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黑斑 > 检查

皮肤黑斑检查

皮肤黑斑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唇部整形专题】红唇上的黑斑...

病请描述:红唇有黑斑,像花瓣落了霉,如鲠在眼。 唇色愈鲜,反差愈明,以至于添堵社交,唐突口红。 对于不少求美者,是个不除不快的存在。 之所以有斑,排除内科疾病,可能是母胎内黑色素筑痣,也可能是后天被损害激惹所致。 例如,被不经意咬到戳到,被反复撕死皮,被唇炎本身或抹药刺激...... 都可能在之后的某一天,发现某一处唇,不知何时,不明缘由,已黯然成斑。 之后,因刺激常在,这斑还可能生变。 除斑,主要靠激光或手术。 激光以“无创、无疤”的形象,深入一众爱美之心。 不过,能不能激,得看斑的深浅、形状,以及伴随症状。 要是颜色浅,位置浅,形状规则,经年不变,首选激光。 要是颜色深、位置深,激光力有不逮,或者长得随便、好出状况,建议手术。 如果斑少量、小块,手术得当、恢复顺利的话,唇形基本不受影响,瘢痕也几乎看不出。 切下来的斑,推荐做病理检查。 尤其是,伴有唇炎或其他唇粘膜病变的情况。 因为,红唇是粘膜组织,免不了受食物刺激、以及刮擦,相较人体其他部位,不良风险要高一些。 如果激光指望不上,又不接受手术,至少做个皮肤镜/CT,和/或活检,有助于心安。 有一种情况,需特别指出——黑斑息肉综合症( Peutz -Jeghers Syndrome,PJS) 。 PJ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有家族史。 顾名思义,它的病灶可以简括为两类:黑斑和息肉。 通常联袂出现,也可能先后/各自亮相,有恶变风险。 黑斑不仅涉唇,而且涉面,以及口内、肢端......。 息肉最常累及胃肠道,可能表现为腹痛、贫血、急性肠梗阻,也可能无症状;也见于胃肠外,例如妇科。 所以,PJS须多学科诊治,不在美容考虑范围。

魏娴 2023-06-18阅读量1345

口唇和手掌出现多个黑斑,警惕...

