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内脏痛 > 内容

内脏痛内容

前列腺癌经典问答

病请描述: 1. 问: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答: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在亚洲,其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呈迅速上升趋势。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1993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1.71个病人,1997年发病率升至每年每10万人中2.0个病人,至2000年则上升到了4.55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董柏君    上海2007年前列腺癌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已经从第3位跃居首位,并在男性十大肿瘤排名中由原来的第9位迅速上升至第5位。据预测,10年后,上海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排行将晋升至前三位。 2.  问:为什么我国发现的前列腺癌大多是晚期病例?   答:主要与对前列腺癌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有关。我国现有医疗技术和水平完全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癌。但早期前列腺癌没有任何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不去看泌尿外科专科医师的话很难被发现。在发达国家,有关前列腺癌的检查已是中老年男性健康检查必查项目之一,我国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对50岁以上男性和有过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两次有关前列腺癌方面的检查的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3.  问:为什么会发生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癌真正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现在还不很清楚。但前列腺癌发生于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青年人几乎不发病,中年发病少见,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比如中国古代皇宫里的太监)不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发生前列腺癌,说明前列腺癌与男性睾丸和男性激素(雄激素)密切有关。此外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不同人种差别很大,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高,说明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前列腺癌还与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关,生活水平越高,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则前列腺癌发病率就越高。  4.  问:前列腺炎会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炎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大部分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仅少部分为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理虽然不清楚,但许多事实说明与雄性激素密切有关。到目前为此,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前列腺炎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癌。  5.  问: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癌有关吗?    答:在健康检查时,经常有B超检查报告前列腺结石或钙化。目前很难看到有关前列腺结石这方面的书籍,许多细心的人经常为前列腺结石或钙化忧心忡忡。尤其是老人,前列腺肥大还有结石,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其实前列腺结石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它们位于前列腺的腺管中,长不成大结石的,既不影响排尿,也不会导致前列腺癌。 6.  问:前列腺肥大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吗?    答:前列腺肥大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症状,但是属于良性疾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前列腺肥大可转化为前列腺癌,但是前列腺肥大可以与前列腺癌共存。 7.  问:前列腺肥大手术后为什么还会发生前列腺癌?    答:前列腺肥大主要发生在尿道周围,而外周区的正常前列腺组织被挤压,变成膜状的东西,医学上称之为前列腺外科包膜。前列腺肥大的手术是在外科包膜之内将肥大的前列腺切除,外科包膜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保留了前列腺的外周区。因此前列腺肥大手术并没有将前列腺全部切除,而是保留了一部分。而保留部分恰恰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所以前列腺肥大在做了手术后,不仅可能出现前列腺肥大复发的情况,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定期复查,不能麻痹大意。  8.  问: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高;具有BRCA1基因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是无BRCA1基因男性的3倍;而P53基因的异常与高级别、高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遗传性。 目前总结出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1)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 (2) 家族史:当家族中有直系男性亲属患前列腺癌时,该家族中男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直系男性亲属一般指父亲和兄弟。如果亲属中有1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那么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就会比普通人群高1倍;如果有2个,将会高3倍。这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一个或是一组基因相关,只是这些基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科学家完全鉴定出来。 (3) 人种:前列腺癌在非洲裔美国人(即美国黑种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人和美国白种人,而非洲黑种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是世界范围内最低的。居住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低于白种人,但明显高于亚洲的本土男性。虽然前列腺癌在黄种人中的发病率还未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但无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4) 前列腺内出现细胞异常的病理改变:患有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男性,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胞生长形态的异常,虽并不属于癌,但往往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只是尚未检测出。(5) 饮食:一些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含有高动物脂肪食物的男性也是前列腺癌的易发人群,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从32个国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前列腺癌死亡率与总脂肪摄入量有关。而平时饮食中富含蔬菜和水果的人患病概率较低。 (6) 雄激素水平:体内雄激素水平高也是前列腺癌的可能诱因之一。雄激素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     中国居民前列腺癌患病率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吸烟、饮酒、离婚或丧偶,以及经常饮牛奶、多吃蛋类和猪肉是中国人患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吃青绿蔬菜、水果和豆类食品则是重要的保护因素。 9.  问:如何筛查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答: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需要开展普遍的前列腺筛查工作。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筛查最简便的方法是:前列腺直肠指检和血清PSA检测相结合,两者在筛查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是由PSA异常而发现的,占了80%,而直肠指检发现有结节性异常的仅占20%。前列腺癌筛查的频率最好是每年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筛查过程中发现PSA水平进行性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通过前列腺癌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率,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通常男性应在50岁时开始前列腺癌筛查;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则应在40岁时就开始前列腺癌筛查。 10.  问:前列腺癌的种类有那些?    答: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组织的腺癌。另一种重要的前列腺癌类型是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能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而非前列腺腺体。这种类型前列腺癌一般较早出现转移和播散,但并不分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且常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对其作用不明显,反而对化疗较为敏感。此外,前列腺还可发生一些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间质瘤,以及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前列腺。这些少见肿瘤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无明显增高,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往往产生局部邻近脏器受压迫,大多数患者以排尿和(或)排便困难就诊。 11. 