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关节积液 > 内容

关节积液内容

儿童体态:长短腿现象科普-周莛

病请描述:儿童体态:长短腿现象科普 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关于儿童体态中一个常见问题:长短腿现象。许多家长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两条腿似乎不一样长。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它又应该如何处理呢?本文将带您详细了解长短腿现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什么是长短腿现象? 长短腿,医学上通常称为“下肢长度不等”。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状况,表现为两条腿的长度存在差异。差异可以是实际的骨骼长度不同,也可能是由于骨盆歪斜或脊柱侧弯引起的表观上的长度差异。 二、长短腿的原因有哪些? 长短腿现象,或称为下肢长度不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 1. 先天性因素 某些儿童可能因为先天性的原因导致下肢骨骼发育不均。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或孕期发育异常引起的。 2. 后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导致的长短腿现象较为常见,具体原因包括: 骨折: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历腿部骨折,而骨折治疗后未能正确对齐,可能会影响受伤腿的生长,导致长度不一致。 骨骼疾病:诸如骨骼炎症或骨髓炎等疾病可以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 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或缺乏某些关键营养成分也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 炎症性疾病:某些类型的炎症性疾病,如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能影响一侧腿的生长更多,从而导致长度差异。 神经肌肉疾病:影响肌肉和骨骼发展的疾病,如小儿麻痹症或脑瘫,可能导致肢体生长不均 手术后遗症:进行腿部或骨盆手术后,可能因手术影响或康复不全导致腿部长度差异。 习惯性姿势: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总是倾向一侧坐立,可能导致身体结构性的改变。 3. 骨盆歪斜 有时长短腿可能是由骨盆倾斜造成的表观现象,而非实际的腿部长度差异。骨盆歪斜可能由肌肉不平衡、不良坐姿或其他机械性因素引起。 三、如何诊断? 如果怀疑孩子存在长短腿现象,建议前往医院进行以下检查: 1.X光检查:可以明确骨骼长度差异。 2.身体检查:检查骨盆和脊柱的对称性。 3.3D扫描技术:提供更精确的身体结构数据。 四、可能带来的影响? 如果长短腿问题严重且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导致: 1.步态异常:走路时身体重心偏移。 2.骨骼畸形:长期的不平衡可引发脊柱侧弯等。 3.关节问题:膝关节和髋关节可能会因长期负担不均而发生退变。 五、治疗方法 治疗长短腿的方法依据原因和严重程度而定: 1.物理治疗:通过特定的物理治疗手段帮助调整骨盆和改善步态。 2.矫正鞋垫:轻微的长度差异可以通过矫正鞋垫来补偿。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长度差异,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调整。 六、家庭护理建议 1.定期监测:观察孩子的走路姿势和腿部发展。 2.正确坐姿: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3.适度运动:参与能够促进骨骼均衡发展的体育活动。 七、总结 长短腿虽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但通过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可能存在此类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对策。

