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冬季膏方进补思路之— 秋冬季,慢性咳嗽频发?调补肺脾肾,膏方来护航 随着秋风渐凉,冬意渐浓,不少朋友开始饱受慢性咳嗽的困扰,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您是否也在寻找那一剂温柔的呵护,让肺脾肾得到充分的滋养,远离咳嗽的侵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秋冬季,通过调补肺脾肾,利用传统膏方的智慧,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为何秋冬季慢性咳嗽易发? 季节变换,邪气易侵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加之雾霾等环境因素,使得呼吸道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慢性咳嗽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外邪干扰,进而引发咳嗽。 二、肺脾肾三脏与咳嗽的密切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门户。肺虚则气逆,易生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 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阻气道,亦可引发咳嗽。 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肾气不足,则纳气无权,气不归元,咳嗽难愈。 三、膏方:秋冬调补的佳品 膏方的独特优势 膏方,作为中医传统剂型之一,以其“一人一方,量体裁衣”的特点,在秋冬进补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滋补、调理、治疗于一体,缓缓图之,补而不腻,特别适合慢性咳嗽等需要长期调理的疾病。 膏方如何调补肺脾肾? -**润肺止咳**:选用麦冬、百合、川贝等润肺止咳药材,滋养肺阴,缓解干咳少痰。 -**健脾化痰**:加入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化湿药材,增强脾胃功能,减少痰液生成。 -**补肺**: 玉屏风散、生脉散、补肺汤等; -**健脾补肺**: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益肾补肺**: 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金水六君煎、二仙汤等皆为常用之处方。 ##结语 秋冬季,是慢性咳嗽易发的季节,也是调补肺脾肾、增强体质的黄金时期。让我们借助膏方的力量,温润滋补,远离咳嗽的侵扰,迎接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季。记住,调补肺脾肾,膏方来护航,让健康常伴您左右! 门诊时间: 曙光医院西院普安路185号周一下午 曙光医院东院张衡路528号周五下午
陈旋 2024-10-24阅读量1452
病请描述: 尿道炎是指尿道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那么怎么样治疗尿道炎?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以达到调和身体阴阳平衡,消除炎症的目的。本人苏州看尿道炎的老中医,下面具体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 湿热下注型: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黄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 2. 气滞血瘀型:患者除了尿道症状外,还伴有小腹或会阴部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3. 肾气不足型: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症状为尿意频数但尿量少,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为补肾益气。 4. 脾肾阳虚型:患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治疗原则为温阳健脾。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尿道炎的老中医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
沈利华 2024-10-24阅读量2685
病请描述:以白术为天,鸡内金为地,白芥子为人,组方消掉全身40处脂肪瘤 这些年,几十位中医前辈,一个接一个的逝去,包括我的爷爷和恩师。他们这些人,治了一辈子病,行了一辈子医,有的直接倒在了临床一线,再也没有起来。但是老一辈逝去后,补上来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 有些人给病人开西药,建议患者做手术,没人翻医书了,没人研究临床案例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循环。没有人学中医,没有人信中医,真正会治病的中医,死一个少一个,再过几十年,等我们这一批人都没了,中医的传承愈加艰难了。 去年,门诊来了一位脂肪瘤患者,他说自己已经做过两次手术了,但每次都是维持几个月就又长了出来,从第一次的6个,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0多个。 去问医生,说只能再割了,他心态崩了,就开始打听中医,最后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这里。 看了他的情况后,我开出方子:白术、鸡内金、白芥子。 患者一看只有三味药,不相信,我说:中医用药,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对症了,一味药也能治病,不对症,每天吃2斤药也无济于事。 他听了我的话,答应回去试试,吃了一个月,疮面开始变软,小点的也有变平的迹象,我在前方的基础上加了生姜、昆布,继续用了两个多月,脂肪瘤基本不见了,只剩下还大点的没消失。 首先,我们来说说脂肪瘤的本质是什么? 脂肪瘤,历代医家称之为“皮里膜外之痰”,说到底,还是一团痰湿而已。 人体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痰湿、水饮等垃圾,能清理掉,相安无事,清理不掉,身上就会出现奇奇怪怪的东西,有人表现为息肉,有人表现为结节,有人表现为增生,还有人表现为肌瘤。 中医通常把这类病称之为“实病”,这种病,想要治好,必须标本兼治。 所谓标,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淤血、痰湿、水饮、气滞等等。 所谓本,则是脾虚,脾主运化,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了不该有的东西,多半和脾不能很好的升清降浊有关系。 再看这个方子,我第一次用它,是受了道家“天、地、人”三才的启发,用这个思想开方,每一味药能彼此咬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作用。 详细讲讲吧: 首先,以白术为天,健脾祛湿,它的药性朝上,可以助脾气上升,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带到头面上去,所以不管是脾胃虚弱还是痰湿困脾,都离不开它。 其次,以鸡内金为地,可消瘀滞,它和白术搭配,既不必担心燥腻,也不必担心伤正。 最后,以白芥子为人,医书上称它是“顽痰可搜”,再顽固的痰湿,遇上它,也只能束手就擒。 二诊时加了昆布、生姜,昆布不但可以软坚散结,还可以消痰利水;生姜用来温中止呕,中和杀伐之力。