问:前列腺癌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因为前列腺癌多起源于前列腺的周边带,起病较为隐匿,生长较为缓慢,所以早期前列腺癌可无任何预兆症状,仅仅是筛查时发现血清PSA值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异常改变。而一旦出现症状,常属较晚期的进展性前列腺癌。(1) 如果前列腺的肿瘤局部进行性增大,压迫其包绕的前列腺部尿道,可出现排尿障碍,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偏歪、尿流分叉或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这些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症状相似,容易误诊和漏诊,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2) 对于晚期进展期前列腺癌,可出现疲劳、体重减轻、全身疼痛等症状。由于疼痛严重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最终全身衰竭出现恶病质。(3) 当前列腺癌转移到骨时,可引起转移部位骨痛。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骨、肋骨和肩胛骨,约60%的晚期患者发生骨痛,常见于腰部、骶部、臀部、髋部骨盆。(4) 前列腺癌通常不伴血尿和血精;然而一旦出现血尿和血精,则应该至泌尿科门诊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前列腺或精囊腺肿瘤的可能。 12.  问:如何有效检查确诊前列腺癌?    答: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是目前前列腺癌确诊的金标准。所谓病理诊断就是通过将肿瘤完整切除或切取一部分肿瘤组织,经过很多步骤的处理后,由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和其他内在特征,分析判断出肿瘤的最终诊断。     主要的其他检查有:ECT骨扫描、胸部CT、内脏B超、盆腔MRI或CT等。做这些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判断疾病是早期还是晚期,肿瘤是局限于前列腺内还是已经发生了远处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如胸部CT可以观察有无肺部转移;内脏B超可以观察肝脏、脾脏、肾脏等重要脏器有无转移;ECT骨扫描更为重要,可以鉴别有无骨骼转移;盆腔MRI或盆腔CT可以判断盆腔淋巴结有无肿大;而MRI还可进一步观察前列腺局部有无向外侵犯至精囊腺、直肠和膀胱颈部。这些检查的结果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 13.  问:前列腺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前列腺癌有多种治疗方法,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利弊。根据治疗的目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分为治愈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和缓解肿瘤相关症状为目的。(1)   根治性手术。外科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称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将前列腺和肿瘤完整切除。前列腺癌根治术可采用经耻骨后途径(切口从脐到耻骨上缘)、经会阴途径(切口位于阴囊和肛门之间),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疾病特征,以及医生的技术特长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2)   体外适型放射治疗(英文缩写EBRT):是一种将外照射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新方法,通过提高前列腺部位的最大照射剂量同时减少前列腺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可减少传统体外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3)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近距离放疗):是将放射性粒子经过会阴部皮肤种植到前列腺中,通过近距离放射线对前列腺癌杀伤,因损伤小、通常不需要其他治疗辅助,也是前列腺癌的治愈性治疗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的分级、分期、PSA值,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后可进一步加用体外适型放射治疗。(4)   冷冻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超声引导下将探针通过会阴部皮肤置入前列腺中,氩气超低温冷冻和氦气复温2个循环杀死肿瘤细胞。目前,冷冻治疗已经成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选择,特别适合于高龄、伴随疾病多的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和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也是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局部治疗方法。与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相比,它们对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还不十分确定,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评估。(6)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包括服药、打针、服药联合打针、双侧睾丸切除。通过去除或阻止睾酮(即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产生作用,以暂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延缓疾病的恶化进展。(7)   化疗:用于治疗那些对内分泌治疗抵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以期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命。研究已经证实,多西他赛能有效延长内分泌治疗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卡巴他赛可以进一步延长那些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患者的生存时间。许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新的药物和药物组合,目的是为了找到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手段。阿比特龙是其中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对于内分泌治疗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率颇高。(8)   核素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静脉注射或口服二膦酸盐类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骨转移导致的骨痛。(9)   其他治疗:其他治疗手段如生物靶向治疗仍在临床试验中。 14.  问:前列腺癌的预后好吗?    答:前列腺癌在肿瘤中属于预后较好的肿瘤类型,早期前列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机率为8-20%,5年生存率95%以上,经过有效治疗,10年生存率90%以上。即使转移性晚期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亦超过 70%。  15.  问: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答:许多饮食因素可以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多项研究显示,高脂饮食会刺激前列腺癌生长。牛肉和高脂奶制品似乎是前列腺癌的刺激物,大量奶制品的摄入可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相反,水果和蔬菜及低脂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这些健康食物包括大豆(豆腐和豆奶)、西红柿、石榴、绿茶、红葡萄、草莓、蓝莓、豌豆、西瓜、迷迭香、大蒜和柑橘等。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类似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在饮食剂量条件下(正常食物中所包含的剂量,而并不是补充剂量)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绿茶内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和儿茶素化合物。绿茶的抗氧化成分对多种致癌物,包括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香烟致癌物、氨基酸裂解产物等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稳定细胞结构和减少细胞损伤。许多鱼类如鲑鱼、金枪鱼、沙丁鱼、鲱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同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矿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和正常的机体运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科学家发现它有抗癌作用,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率达70%,所以可以适当多摄入。膳食中硒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海产品、整粒的谷类、牛奶和奶制品、蘑菇、大蒜和芦笋等食品中,癌症预防量为每天摄入100~200微克。白瓜子内含人体必需的锌元素,锌能帮助机体修复创伤,促进细胞再生,对抗自由基。成人摄入锌量每天15毫克。锌缺乏时身体免疫力下降,不过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锌能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最近的研究发现,深受人们喜爱的深红色石榴汁也有抗前列腺癌的作用。石榴汁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这种化学物质让水果和蔬菜拥有较深的颜色,它能抵制损害细胞继而发展成癌症或其他疾病。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饮用一杯石榴汁可显著延缓前列腺癌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那些被要求每天饮用一杯石榴汁(225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明显变慢——他们体内PSA值在54个月后才增长了1倍。使用石榴汁进行辅助治疗不但疗效显著,而且不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有利于前列腺癌预防的生活方式:(1) 保持合适的体重 (2) 坚持体育锻炼,运动量应适当。 (3) 选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 (4) 不吸烟,不酗酒。 (5) 限制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摄入热量的20%。 (6) 不吃垃圾食品,饮食中尽量避免饱和脂肪。 (7) 多食鱼类,因为鱼类富含某种有益的脂肪酸。 (8) 每天食用水果和蔬菜7~9餐,并限制糖和盐的摄入,既可预防癌症,又可保持心脏的健康。 (9)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天至少30克。 (10) 每天食用豆制品1~2次,可以是低脂豆奶、豆腐、豆类蛋白粉等。 (11) 服用足够剂量的钙质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