生长发育 2024-05-20阅读量3271

儿童体态:警惕腰腹肥胖-李荣

病请描述:儿童体态:警惕腰腹肥胖 儿童的健康是家庭和社会最关心的事情之一。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正面临着腰腹肥胖的问题。本文将介绍腰腹肥胖的定义、影响和预防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一、什么是腰腹肥胖? 腰腹肥胖是指腹部和腰部脂肪堆积过多的情况。通常以腹部膨隆、腰围增加为特征。腹部脂肪堆积是一种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不同,它位于内脏周围,包裹着肝脏、胰脏和肠道等重要器官,对健康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腰腹肥胖的影响 儿童腰腹肥胖对其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 (一)身体健康影响: 1.代谢综合征:腰腹型肥胖的儿童更容易发展成代谢综合征,这是一组包括高血压、异常胆固醇水平、高血糖和过多腹部脂肪的疾病,增加了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2.心血管疾病:肥胖可以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问题的早期标志。 3.呼吸问题:肥胖儿童可能会遇到睡眠呼吸暂停、哮喘和其他呼吸困难。 4.骨骼与关节问题:过重的体重加剧对骨骼和关节的压力,可能导致早期关节炎或其他骨骼问题。 (二)心理健康影响: 1.自尊心和自我形象:肥胖儿童可能因外观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排斥,导致自尊心受损。 2.社交障碍:肥胖可能影响儿童的社交技能,使他们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或遭受排斥。 3.情绪问题:面对体重相关的社会压力,肥胖儿童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 三、预防腰腹肥胖的方法 预防儿童腰腹肥胖需要综合性的策略,涵盖饮食、运动、心理和社区支持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方法: (一)健康饮食: 1.平衡饮食:确保孩子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质。 2.限制高糖和高脂食物:减少快餐、糖果、甜饮料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3.定时定量:避免不规律饮食习惯和暴饮暴食,鼓励按时吃饭和控制餐量。 (二)增加身体活动: 1.定期运动:鼓励孩子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 2.多样化的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自行车、团队运动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减少久坐时间:限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使用电脑的时间。 (三)教育与心理支持: 1.健康教育:教育孩子和家长关于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2.正面心理支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提供情绪和心理支持,尤其是在处理体重相关的挑战时。 (四)家庭和社区的角色: 1.家庭作用:父母和家庭成员应该作为榜样,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饮食。 2.社区支持:社区应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如公园、体育设施等,并举办健康促进活动和教育项目。 四、如何检查腰腹肥胖? 1.测量腰围: 使用软尺或卷尺测量腰部最突出的部位的周长,正常腰围应该在男性≤90cm,女性≤80cm。 2.计算腰臀比: 将腰围与臀围相除,正常值为0.8以下。 五、结语 腰腹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预防和改善。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能够重视腰腹肥胖。

生长发育 2024-05-12阅读量2852

足弓塌陷-龚海红

病请描述:足弓塌陷 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表现出足弓塌陷的症状。小明从学步开始,家人就发现他走路的姿势有些异常,但他年纪小,大家都没太在意。 随着小明的成长,他的足弓塌陷问题越来越明显。每次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他都会感到脚部疲劳和疼痛。他的父母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带他去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确诊小明患有足弓塌陷。他们解释,足弓塌陷是指足部的正常弓形结构消失或变得平坦,这会导致脚部受力分布不均,增加了脚部的负担。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这个问题,医生为他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包括穿着特定的矫形鞋垫,通过鞋垫的支撑来改善足弓结构,减轻脚部的压力。此外,医生还建议小明进行一些足部锻炼,以增强脚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足弓的稳定性。足弓塌陷,也称为扁平足,是足弓低平或消失的一种足部畸形。在生活中,足弓塌陷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疼痛与不适:足弓塌陷会使足部的骨头直接接触地面,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这可能导致足部疲劳和疼痛。此外,足弓塌陷还可能引发足弓部位的慢性炎症,严重时会影响脊柱的生理弧度,导致腰部疼痛,甚至可能出现脊柱侧弯。 步态异常:足弓塌陷会影响患者的步态,可能出现步态不稳、步幅减小、走路笨拙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步态蹒跚,行走迟缓,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关节损伤与功能减退:足弓塌陷后,机体的缓冲功能减弱甚至消失,运动时足弓以上的骨骼、关节容易受到损伤。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关节发生退行性变,诱发关节炎甚至骨折。此外,足弓塌陷还可能引发舟骨结节骨折,导致足部疼痛和肿胀。 运动能力受限:足弓塌陷会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尤其是需要足部发挥重要作用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神经损伤:足弓塌陷可能导致足部结构异常,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引发神经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以减轻症状、避免进一步恶化并保护足部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着宽松、舒适、支撑性好的鞋子对于扁平足患者尤为重要。选择一双鞋底较硬、能够支撑足弓的鞋子,可以有效地分散足底压力,减轻疼痛。同时,避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以免加重足部负担。袜子应选择透气、吸汗的材质,避免足部潮湿和细菌滋生。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足部的压力,加重扁平足的症状。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扁平足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轻足部负担。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导致足部疲劳和疼痛。因此,扁平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休息并更换姿势。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以在脚下垫上柔软的垫子或穿上舒适的鞋子,以减轻足部压力。 加强足部锻炼:适当的足部锻炼可以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韧性,改善足弓塌陷的症状。例如,可以进行脚趾抓地、踩球等锻炼,这些动作有助于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 定期检查与及时就医:扁平足患者应定期检查足部情况,如发现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总之,扁平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袜、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加强足部锻炼以及定期检查与及时就医。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保护足部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 2024-04-12阅读量2281

