 5、染色体异常 身材矮小症的信号 识别身材矮小症的信号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迹象: 1、  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 2、 生长速度缓慢,每年身高增长不到4厘米 3、 身材比例异常,如躯干短、四肢长 4、 青春期发育迟缓 及早干预的重要性 身材矮小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及早干预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最终身高,减少并发症,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何干预身材矮小症? 身材矮小症的干预方法取决于病因。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 生长激素治疗: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生长激素治疗可以帮助促进身高增长。 营养干预:对于营养不良的孩子,改善营养状况可以促进生长。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内分泌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激素水平,促进生长。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骨骼发育异常的孩子,手术治疗可以矫正骨骼畸形,促进身高增长。 情感支持 身材矮小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父母和老师应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接纳和喜爱的。 不要忽视身材矮小症 身材矮小症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您的孩子身材矮小,请及时咨询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医生。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帮助您的孩子获得最佳的身高和健康。 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 作为一名儿童生长发育专科医生,我深知身材矮小症给家长带来的焦虑和担忧。看着自己的孩子比同龄人矮小,家长们难免会感到失落和无助。 我想对家长们说,请不要恐慌,也不要放弃希望。身材矮小症是可以干预和改善的。如果您及早发现孩子的生长异常,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您的孩子仍然有机会获得满意的身高和健康。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身材矮小症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来自同龄人的嘲笑和歧视。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赞扬孩子的优点和成就,无论大小。 鼓励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和爱好,并支持他们的兴趣。 教导孩子接纳自己,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和支持性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接纳。 身材矮小症的孩子也可以拥有健康和充实的人生。通过及早发现、科学干预和情感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实现他们的梦想。

生长发育 2024-04-23阅读量2071

揭开矮小症的神秘面纱​—儿童...

病请描述:揭开矮小症的神秘面纱 —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隐形杀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见“这个小孩成长的太快了,就象一根竹笋!”但是,看着那些和同龄孩子格格不入、个子又矮又小的孩子,父母总是有点担心。这可能是矮个子最初对我们的印象。矮小症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今天,我们将为您解开矮小症之谜。 1.矮小症概念 矮小症,也叫侏儒症,是一种发育异常的疾病。一般是指在相同的居住条件下,儿童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身高平均值两个标准差。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矮小发生率大约在3%左右,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矮小的病因 矮小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包括遗传、内分泌、营养和慢性病等。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里有患有矮小的人,那么他的孩子患上矮小症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另外,矮小还可能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因素有关;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3.矮小症的临床症状 (1)身高增长较缓慢,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儿童,但智力发展基本正常; (2)骨发育不正常,表现为骨质疏松、骨龄落后等; (3)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如:性发育异常等等。 4.矮小症是怎样被诊断的? (1)医师可详细询问儿童的成长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化验,以确诊矮小。 (2)主要进行骨龄及GH激发试验。如果骨龄落后且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则需要考虑矮小症。 5.矮小症的治疗 要先弄清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疗法有: 调节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生长素补充疗法,和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等。如果能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大部分矮小病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6.矮小的预防措施也很重要 父母要多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并且要按时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如果宝宝出现了生长迟缓,需要到医院就诊。平时一定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出现过度肥胖或者是营养不良的情况。另外,还需要让宝宝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矮小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父母及医师应对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给予足够的关注。以科学的管理与介入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矮小症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公众对矮小症的认知与关注。

生长发育 2024-04-17阅读量2015

矮小症确诊和治疗的意义-李耀武

病请描述:矮小症是指个体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群的一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要对矮小症进行确诊,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和标准。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矮小症确诊标准:   1. 身高测量:身高是评估矮小症的最基本指标之一。通常,根据年龄和性别的标准身高曲线,将个体身高与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如果个体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群的均值范围,可怀疑存在矮小症。   2. 生长曲线评估:除了单纯的身高测量外,还需评估个体的生长曲线。通过定期的身高测量,绘制生长曲线图表,观察个体生长速度和生长趋势。如果发现生长曲线下降或趋势不正常,应警惕矮小症的可能性。   3. 生长速度评估:除了生长曲线外,还需评估个体的生长速度。通过定期的身高测量,计算个体的生长速度,并与同龄人群进行比较。如果个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生长发育问题。   4. 年龄骨龄评估:年龄骨龄是评估骨骼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X线拍摄手腕骨或其他特定部位的骨骼,评估骨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如果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可能提示存在生长发育延迟或异常。   5. 患者病史和家族史:除了临床检查和生长发育指标外,还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包括出生史、发育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病例。这些信息对于矮小症的确诊和病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6. 实验室检查:在矮小症确诊中,还可能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检查、性激素水平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内分泌指标是否异常,进一步明确矮小症的病因。   这里有一个矮小症确诊及治疗的病例示例:   患者:小朱(化名),8.5,男性   主诉:小明的家长反映他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担心他可能患有矮小症。   病史:小明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就被注意到身高较矮小,生长速度缓慢,与同龄人相比明显落后。此外,他的家族中并无类似疾病史。因此,他的家长决定带他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检查和评估:   1. 身高测量:小明的身高为109厘米,明显低于同龄男性的正常范围。   2. 生长曲线评估:通过对小明的生长数据进行绘制生长曲线图表,发现他的生长曲线明显下降,生长速度远低于同龄人。   3. 年龄骨龄评估:进行X线拍摄手腕骨,评估小明的年龄骨龄,结果显示骨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   4.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检查,发现小明的生长激素水平较低,提示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   诊断:根据上述检查和评估结果,小明被诊断为矮小症,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引起的矮小症。   治疗方案:   1. 生长激素治疗:针对小明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制定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小明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改善身高增长速度。   2. 饮食和营养指导:医生还向小明的家长提供了相关的饮食和营养指导,包括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   3. 定期随访和复查:治疗过程中,医生定期对小明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生长激素水平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预后:经过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和饮食营养指导,小明的身高增长速度逐渐恢复正常,生长曲线也逐渐上升。他的家长和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矮小症,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疗效的最大化。   总体来说,矮小症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身高、生长曲线、生长速度、年龄骨龄、病史、家族史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和标准,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身高矮小的疾病,确保确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生长发育 2024-04-12阅读量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