董柏君 2020-04-21阅读量8633

睾丸癌

病请描述:睾丸肿瘤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它几乎都是恶性的,发病年龄有3个高峰:婴儿期以卵黄囊瘤(婴儿型胚胎性瘤)为多;20~40岁间可见各类型睾丸肿瘤,但仍以精原细胞瘤为多,70岁以后主要为精原细胞瘤。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和后天因素均有关系。其中与隐睾关系最密切,隐睾发生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10~14倍,腹腔内隐睾比腹股沟更高,而睾丸固定术并不降低恶性变的发病率,但可使肿瘤更易被发现。 1.诊断 典型的睾丸癌可表现为无痛性或痛性睾丸肿块。其他不太常见的症状包括:男性乳腺发育、女性化、睾丸萎缩及不育等。进展期患者可有背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血栓形成或肺部表现等。如病史和(或)体格检查怀疑睾丸癌,则应行阴囊超声检查,评估双侧睾丸情况。如超声提示一侧睾丸肿瘤,则常采用的诊断、分期检查如下: (1)检测血清AFP、HCG及LDH水平; (2)如超声发现睾丸肿块可行单纯睾丸切除或同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明确病理诊断; (3)腹盆腔CT; (4)如腹盆腔CT正常则行胸片检查; (5)如腹盆腔CT发现结节或内脏转移则行胸部CT检查; (6)如睾丸切除术前合并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应在术后复查; (7)转移性绒毛膜癌、术后AFP或HCG>5OOO或有脑转移症状时可行脑磁共振或CT检查。 2.治疗 (1)Ⅰ-Ⅱ期精原细胞瘤: 1)Ⅰ期精原细胞瘤: 该期患者预后极好,仅有不足1%的患者死于该病。行睾丸肿物切除术后,有以下三种治疗可供选择:随访观察;放射治疗;卡铂单药化学治疗。以上三方案均没有显示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是否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但每一方案又都有各自的风险和益处。从历史数据看,放射治疗可为首选,但长期的后续随访数据表明,如精原细胞瘤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罹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的研究还发现这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风险都增加了。此后,对Ⅰ期精原细胞瘤患者睾丸切除术后只行单纯随访观察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8%的患者术后复发,而术后放射治疗的复发率为4%。两者的效果其实难以区分,大部分单纯随访观察而复发的患者,复发时再接受放射治疗仍可治愈;其他复发后不放射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经化学治疗也可治愈。随访观察的高危复发因素包括局部肿块较大(如直径大于4cm)或侵及睾丸网。如没有这两个危险因素,复发的风险为10%,合并其中一个危险因素时的复发风险为16%,同时合并两个危险因素的复发风险为32%。常规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应按以下间隔时间行腹腔CT检查:术后1-3年:每4个月;术后4-6年:每6个月;术后7-10年:每年。    为避免放射治疗所致的后期毒性反应,可用卡铂化学治疗1-2个周期替代术后放射治疗。卡铂的剂量按400mg/m2或按AUC=7计算。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术后卡铂单周期化学治疗与术后放射治疗的复发率,发现两者并无差别。两周期卡铂单药化学治疗的复发率较低,仅为2%左右。目前极少有卡铂单药化学治疗的长期随访资料,但现有的报告显示其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尚不知晚期复发及晚期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  2)Ⅱ期精原细胞瘤: 鉴于Ⅱ期病人数量有限,目前几乎没有针对此期病人的、较好的且有足够效能的随机试验。回顾历史,主要根据肿瘤负荷选择治疗方式。ⅡA期患者的术后治疗多采用放射治疗,ⅡC期则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化学治疗,ⅡB期的治疗介于两者之间,既可选放射治疗也可选化学治疗。ⅡA/ⅡB期的治愈率为90%-95%,ⅡC期则为85%-90%。 (2)Ⅰ-Ⅱ期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SGCT):   1)Ⅰ期NSGCT: Ⅰ期NSGCT的患者如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则应按Ⅲ期治疗,采用铂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血清肿瘤标记物持续升高常预示有远处脏器转移。Ⅰ期NSGCT睾丸切除后术后如果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则以下三种治疗方案都可取得良好效果:定期随访观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两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BEP=博来霉素,足叶乙苷,顺铂)。    上述各方案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约为99%。术后单纯随访观察的平均复发风险为30%,但是合并淋巴/血管浸润和(或)病理类型以睾丸胚胎癌为主时,复发风险更高。随访观察时要定期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行以下医学检查:第1年:每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3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2年:每2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4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3年:每3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4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4年:每4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6个月复查腹盆腔CT;第5年:每6个月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及胸部X线检查,每年复查腹盆腔CT;6年以上: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胸部X线检查及腹盆腔CT检查。