认识肥胖-陈娴

病请描述:震惊,近期生长发育科来了一位身高161.1cm,体重75kg的女孩,年龄14岁,骨龄已经闭合,家长说今天主要来看肥胖问题,随后再问诊以及常规门诊中得知,小朋友喜欢吃甜食,食量很大,一餐可以吃2大碗白米饭,不吃油炸食品,一天要喝2瓶可乐,其他饮料不喝,颈后有黑棘纹,腋下有轻微异味,随后我告知家长需要拍一个骨龄片评估未来身高和B超,以及需要抽血,做血脂、血糖、脂肪肝检查、还有血皮质醇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疑似存在胰岛素抵抗,结果出来后,发现确实存在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7.6mmol/L,空腹胰岛素19.34uU/ml,其他结果目前正常。骨龄片已经闭合,B超单目前发育状态正常,由于目前存在胰岛素抵抗,后续需要注意其他内分泌疾病,需要每3个月定期复查,目前骨龄已经闭合,后续可能还有有1-2公分,虽然长高已经确定了,但是仍然需要继续运动,并且鉴于体重较大,需要请专业人员指导,在要求下锻炼,饮食并配合药物减脂,不要在喝可乐了,一定要禁止,饮食方面,多吃蔬菜,少油少盐,白米饭一个拳头就好了,一定要坚持,不然反弹会很快,每天饮食的种类也要有十几种,不要加餐,正常饮食,同时一定药时刻关注孩子饮食,她可能坚持不住,作为家长一定要盯牢了,运动方面,最好的就是游泳,其他的运动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不能太过剧烈,不然会对膝盖骨骼等有所损伤等,最后家长表示已经知晓,会注意小朋友的体重管理的。借助这个案例给家长进行肥胖科普。 什么是肥胖?简单说,肥胖就是BMI值达到当前年龄肥胖BIM值,而肥胖基本上是因为吸收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导致多余的能量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蓄积。它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心理、文化等多因素相关。 如今,大鱼大肉已经是日常饮食的标配了,也不会再有人吃不饱穿不暖了,随着这种生活的持续,肥胖问题也尤为突出,且中国十年内肥胖率增加3倍多,而肥胖也导致出来极多问题,最严重的癌症,有超过12种癌症被认为是肥胖引起的,其次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三高等问题,再者,肥胖者由于体重过大,导致骨骼会因为长时间高压导致而出现骨骼关节疾病如关节炎,腰椎盘突出等。最后,除了以上问题,还会出现心理疾病等,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如何预防肥胖呢?控制饮食的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 饮食方面:控制热量摄入,通过利用食物热量计算软件,控制每天热量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占比,保持每天食物种类超过10种以上,保证营养摄入,禁止睡前加餐等。 适量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从身体发热开始计算,但是对于体重较大的人群,运动时需要注意保护关节,尽量以科学有氧的运动为主,建议再专业人员带领下进行。 生活方面,注意规律饮食作息,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悦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肥胖,从而对真正肥胖的患者产生帮助,谢谢!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585

吃药降尿酸反而让痛风更痛了,...