杨磊 2024-10-22阅读量9962
病请描述: 现在光过敏的人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与环境因素的变化,饮食等有关。 过去,发生光过敏,多见于高原地区,及海边的人,这些地方的人群因为遭受强烈紫外线影响比较多,容易出现光损伤及光过敏。年龄越大,出现的几率越高,容易发生日光性皮炎,慢性光化学皮炎等。 现今,内地并不容易多见的光过敏层出不穷,年龄越来越小,而且,湿疹特应性皮炎,面部皮炎患者也容易出现光过敏。当然,甲状腺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也容易出现光过敏及光化学损伤皮肤等。 其实,容易光过敏的人,多半有免疫异常或免疫失衡。而这类人多半有饮食不规律,胡吃海喝或饮食偏爱不当,熬夜,劳累,压力或不注意防晒等,过度透支或消化不良引发免疫代谢失衡,对光出现不耐受或过敏。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学者就有人发现光过敏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与饮食习惯不当,熬夜,有便秘,腹泻,大便不成型,或大便黏马桶,打屁多,腹胀等有关。中医讲湿气过重。现代微生态研究多提示胃肠道炎症,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免疫失衡。而肠道免疫细胞占有70-80%,肠道不仅仅是最大的消化器官,更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最重要的神经器官,肠道菌群失调意谓着免疫失衡,体质改变,容易触发皮肤过敏,光过敏。 因此,有光过敏的患者,除了积极避光,注意防晒外,一定要检讨饮食是否得当,喜欢吃光敏性蔬菜的人容易因吸收过多的紫外线出现光感性皮炎或光敏性皮炎等。另外饮食结构搭配不合理,喜欢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或喜欢甜品饮料辛辣刺激油腻饮食,或暴饮暴食等,加上熬夜,喜欢烧烤,喜欢宵夜或胃口特别好,吃什么什么香,总有饥饿感者多半容易出现胃肠消化不良,胃肠炎症,菌群失调,需要积极检查与纠正。应该多吃蔬菜杂粮,不要吃饱,不要熬夜,积极补充复合益生菌益生元等改善胃肠道环境,纠正免疫失衡,改善体质,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光过敏的可能。 发生光过敏,有必要检查血常规,呼气实验,甲状腺功能,胃肠镜,粪菌检测等,需要积极找原因,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及治疗可能的其他疾病,对改善光过敏也有帮助。 光过敏后的皮疹,要根据不同皮损特征,用药会有所不同,一般可以口服沙利度胺,羟氯喹及美能等抗过敏,如果红肿明显,局部可以复方黄柏液涂剂湿敷几次,后面积极润肤保湿,可以配合温和激素软膏如芙美松软膏及布特等外搽,一早一晚,控制后缓慢减量,布特是一种针对光敏性皮肤病的非激素类抗炎药,可以在润肤保湿的基础上慢慢减量,综合调理,应该能好。
冯爱平 2024-10-22阅读量2484
病请描述:保胆取石手术后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术后药物治疗 - 利胆药物:遵医嘱服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它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汁成分更有利于溶解胆固醇,减少结石形成的物质基础,通常需服用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 中药调理: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功效的中药方剂,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和胆汁成分,降低复发风险,但需注意中药的副作用和疗程。 饮食调整 -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取,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适度水平,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30-40克,可选择植物油烹饪食物。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降低结石复发可能性。 - 保证适量蛋白质: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但注意不过量,防止增加肝脏和胆囊负担。 - 多喝水: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可稀释胆汁,减少胆汁中胆固醇和胆色素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几率,还可促进胆汁排出。 生活方式改变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各器官正常代谢,维持胆汁分泌和排泄的正常节律。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利于胆汁排出。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胆汁成分和胆囊功能,应尽量戒烟,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定期复查 - 检查项目:严格按照医生安排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内有无结石复发,同时可检查肝功能,了解胆汁排泄情况。 - 复查频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之后可根据恢复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谢高山 2024-10-22阅读量631
病请描述:保胆取石手术后,可通过以下方法预防结石复发: 饮食调整 -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取,以防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导致结石复发。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30-40克。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降低结石形成风险。 - 保证适量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但注意控制量,不宜过量摄入蛋白质。 - 多喝水: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可稀释胆汁,减少胆汁中胆固醇和胆色素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几率,还可促进胆汁排出。 生活方式改变 -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各器官的正常代谢,维持胆汁分泌和排泄的正常节律。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利于胆汁排出。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胆汁成分和胆囊功能,应尽量戒烟,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药物辅助 - 利胆药物:遵医嘱服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预防结石复发。 - 中药调理:一些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的功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其成分和副作用。 定期复查 - 检查项目:术后需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内有无结石复发,同时可检查肝功能,了解胆汁排泄情况。 - 复查频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之后可根据恢复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谢高山 2024-10-22阅读量1322