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清除此部位的转移灶,因此能降低术后复发率,也使疾病分期更准确,还可能降低肿瘤远期复发率。但是,该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施行,以避免病灶的不完全切除和(或)出现不必要的合并症,如不育等。如手术未发现肿瘤转移至此处,则复发的风险为5%-10%。如果发现有转移,则复发风险升高,常建议在行清扫术后进行辅助化学治疗,尤其是ⅡB或ⅡC期患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2周期BEP或EP方案化学治疗可使复发风险降至1%左右。    基础化学治疗是指睾丸切除术后进行的化学治疗,此时行2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可使复发率降至3%以下。因此基础化学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最有效的术后治疗。但是,医生仍担心病灶不能被完全切除、肿瘤细胞不能完全被杀灭或出现对化学治疗耐药的肿瘤细胞增殖而导致肿瘤远期复发,也担心BEP方案的远期毒性。因此,对上述三个方案中哪个是Ⅰ期NSGCT最佳术后治疗方案的争议颇多。 2)Ⅱ期NSGCT: Ⅱ期NSGCT可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也可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相当多的患者影像学所显示的肿块较小(ⅡA期)或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这些患者常因在手术时发现病理分型较好,而重新被分为Ⅰ期肿瘤。因此,ⅡA期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既可帮助准确分期,还可避免不必要的术后化学治疗,建议Ⅱ期患者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后,再行2周期BEP或EP方案化学治疗。    CT显示合并较大淋巴转移灶和(或)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的患者,一般要行3周期BEP或4周期EP方案化学治疗。合并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时,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应告诉行化学治疗的Ⅱ期NSGCT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化学治疗可帮助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 (3)进展期睾丸癌: 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睾丸癌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常可达到治愈效果,多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已经确认了最佳化学治疗方案,因此应避免使用最佳化学治疗方案之外的方案,治疗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避免延迟化学治疗或减量化学治疗; 用含博来霉素方案化学治疗时要监测其肺毒性; 化学治疗前要建议患者借助精子库储存精子。    1)有良好预后因素患者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三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 四周期EP方案化学治疗。    2)中等预后因素患者的一线化学治疗方案: 四周期BEP方案化学治疗 四周期VIP方案(足叶乙苷、异环磷酰胺、顺铂)化学治疗。 解救化学治疗:因为有关解救化学治疗的随机试验较少,所以最佳解救化学治疗方案不如一线方案那样肯定。解救化学治疗的治愈率比一线化学治疗的低(仅为25%-50%),单纯精原细胞瘤的患者二线方案化学治疗的治愈率比非精原细胞瘤高。高剂量化学治疗的疗效目前还不明确。解救化学治疗方案: 四周斯VeIP(长春新碱、异环磷酰胺、顺铂); 四周期TIP(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顺铂); 自体干细胞支持下的2周期高剂量化学治疗。    三线化学治疗方案: 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 吉西他滨、紫杉醇。 (4)残存病灶的治疗 1)非精原细胞瘤:NSGCT患者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可能为病灶纤维化(40%-45%)或可增殖的肿瘤病灶(10%)。包括PET检查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准确区分NSGCT残存病灶的性质。如可能,所有NSGCT患者术后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都应行手术切除。此类手术包括切除肺部、肝以及腹膜后的残存病灶。化学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持续升高并不是该类手术的禁忌证。但是,如残存病灶切除术后肿瘤标志物仍持续上升,就应像初治病例一样,强烈建议行解救化学治疗。以睾丸畸胎瘤为主的NSGCT可为高度化学 治疗耐药,如残存病灶没切除,其中的肿瘤细胞可转变为癌、肉瘤或其他肿瘤。对这类患者行化学治疗后残存病灶的彻底清除既困难又危险,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行。 2)精原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患者化学治疗后的残存病灶多为良性。最常见的评价残存病灶良恶性的临床标准为: CT片显示的残存病灶直径<3cm; FDG-PET检查呈阴性结果,PET检查在睾丸癌中的作用仅限于此。在一项有关此问题的大型研究中发现,FDG-PET在确定精原细胞瘤残存病灶的性质时,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0%,100%,96%。疑似的残存病灶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一旦确认有肿瘤成分则要行解救化学治疗。