病请描述:刚痛风头几年,必定是关节剧痛无比,并且频发发作;而发展数年后进入痛风期时,反而不会频繁痛风发作了。这是因为机体出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后,会出现一种病态的、代偿性的机能平衡,虽然症状不明显了,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腔、肾脏,紧接着就会出现关节痛风石、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新一波更严重的症状。所以,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才能预防关节、内脏严重损害和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听闻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治疗后,身体果真出现诸多异常反应,便更加抵触治疗。出现这些身体异常,恰恰是药效发挥、身体好转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时,就会打破这种机体已经适应了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或建立正常平衡而出现不适应状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干、口腔溃疡、便秘、腰部酸胀、关节酸麻胀痛或原本的疼痛加剧等。这种不适应状态随着新的正常平衡状况的建立而逐渐消失,这种反应称为好转反应,即中医学的瞑眩反应。同理,在痛风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常常出现好转反应,包括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类似痛风发作但又与痛风急性发作痛感不同的肿痛,我们称为“转移性痛风”或“溶解痛/溶晶痛”。这是好转反应,是痛风根本性治疗过程中很难绕开的一种现象,我们常把它作为治疗痛风起效和疗效判断的标志,往往也是病情开始好转的重要标志。1. 治疗过程中,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痛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的现象,这种状况随着尿酸盐结晶全部溶解而逐渐恢复正常升高。这一过程与打扫空置许久的房间类似。空置许多的房间,刚进去时感觉空气很干净,但地面上、家具上布满了灰尘,必须要打扫后才能居住。而扫地上的灰、掸家具上灰的同时,必然会扬起灰尘、使空气变得污浊,引人不适。但这个过程无法避免,随着打扫、通风完毕,室内环境才能恢复正常。在痛风治疗前,血尿酸持续升高,超过饱和度后,尿酸盐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随血液循环到达并沉积在关节、皮下、血管等部位,逐渐堆积成痛风石并凸出。而开始治疗后,降尿酸药物发挥作用,短时间内出现血尿酸水平升高或降低的症状;但长期而言,血尿酸水平持续下降,痛风石逐渐缩小、消失。①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间接或被动导致尿酸盐结晶溶解,但血尿酸水平并不升高反而下降:化学降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强,能使血尿酸快速下降到420μmol/L以下,机体动员包括关节、皮下等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后的尿酸盐释放入血,血尿酸水平升高。不过,由于是间接的或者说是被动作用,以及降酸药物的强力降酸作用,这种类型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比较慢,血液检查时,尿酸水平往往正常或低于正常值,但痛风石会逐渐缩小、消失。②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常常看到,有部分敏感的病人服用某些中药或者食疗产品后,当天在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而且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溶晶痛在内的溶解反应,这就说明,在被动溶解的同时,还有主动溶解尿酸盐结晶的情况,大量溶解的尿酸盐释放入血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持续的血尿酸超过饱和度形成结合的尿酸盐结晶不同,此时升高的血尿酸很可能是溶解的尿酸盐,呈游离状态),在溶解过程中,血尿酸水平可能会高低起伏,只有当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基本溶解干净后,血尿酸水平才会逐渐恢复正常,痛风石同时会逐渐缩小、消失。2. 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溶晶痛(转移性痛风)转移性痛风:又称溶晶痛,是痛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尿酸盐结晶溶解进入周围组织中、皮下,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痛,甚至皮肤上出现树枝状棕色条纹)出现溶解痛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类似痛风急性发作,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尿酸下降过快,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脱落,被白细胞吞噬而诱发局部炎症;· 二是尿酸盐结晶溶解的速度大于排泄速度时,大量溶解的尿酸盐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发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溶晶痛和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又有所不同:溶晶痛多位关节炎反复疼痛· (1)性质不一样:痛风痛是不动也痛,溶晶痛大部分是不动不痛,动则痛。· (2)多关节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溶解痛发生的频率可能比痛风急性发作高,但其疼痛强度相对比较轻。而且,与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单关节疼痛不同,溶解痛往往发生在多关节,会在以前从没有疼痛的部位反复出现溶解痛(沉积在全身各个关节尿酸盐结晶依次溶解所致),已经发生过溶解痛的部位不久又会出现疼痛(其他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入血后的尿酸盐再次填满已经清空的关节所致),但总体上随着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发作频率呈递减的趋势,到尿酸盐结晶彻底溶解后,不再继续发作。虽然溶晶痛是好事,但也应尽量预防、避免预防溶晶痛的方法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方法基本相同:(1)降酸产品应该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在机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剂量。(2)随身携带止痛药物。常规预防溶解痛的方法是秋水仙碱等止痛药与降酸药物同时服用,考虑到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建议随身备用止痛药物,一旦有发作预兆或急性发作时,再服用止痛药物或采取中医或其他物理方法止痛,以减少毒副作用。(3)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高低起伏,溶解痛的出现、反复、加重或减轻,代表着治疗起效,当药物维持一定剂量而疼痛逐渐减轻,说明痛风结晶溶解已经基本完成,当继续服药已经没有疼痛、血尿酸水平也恢复正常时,说明痛风结晶已经基本溶解干净,治疗取得了胜利。反之亦然。 目前国内外痛风治疗方法不多,且大多没有达到既安全又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化学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用。而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在痛风等慢性病的治疗与体质调理过程中具有优势,需要加强研究,可能在未来走出中国自己抗击痛风的道路!