病请描述: 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表现为尿道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那么尿道炎是怎么回事,是怎样引起的呢,本人苏州看男科的中医专家,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中医认为,尿道炎属于"淋证"范畴,其发病与"湿热下注"有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肾属水,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尿道炎的治疗往往与调理肾气、清热利湿相结合。 病因病机 在中医看来,尿道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感湿热:如居住环境潮湿、气候湿热等,导致湿热之邪侵入人体。 2.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 3.情志内伤:情绪波动,如怒、忧、思等,影响肝气疏泄,导致气滞血瘀。 4.房劳过度:性生活不节制,损伤肾精,导致肾气不足。 中医治疗男性尿道炎的优势 中医治疗尿道炎不仅仅针对症状,而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与某些西药相比,中药的副作用通常较小,更适合长期服用,尤其对于慢性尿道炎患者。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男科的老中医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
沈利华 2024-10-17阅读量2294
病请描述: 肺部纤维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属于间质性肺病中的一种。那么得了肺纤维化怎么办?应该如何治疗?中医治疗肺纤维化历史悠久,通过辨证施治,能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 1. 气虚型:患者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语声低微等症状,舌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肺。 2. 气滞型:患者常有胸闷、胁痛、情绪抑郁等表现,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3. 痰湿型:患者出现咳嗽、痰多、胸闷、身体沉重等症状,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化痰止咳。 4. 阴虚型:患者表现为干咳、口干、五心烦热、夜间盗汗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5. 阳虚型:患者有畏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等症状,舌淡、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 自我介绍 得了肺纤维化怎么办?本人万太保,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编委,江苏省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市玄武区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获荣誉称号:玄武区名中医、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推动中国医学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及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世纪专家”、“华夏英杰”、“当代华佗”等。
万太保 2024-10-15阅读量1571
病请描述:腺样体和鼻炎真的太折磨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就经常鼻塞、流涕,晚上睡觉还会呼吸不畅,鼾声阵阵。带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腺样体肥大和鼻炎在作祟。腺样体肥大,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却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鼻炎就更不用说了,一到换季或者接触到过敏原,那喷嚏是一个接着一个,纸巾都不知道要用掉多少。 为了孩子能摆脱这两个“小恶魔”,今天就分享一个特别好用还经济实惠的方法,能改善腺样体肥大,脾胃虚弱,鼻炎等问题。 乌梅性平,味酸涩,长于收敛,归肝,脾,肺大肠经,有祛湿生津的作用。它长得又黑又丑。虽然它很丑,但是它却是对付鼻炎的一把好手。鼻炎就怕它,一物降一物,煮茶喝它赶走鼻炎,由于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通常属于过敏体质,而乌梅正好是一种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药材。 食材:焦山楂10g,陈皮2g,乌梅10g。 做法:将所有食材加水浸泡30分钟,再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红糖煮40-60分钟即可。 乌梅:乌梅味酸,开胃健脾,还能敛肺生津,祛除湿气陈皮:燥湿化痰,健脾理气山楂:消食化滞,减轻代谢负担红糖:活血化瘀,补血养血。 乌梅陈皮山楂饮,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腺样体肥大,鼻炎的问题。
杨磊 2024-10-15阅读量1902
病请描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验方——化痰消鼾方(国医大师王琦) 【药物组成】竹茹30g,陈皮15g,浙贝母10g,法半夏12g,厚朴10g,威灵仙12g,莱菔子20g,椒目10g,白薇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调体化痰,理气消鼾。 适用于痰湿体质浊邪阻滞咽喉,肺气不利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杨磊 2024-10-12阅读量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