吴玉伟 2020-03-20阅读量1.1万

专治骨病的大杼穴

病请描述: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 我一开始先讲任、督二脉,这样穴道就很好找,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从这开始,开一寸半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开一寸半。这个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难经》、《灵枢》说骨病 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临床上看的时候,什么叫骨头有病。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 X 光你怎么知道他里面有骨头裂掉,可以啊,过来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检查就结束了。当你觉得人生乏味,多照 X 光也可以啊。中医的速度就是那么快,如果压了大叫一声,你给他灸,下针都可以,让他骨头恢复得很快。这是骨病治此。 那这个会穴,有没有什么可以加强它的效果?我们有一种法则叫会郄治疗。这开始了哦,我前面就在暗示你了,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这样会选穴了吧!若有人跑来说,我是五十肩,手抬不起来,它这是病在经络上面,下大杼干嘛?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所以我们有很多治疗法则,但使用时机不一样。这是外来的,内发的呢,也有。什么都有,你看中医学哦。精不精密。我们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在《内经》我会讲的更多。 今天先讲骨,中医的观念是这样子,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也有终点。西方医学认为骨头的新骨细胞会取代旧骨细胞,所以骨头会不断在长,人会不断的长高。那你问西医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他们不会回答(我们没有这个问题)。人就是要有个起点,从我们的 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所以人在生骨的时候,新骨细胞在这,从这个地方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若有一天你骨头吃了钙片,为什么你马上吃我就知道了,因为生理学强啊,中医太精密了。有病人髋关节痛,问他有没有出过车祸,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过”。刚开始在骨有病的时候,骨病之初,我就知道了。然后再一看,他吃 Bl2、钙片很多,如果这个药有用的话,为什么你四十几岁、五十几岁骨头就有这问题。 西医说骨头没有问题,因为西医是把脚放进去检查有没有骨质疏松,那是结束啊,这就代表西医不知道骨头开始在环跳这边。如果西医是发明屁股坐下去,那我就知道他懂了。但他不知道。对不对! 你如果不知道骨头从哪开始,不知道骨头从哪结束。那么今天这个骨头烂掉,换个髋关节或人工关节。膝盖不行了,就换个人工膝盖。你现在知道开始、结束,换掉以后这关节不会更新。所以原装的最好。 中医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当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这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西医把病人的骨头清掉了,后来病人的骨头在 X 光片下,看到骨头变空了,中间少了两寸。西医一看腿变短啦。就做个钢架,像飞碟一样,把它这样撑住,再把它拉起来,旁边用螺丝硬拉在那边。病人经九个月后,西医给他吃大量的钙片,一天 1500 毫克,这是很大的剂量,吃了半天脚却一点长进都没有,病人反而不断的肾结石,病人没有办法,就去找中医,找到我。骨会大杼,对不对?脚胫骨这边。足阳明胃经,胃经的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星期后照 X 光,骨牙已经长出来,三个月,这两个骨断的全部长好。然后,我不但帮他长好,还帮他把肾结石清掉。我同时要解决原来的病,还要解决西医造成的问题还要消炎止痛。这就是因为西医不了解。现在你知道了,你会选择穴道了。骨病都可在这里治疗,反之,若在这找到压痛点,就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去了,代表骨头没事了。所以穴道好用,就是可以帮助诊断,帮助确定病好了没有。 刚开始有骨病的时候,病人都会有膝盖痛,为什么,因为骨头很大,它有痛时,会从膝盖开始痛,因为你这两个髋骨在这,膝盖在这,所以你骨有问题时,膝盖还不会开始痛,而是支撑这里的开始痛,绝大多在左膝。 我们在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所谓引到气,针下去会酸就好了。膀胱经下针的方式是这样,用 30 度下针,待会我会 demo 给你们看,下了以后会很漂亮,这边整排都是这样子下,另一边是这样子下。 卷八,三十六页第一行。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这时候要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 我们五脏是这样子,气血不断循环,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是内脏气血最旺的时候,经络是一直在循环,比如说三点到五点,走到手太阴肺经,从中府云门走到少商,五点到七点,这气血在走,就像在大循环。主力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票。后面在动,是因为前面在动。我们人体看起来像个圆圈圈一样,你看这个圈圈是没有头尾嘛,所以我们假设头在这。 所以,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我们是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气和血在我们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看不到气,也看不到水蒸气,只看到血流动,没有看到前面有气带着它动。西医很多都是把尸体拿来讲,尸体都是死的啊,中国人是犯人捉去活杀嘛!比如,要看你胃怎样工作,这小时食物消化到哪了,下个小时又到哪了,反正都是杀人犯。以前很多江洋大盗嘛,我在看很多医书都是活体的解剖。有人很恶劣,把人活杀了,国家判刑也把他活杀了。现在不会发生这种事,认为不人道。以前很乱,土匪都是活杀,一方面可以研究,一方面是警告,你要杀人,结果就是这样子。这是骨会大杼。那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1.5万