微医健康 2024-04-01阅读量3025

扁平足主要受哪些影响因素-龚...

病请描述:扁平足主要受哪些影响因素 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形态异常,主要表现为足弓塌陷或消失。这种足部结构异常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行走姿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了解扁平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专业医生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扁平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扁平足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有扁平足家族史的人群患扁平足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家族中遗传的足部结构异常、肌肉力量不足或韧带松弛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导致的扁平足通常较难预防,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或延缓病情进展。 二、年龄与生长发育 年龄和生长发育过程也是影响扁平足的重要因素。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足部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足弓的形成和发育尤为重要。如果在这一阶段出现生长发育异常,如肌肉力量不足、韧带松弛等,就可能导致足弓塌陷,进而形成扁平足。因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及时关注足部健康,加强足部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扁平足的发生。 三、肥胖 肥胖是扁平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扁平足的风险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肥胖会增加足部的负重,使足部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的高负荷状态可能导致足部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发扁平足。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扁平足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活方式与职业特点 生活方式和职业特点也会对扁平足产生影响。例如,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增加患扁平足的风险。此外,某些职业如舞蹈演员、运动员等,由于职业特点需要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足部活动,也容易引发扁平足。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鞋子、增加运动等,都有助于预防扁平足的发生。 五、足部疾病与损伤 足部疾病和损伤也是导致扁平足的重要因素。例如,关节炎、跟腱炎等足部疾病可能影响足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扁平足。此外,足部受伤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导致足弓塌陷或消失。因此,对于足部疾病和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引发扁平足。 综上所述,扁平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年龄、生长发育、肥胖、生活方式与职业特点以及足部疾病与损伤等。为了预防和治疗扁平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遗传因素,对于有扁平足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2、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足部健康,加强足部肌肉锻炼,促进足弓的正常发育。 3、保持健康的体重,减轻足部负担,降低患扁平足的风险。 4、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5、对于足部疾病和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引发扁平足。 作为一名医生,我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足部健康,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同时,加强足部锻炼和保健,提高足部肌肉的力量和韧性。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扁平足的风险,维护足部健康。

生长发育 2024-03-27阅读量3190

什么是步态分析?