病请描述:什么是P-JPJ综合征又被称为色素沉着黑斑息肉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会在胃肠道发生息肉,症状和其他胃肠道疾病症状类似,包括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腹胀,有可能会伴有血便,比较经典的临床症状是口唇、面颊以及四肢末端部位会长有皮肤黑斑,通常在儿童时期出现中年时期以后会逐渐消退。胃肠道的息肉大多位于空肠和回肠,可引起肠套叠以及肠坏死,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肠梗阻。近日门诊接诊一位31岁的男性,自述从小被妈妈发现口唇上面有很多个米粒大小的黑斑,手掌也有少许黑斑,不痛不痒,一直没在意,后来慢慢随着时间推移略有增大,在20-25岁左右经常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偶有带血,自以为痔疮或者肠炎等。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多发息肉,多次行肠镜下息肉摘除......傅教授结合病史一看,考虑为比较典型罕见的黑斑息肉综合征,安排胃肠镜检查,胃镜下所见胃体有数十枚直径约0.3-0.4cm大小息肉。球部及十二指肠见数枚直径约0.2-0.8cm大小息肉。胃镜照片随后肠镜发现从小肠和盲肠相交接的地方退镜至直肠密密麻麻分布着0.5*1.0cm,1.5*1.5cm,1.5*2.0cm大小样长蒂息肉,目测一两百个,看着满屏的息肉,仿佛进入溶洞,满壁倒垂着像游乐园里的大摆锤,有的像千年老树的树根一样缠绕在一起,就连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感到瘆人,更别提普通老百姓了。肠镜照片傅教授请家属进行诊疗前谈话,目前尽可能的肠镜下摘除息肉,如病理报告发现有癌变息肉,可能需再次手术,家属强烈同意傅教授的治疗方法。问:何必费劲摘除密密麻麻的息肉?为什么不直接做肠段切除呢?答:这类患者,属于基因突变,即使现在摘除息肉,小肠以及结肠还会再长,如果做肠段全切的话,将来的吸收会带来很大问题。从医生的角度来讲尽可能保留正常的结肠,息肉比较小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电极片贴上,脚踏等治疗仪器准备完毕,圈的圈,凝的凝,只看见傅教授脚踏一踩,一个“小赤豆”掉入肠腔,然后再用吸引把它吸出,创面钛夹夹闭,1,2,3,4......一切都在有序的摘除中,退镜至降结肠近脾曲又见两柱大者约3.0*3.0cm、4.0*4.0cm粗蒂“大摆锤”展现在眼前,助手问到:“主任,这么大个,能摘吗?”傅教授旋转着肠镜的按钮仔细观察后说到:“摘,尼龙绳准备好。”尼龙绳双股结扎后准备退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尼龙绳推送器和绳结咬住了,无法退出,助手尝试各种方法无效后,求助内镜医生协助,内镜医生无奈的说未曾碰到过这类情况。焦急的助手不知所措,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傅教授发话了:“再准备一根肠镜跟一把钩剪刀。”所有人不解的看向傅教授?接下来的操作所有人惊呆了,傅教授吩咐助手小心翼翼地把新的肠镜贴着一根无法进退的肠镜,慢慢划入肠腔,这是要做双肠镜?同时插入二根肠镜?肛门进的去吗?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肛门很小,大概能容纳两根或者三根手指的宽度。如果在麻醉状态下,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就会扩大,大约能塞进一个幼儿的拳头大小。非专业指导请勿擅自行为,会损害肛门的正常弹性,还容易造成肛门撕裂!进境后很快看到了那比大树根还讨厌的尼龙绳结,助手麻利的插入钩剪刀,在傅教授肠镜导入到最佳位置时,一声令下剪......一场汗流浃背的战斗在一阵掌声中结束。息肉标本傅教授脱掉手术衣时,看了一下墙上的时钟,感叹到,时间太快了吧,不知不觉竟然五点多了,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大家遇事不慌张,沉着冷静应对和团队的配合默契。大家辛苦了,随后大跨步的走出了内镜室。术后嘱咐家属等待病理,一个月左右再复查肠镜,陆续摘除剩余息肉。定期复查胃肠镜。傅教授建议大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血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做胃肠镜检查。