气海俞,大肠俞的近取穴法

病请描述:再来是第十五椎下的气海穴。在肚脐正后方第十四椎,旁开一寸半,这是肾俞。下一椎就是第十五椎,外开一寸半,就是气海。像腰痛、靠近肛门这边,治疗痔疮,都可以用。因为这是近取穴。在这个器官的周围,选择穴道就是近取穴。在四肢上找就是远取穴。第十六椎下是大肠俞。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督脉左右各开一寸半,是膀胱经,所以如果有病人说:我腰痛,痛中间,这是督脉。痛在两边,是膀胱经。所以你要知道经络在那,你才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下针啊!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形。有的人内科没有病,内脏没有病。但背痛,就痛在十三椎,其它都很好,大便也都很好。你就帮他针十三椎旁边的俞穴,治疗那一椎的痛。这是第一个。若想加重治疗的时候,你可以在三焦经上的子穴上下针,就是治当椎的痛。比如说我们知道脾经的子穴是商丘,如果这个病人脾脏都很好,四肢也没有身重,什么也没有,关节也没有痛。就是第十一椎痛,你可以下脾俞以外,也可以下脾经的商丘,一针一下到子穴,第十一椎就开始热,这是我们 的导引方法。导引就是一个目标,你一下到第十一椎,就等于是告诉身体,我要气血集中在这个点上,在帮他治疗。这时候,你一下子穴,气血又流回来,回到第十一椎,这个地方。这是本身没 有其它病,就单椎痛的治法。大肠俞顾名思义,第一个它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也可以治疗腰痛。大肠的问题如便秘、下痢都可以治疗。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8896

气海俞,大肠俞的近取穴法

病请描述:再来是第十五椎下的气海穴。在肚脐正后方第十四椎,旁开一寸半,这是肾俞。下一椎就是第十五椎,外开一寸半,就是气海。像腰痛、靠近肛门这边,治疗痔疮,都可以用。因为这是近取穴。在这个器官的周围,选择穴道就是近取穴。在四肢上找就是远取穴。第十六椎下是大肠俞。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督脉左右各开一寸半,是膀胱经,所以如果有病人说:我腰痛,痛中间,这是督脉。痛在两边,是膀胱经。所以你要知道经络在那,你才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下针啊!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形。有的人内科没有病,内脏没有病。但背痛,就痛在十三椎,其它都很好,大便也都很好。你就帮他针十三椎旁边的俞穴,治疗那一椎的痛。这是第一个。若想加重治疗的时候,你可以在三焦经上的子穴上下针,就是治当椎的痛。比如说我们知道脾经的子穴是商丘,如果这个病人脾脏都很好,四肢也没有身重,什么也没有,关节也没有痛。就是第十一椎痛,你可以下脾俞以外,也可以下脾经的商丘,一针一下到子穴,第十一椎就开始热,这是我们 的导引方法。导引就是一个目标,你一下到第十一椎,就等于是告诉身体,我要气血集中在这个点上,在帮他治疗。这时候,你一下子穴,气血又流回来,回到第十一椎,这个地方。这是本身没 有其它病,就单椎痛的治法。大肠俞顾名思义,第一个它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也可以治疗腰痛。大肠的问题如便秘、下痢都可以治疗。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1.1万

传统中医的会郄治疗法

病请描述:腹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在传统的针灸术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治疗法则叫会郄治疗法,即取病经之郄穴,同时取相应的会穴之一,两个穴道同时下针,我们就称之为会郄治疗。 我们知道,八会穴管的是脏腑髓骨筋脉气血,是内科的治症,而郄穴与十六条经络有关,因此,当它们一并使用的时候,就变成经络病与内科脏腑病都可以治疗,但偏向于内科病症。同时,由于郄穴特殊的穴性,它对炎症与急症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又常常用在这些病症上。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症。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大便出来,便血,我们有痔疮的便血。痔疮的便血我们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来,后便,最后再排便,这是无痛,完全没有痛的。外痔呢,先便后血,大便排完以后,在擦纸的时候,看到上面有血,这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