病请描述:没病走两步,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两句话就能把人给忽悠瘸了。在现实生活中,医生确实能通过观察或测量患者的行走方式来进行临床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称为步态分析。 (图源网络) 步态分析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医师经验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提供关于异常步态的概览,并通过设定阈值进行评分,一般只适用于画圈步态、剪刀步态等经典临床案例。其对设备要求简单,但主观性较高,因此患者反馈和医师经验都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另一种评估方法则依赖于传感器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的运动数据,采用定量的评估方式,从步态周期中提取关键特征和量化运动参数,适用于各种人体生物力学异常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能力,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步态分析适用哪些疾病? 步态分析适用于所有因疾病或者外伤导致的行走障碍或者步态异常,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和外伤。如: A、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偏瘫等); B、骨关节疾病和外伤(髋关节或膝关节术后、关节炎、韧带损伤、下肢不等长等); C、下肢肌力损伤(脊髓灰质炎、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D、其他一些疼痛。 对于有严重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检查不配合的人不宜进行步态分析。 正常的步态分析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步态周期 :指行走过程中单侧足跟着地至其再次着地所经过的时间。每一侧下肢有各自的步行周期,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阶段,支撑相大约占步行周期的60%,摆动相占40%。 (图源网络)  时空参数 :步频、步行速度、步长、跨步长、跨步周期、步宽、足偏角、关节运动等。  关节运动 :指的是关节绕水平轴、冠状轴及矢状轴的运动模式,主要涉及到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关节在步行周期中的运动轨迹和角度变化,对于步态的稳定性和效率都至关重要。  肌肉运动 :指的是通过传感器测量肌电信号的方法,用来评估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这些肌肉运动能够反映步态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步态分析的应用 1 步态分析验证膝关节矫形器效果 实验设备:Vicon ® T40 (Oxford Metrics, Oxford, UK)三维运动捕捉系统、8个高速红外摄像头、一套荧光反光标记点、三块测力板(AMTI OR6-7);采样频率 100Hz。 实验环境 步态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证明3D打印单(双)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可有效减小患侧关节负荷,且对佩戴者正常步行运动无显著影响。 王金武团队研发的3D打印单(双)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器 2 步态分析用于扁平足步态研究 对于扁平足而言,足弓差异会影响步态特征,具体如下: ① 扁平足支撑相占比高于正常足,足跟离地时刻要晚于正常足,足趾着地时刻早于正常足,缓冲阶段时间相对较短。 ② 运动前扁平足在着地时刻通过更大的屈膝角度来弥补,髋膝关节着地阶段屈曲角度增大,踝关节跖屈和外翻角度增大。 ③ 相对于正常足,扁平足的比目鱼肌发力增大,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发力增大,比目鱼肌相对无变化,腓肠肌更容易疲劳。 ④ 扁平足长时间行走后膝关节压力明显提高,而正常足膝关节压力基本无变化,导致平足患者膝关节更易损伤。

王金武 2024-02-29阅读量1828

儿童扁平足问题的危害-丰利芳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又称为足弓塌陷,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足部骨骼和肌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扁平足问题在儿童中尤为常见。然而,许多家长对于儿童扁平足的危害并不了解,导致错过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机会。本文将就儿童扁平足问题的危害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一、儿童异常体态的种类   儿童异常体态主要包括姿势性畸形和结构性畸形两类。姿势性畸形主要是由于不良姿势、肌肉力量不足或关节僵硬等原因引起,如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而结构性畸形则是由于骨骼、关节、软组织等结构的异常发育或病变引起,如先天性足部畸形、骨折后遗症等。   二、儿童扁平足的危害   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1、关节压力增加:由于足弓的塌陷,扁平足患者在行走和运动时,关节承受的压力会明显增加。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关节磨损、疼痛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关节炎。   2、下肢肌肉疲劳:扁平足患者的足部肌肉需要更多的力量来维持平衡,容易导致下肢肌肉疲劳,影响运动表现。   3、下肢循环不畅:扁平足患者的足部血管容易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下肢麻木、肿胀等症状。   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   1、骨骼发育异常:长期足部畸形可能导致下肢骨骼发育异常,影响身高、骨骼形态等。   2、姿势异常:扁平足可能导致儿童站立、走路时的姿势异常,影响体态美观,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脊柱侧弯等问题。   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   1、运动受限:由于疼痛、疲劳等问题,扁平足患者可能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   2、生活品质下降:长期下肢不适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等,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扁平足   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特别关注足部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扁平足迹象,应及时就诊。   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走路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下肢肌肉锻炼。   合适的鞋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对于预防和治疗扁平足至关重要。鞋子应该符合孩子脚型,避免过紧或过松。同时,鞋垫可以有效减轻关节压力,改善扁平足症状。   物理治疗:对于轻度扁平足患者,物理治疗如矫形器、按摩等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加强足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扁平足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来重建足弓结构,改善症状。   总之,儿童扁平足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其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和社会应该关注儿童足部健康问题,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儿童扁平足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2-28阅读量2175