马彩毓 2020-01-15阅读量2.3万

疼痛的定量诊断方法

病请描述:临床疼痛患者的研究是对患者疼痛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有实用性,但临床疼痛患者的疼痛刺激难以客观测量,疼痛刺激的性质也很难确定,本节主要阐述临床疼痛测量的方法,对实验研究和正常人群疼痛的研究不作过多的描述。临床测定疼痛不需要刺激来获得精神物理学标准,而是测量疼痛的主观感受 (一)疼痛的测量 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烧灼性疼痛、内脏钝痛或痉率性疼痛之描述,常常可以提供关键性的诊断依据,甚至提示治疗方法的选择,但对这些描述词用法和意义的研究发现,患严重疼痛的患者试图向医生描述疼痛的感受时,缺乏相应的词汇。实际上这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川这一类的词汇,同时这些词汇没有客观参考,正如一个男人无法说明分娩痛的性质和特点。另外,这些词汇有些似乎不合理,不够准确,令患者感到费解。而相比之下,形容疼痛强度比形容疼痛的性质似乎略为容易,进而将疼痛强度加以量化,更易于进行动态的比较和评估疼痛程度,现将常用的疼痛评价量表和方法叙述如下: 1,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erbal Rating Senle, VRS) 是将疼痛测量尺与口述描绘评分法相结合构成,特点是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疼痛测量尺图形表达,使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的梯度更容易被患者理解和使用。

马彩毓 2019-11-21阅读量9356

疼痛的定性诊断

病请描述:由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主观感受,对于疼痛的定性诊断主要依赖患者对疼痛的措述,因此采用适当的词汇表达疼痛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特殊的词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疼痛的性质,提供助于定性诊断的依。 (一)疼痛性质的描述 为了便于患者选择常见疼痛性质的词汇,我们将表达疼痛性质的常见词汇归纳如表1-2,患者可以根据疼痛的感受选择相应的词汇。 (二)疼痛的部位、范围和发生过程 "下列内容是用来确定疼痛部位范围,根据人体图所示精确划出范围,并依各部位疼痛程度不同分别标出。认真体会疼痛的时间特性,标出形容时间过程的内容。 1·弥漫的,弥散的、全身性的(同时有两处疼痛、 三处疼痛、四处疼痛、五处及五处以上疼痛); 2.局部的;局限的深痛,深部疼痛;浅痛,浅表疼痛。 3.固定的,疼痛部位固定不变的;不固定的,疼痛部位常常变化的。 4,持续的,长期的;阵发的、间断的、短暂的、瞬时的、反复的、发作 性的、偶发的。 5,定时的,规律的,周期性的,不规律的。 6,急性的,急剧的;慢性的,缓慢的。 (三:)影响疼痛的因素 1:加重的因素 体位的改变、活动(运动)、劳累、冷或热、呼吸、咳嗽、吞咽或按压等。 2,减轻的因素 按压(压迫、按摩)、休息、热敷、冷敷或体位制动等。 (四)常见疾病疼痛的特点 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考虑疼痛的性质,进而为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下面将常见疾病可能出现疼痛的特点分别描述如下: 1,风湿性疼痛 常被描述为慢性持续性的、折磨人的疼痛、酸胀痛、冷痛、钝痛常见,也可见刀割样疼痛。 2,偏头痛 常描述为搏动样疼痛、跳痛。 3,三叉神经痛 常见触电样痛、电击样痛、过电样痛。 4·周围神经损伤 可见麻木痛、烧灼痛、热痛、灼痛、放射痛、放散痛。 5·内脏痛 常描述为绞痛,刀绞痛、痉挛性痛,揪样痛、钝痛、牵涉痛。 6,肌肉的疼痛 多见压痛、沉重样痛,有时也描述为痉挛性痛。 痛觉是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感受,同时还常常伴有疼痛反应,详细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疼痛几乎总伴有程度不同的惊慌、害怕、悲伤、焦虑、不愉快,愤怒、烦躁等情绪改变,有些患者可能伴有疲倦、厌恶、沮丧、恐怖、畏惧、悲观等情绪问题,尤其慢性严重疼痛患者更为常见,相对而言,锐痛和刺痛常为躯体浅表痛,一般定位明确,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变化较少,钝痛是内脏或较深部位伤害性刺激引发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定位不明确,有时伴有烧灼感,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和躯体反应疼痛有关的体征也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如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痛苦的表情、触及扳机点时诱发出疼痛、痛性抽搐、患侧皮肤粗糙;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肢体晨僵表现;肩周炎患者上肢活动受限等对定性诊断均有参考价值。诊断性神经阻滞和药物治疗有助于疼痛定性诊断,如偏头痛患者试用麦角胺后头痛常可以缓解。应该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疼痛对不同药物治疗的反应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疼痛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镇痛治疗药物,也可以根据疼痛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推定疼痛的性质,如肌肉痉來性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不敏感,而痛点注射有效;神经痛对吗啡反应不佳,需要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类药物。总之,疼痛的定性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需要给予是够的重视,如果镇痛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重新进行疼痛的定性诊断,则有可能找出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马彩毓 2019-11-21阅读量985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症状?

病请描述:腰痛,活动时尤其以弯腰负重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常减轻;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为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又称坐骨神经痛,在喷嚏和咳嗽、用力大小便时疼痛会加剧。一般多累及一侧下肢,仅极少数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早期可为痛觉过敏,严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马尾神经受压,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但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一旦出现,需急诊手术。等突出比较大,压破神经出现椎管狭窄的时候会出现间歇性坡行,也就是行走1到500米就会出现下肢无力,疼痛,休息一会儿能得到缓解,再行走或者站立,又会出现症状的一组综合症。很多病人会因为腰间盘突出影响到合盆腔和腹腔的交感神经,出现一系列内脏功能的紊乱和疼痛,以及生殖,大小便异常的综合症甚至影响到生殖和性功能,有些病人出现阳痿早泄以及性冷淡。 下肢肌力下降:如足下垂,提踵无力等,一旦出现肌肉力量下降,需尽早手术。

马彩毓 2019-10-08阅读量9408

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克星:脊髓电...

病请描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由外伤引起,大部分与交通事故、暴力、高空坠落和潜水等有关,还有部分则是由工作及运动相关的行为所造成。其次,本病与患者年龄很有关系,婴幼儿时期的发育不全以及老年时期的退行性变均可引起脊髓受损。 疼痛持续折磨着病患         脊髓损伤后,患者会出现一种常见而顽固的后遗症——“慢性疼痛”,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疼痛发生率约为65-85% ,其中有50%脊髓损伤患者经历着轻微到中度的疼痛,更是有1/3的患者遭遇了严重的疼痛。约有45%的患者则因疼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自我照顾的能力。这种疼痛可以分为2类:(1)自发性疼性:它的发生不依赖于周围的刺激,间歇变弱,通常被描述成麻木、烧灼样、刀割样、刺骨样或者电击样疼痛,觉得组织膨胀似乎要爆开(2)外周诱发性疼痛:无害的或是有害的刺激都会诱发疼痛。疼痛常发生在下肢(如脚底、小腿)、腹部或会阴等处,大部份是散在性、不对称,难以描述其真正位置,四肢瘫痪患者疼痛的部位多在手臂,下半身瘫痪患者则在小腿。除此之外,一些慢性的脊髓损伤患者在感觉缺失部位还会出现“束带感”、“感觉过敏带”或是“异常性疼痛”,抽烟、大小便障碍、褥疮、痉挛、久坐、疲倦和天气变化都可使疼痛恶化。这种疼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并频繁导致抑郁和自杀现象的产生。 多种治疗手段疗效差强人意        饱受疼痛煎熬的病患为了摆脱这种噩梦,四处求医问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治疗等种类繁多,疗效差异很大,很难有一种简单而又疗效显著的疗法来缓解病人的疼痛。而日复一日的慢性疼痛,使得患者夜不能寐,白天也无法集中精力,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疼痛克星:脊髓电刺激        缓解慢性疼痛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手术干预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尤其对中度和重度的疼痛,神经调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脊髓电刺激为代表的微创调控疗法只需通过短短的微创手术,将折磨患者的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慢性疼痛明显改善。所谓脊髓电刺激是一种硬膜外刺激,其作用原理是在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一枚刺激电极,通过激发出一种舒适的异常感觉(通常为酥麻感)从而取代感觉神经传入的痛觉,达到阻断痛觉传到大脑中枢的目的,实现缓解疼痛的效果。它不破环人体的组织结构,还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随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疼痛克星”具有以下优点:微创技术;非破坏性、可逆性;无副反应;可根据病人的需要调节电压、脉宽、频率;可通过测试刺激评估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少。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慢性顽固性神经痛,脊髓电刺激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脊髓电刺激的治疗分两步:在正式植入永久性电极之前,一般要对病人进行超过10天的筛选治疗,如病人不能接受或效果很差(疼痛减轻不到50%等),则放弃脊髓电刺激治疗。反之,若疼痛缓解程度达50% 以上、生活质量显着改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减少的话,则表明测试成功,可进行永久性埋植神经刺激系统。这种方式让患者更加放心,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花费。 脊髓电刺激         使用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疼痛,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其中就有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的中枢痛症候群(包括散在性灼热痛,幻痛不适,内脏痛)。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还可以自行进行微调,使疗效更佳。脊髓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引入的技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在常规治疗方法难以治愈和缓解的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

丁宛海 2019-09-04阅读量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