儿童肥胖与扁平足-凌岚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与扁平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而肥胖与扁平足之间的关联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儿童内分泌医生,我深感有责任向广大家长和社会普及这一健康问题,以便及早预防和干预。 一、儿童肥胖与扁平足的关系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而扁平足则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使得足部在站立或行走时内侧承重过大,容易导致足部疲劳和疼痛。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患扁平足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这是因为肥胖儿童的体重过重,长期对足部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足弓发育不良或消失。 二、肥胖导致扁平足的危害 疼痛与不适:扁平足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由于内侧承重过大,容易感到足部疲劳和疼痛。这种不适感可能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加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运动受限:扁平足可能限制儿童的足部运动范围,降低他们的运动能力。这不仅影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可能对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长期发展风险:长期肥胖和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结构进一步恶化,增加患关节炎、跟腱炎等足部疾病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导致自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和扁平足 肥胖预防和治疗: 1、合理饮食:家长应关注儿童的饮食健康,鼓励他们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限制零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增加运动:鼓励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以增加身体消耗,促进体重下降。运动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促进骨骼和足弓的发育。 3、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关注体重和身高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扁平足预防和治疗: 4、减轻体重:通过减肥减轻足部承受的压力,有助于改善扁平足症状。 5、矫正鞋垫:为儿童选择合适的矫正鞋垫,可以增加足弓支撑,改善扁平足症状。鞋垫的选择应根据儿童的足型和肥胖程度进行个性化定制。 6、足部锻炼:通过一些简单的足部锻炼,如踩踏球、提踵等,可以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弓形态。 7、穿着合适的鞋子:家长应为儿童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子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透气性。避免穿着过大或过小的鞋子,以免对足部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肥胖与扁平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作为家长和社会成员,我们应关注儿童的体重和足部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通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定期检查等方法预防肥胖和扁平足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2-24阅读量2917

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和鉴...

病请描述: 文章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推荐意见1:UC(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缺乏金标准,须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结肠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判断。        (BPS)实施建议: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UC 可按下列要点诊断:     (1)具备典型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典型结肠镜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加上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UC 的特征性改变者,可做出诊断;      (4)对于初发病例,若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组织学改变不典型,暂不确诊UC,应予密切随访。应在一定时间(3 ~ 6 个月)后进行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复查。        推荐意见2:UC 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病史询问应包括从首发症状开始的各项细节以及既往诊治经过。黏液脓血便是UC 最常见的症状,病程多在4 ~ 6 周。        病史询问和查体时还需注意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推荐理由:UC 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国统计资料,发病高峰年龄为20 ~ 49 岁,男女性别差异不大(男女比约为1.0∶1 ~ 1.3∶1)。UC 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病情重的患者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包括体质量减轻、发烧、心动过速、乏力、甚至恶心和呕吐等。其中黏液血便是UC 最常见的症状,多数研究报道约90% 的患者表现为黏液血便。特别需要注意询问腹泻和血便病程,病程多在4 ~ 6 周,也有病程少于4 周的,但是不超过6 周病程的腹泻需要注意与感染性肠炎相鉴别*。病史询问还包括近期旅游史、用药史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抗菌药物、阑尾手术切除史、吸烟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患者一般状况和营养状态,并进行细致的腹部、肛周、会阴检查和直肠指检。同时注意口、皮肤、关节、眼等肠外表现和肛周情况。若合并肛周病变,需注意与CD 进行仔细鉴别。      UC 常见的肠外表现包括关节损害(如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皮肤黏膜表现(如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眼部病变(如虹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等)、肝胆疾病(如脂肪肝、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石症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24⁃27*]。并发症包括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肠黏膜上皮内瘤变以及癌变。

张振国 2024-02-18阅读量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