傅传刚 2021-11-22阅读量1.0万

留心身上的黑痣,莫等变质再就诊

病请描述:        三年前的一天,女中学生张某洗完背部长了一颗绿豆大小的、不疼不痒的黑痣,有点瘙痒,挠了有点流血。她父母通过广告来到了一家激光医院,“热心”的医生很快为她做了激光除痣术。谁知,三个月后,她脚上的黑痣不仅没被治好,反而还疼了起来。周围长了很多类似黑丘疹。赶紧来到一家部队医院,细心的医生立即给她做了“活检”,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她背上的黑丘疹都是已经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这种肿瘤非常恶性,据科学统计推算,这个少女能再活五年的几率不到5%!一个黑痣处理不当,几乎吞噬了这个少女,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黑痣俗称“痦子”, 又称为“色素痣、黑素细胞痣”。非常常见,是皮肤表面的黑褐色良性肿瘤。有的人长的还比较多。近年来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可能和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及电离辐射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由于患者往往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常常在就诊时往往就已是晚期,使治疗效果极差。如果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经手术及生物治疗,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80%,但晚期病人五年生存率不到5%。由于恶性黑色素瘤几乎60%是由痣恶变而来,所以对于痣的早期处理尤为重要。        如何识别痣恶变,对于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先天性痣细胞痣有发生黑素瘤的可能,以尽早切除为好;发生在手掌、脚底、甲下、口唇、腰周、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混合痣应考虑切除。痣细胞痣若出现以下恶变体征亦应立即切除:1.体积突然增大;2.颜色变黑或呈斑驳样;3.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或肿胀;4.自觉疼痛或瘙痒;5.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介绍,他的导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高天文教授曾连续观察统计黑素瘤20多年,是目前国内公认对于色素痣和黑素瘤研究最深入的一位专家。他提倡对色素痣“不治则以,治则彻底”。 不要盲目采用激光、药物及冷冻点痣等方法去除。因为采用药物或冷冻点痣的方法去除得不彻底,反复刺激也存在恶变的可能。应用劣质激光,手术做不好,表面上看干净了,事实上不能完全消除,反复用激光治疗刺激也增加恶化危险。中学生小张就是典型例子。 卢涛博士提示:        1 善待黑痣,对身上的黑痣多留个心眼儿,经常观察有没有变化,不要随意修剪或者外用药物腐蚀。        2 细分黑痣类型,由有专门研究的专家确定治疗方案。一般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比较多见,一般突出在皮肤表面,比较大、比较圆,黑色居多,上面还可能有毛发。交界痣一般在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地方出现,摸起来不高出皮肤表面,一般无毛发,比较黑。混合痣大多稍高出皮肤表面,表面有些呈乳头状,颜色黄褐到褐色,表面有毛或无毛。交界痣相对容易恶变。        如果比较小,一次能去除干净,则可以选用先进的激光或者冷冻治疗。武警医院还采取先进的表面麻醉技术,在局部封包麻醉剂,然后由丰富经验的技师做激光,几乎没有疼痛感。        如果痣比较大,用激光一次去不掉,或者可能会留有瘢痕,则推荐使用局部麻醉后手术切除方法,一次性彻底祛痣,然后小针细线缝合,避免了反复刺激产生恶化的危险,愈合后几乎看不到印记。        3 对于切下来的“痣”,不要随便扔掉,建议做病理切片,检查有没有切干净,组织中有没有恶性增生细胞,减少肉眼判断发生误诊漏诊,把“痣”诊断清楚。如果切下来的“痣”中恶性增生细胞,还需要扩大切除癌变组织,以绝后患。        最近,某院骨科王教授勤恳行医,突然停诊了,传说得了黑素瘤,着实吓人一跳。原来王教授脚后跟早就有块黑斑,偶尔有点瘙痒和渗血,自己以为磨破点皮伤,自己用点药擦擦,时好时坏。几年来,逐渐扩大,等到最近他告诉别人时,足跟已经发生了溃破。立即做活检和病理检测证实已经明显恶变,即使截肢,也很难根治。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        因此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再次强调留心身上的黑痣,如有突然增大或者瘙痒,最好尽快找专家会诊,莫等恶变发生就诊就晚了。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409

看护好“黑痣”,防致命“黑瘤”

病请描述:         先天性色痣“危险”较大。         黑痣类型多达20余种,最常见的是普通后天性色痣及先天性色痣。         普通后天性色痣几乎每人均有,一般发于儿童期,多在1~2岁时出现,但直至二十七、八岁仍可出现少数新皮损。初发时有针尖至粟粒大小,逐渐增大,形成小于0.5厘米的棕色、褐色或黑色斑疹,多数逐渐隆起高于皮面,变成扁平或半球形的色素性丘疹。皮损色素均匀,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除面部外,至中年后皮损逐渐变软,体积变小,颜色变淡,乃至整个皮损完全消失。所以,老年人身上很少能见到黑痣。此种痣一般不易恶变,除美容需要外,可不必治疗。         先天性色痣指出生时即有的黑痣,发病率约1%。小者数毫米,大者覆盖躯体的大部分。一般将大于20厘米者称为先天性巨痣。先天性痣除大小不等外,形态也常多种多样,可为斑点、斑疹、丘疹、斑块、结节、乳头状瘤样或带蒂的丘疹。有的在大斑块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边缘可不规则,表面可不光滑,色素可不均匀,皮损还常带有粗壮的毛发。         我们曾对西安市西京医院及重庆市西南医院20年的185名皮肤黑素瘤患者情况作了统计。其中,由先天性小痣恶变者24人,占总数的13.0%;先天性巨痣恶变者3人,后天性痣恶变者1人,由于激光治疗导致恶变者3人。我们以往的研究已充分证明,先天性痣较后天性黑痣易恶变,应切除。先天性巨痣恶变发生较早,宜于出生后尽早切除;小的先天性痣恶变发生较晚,可于孩子能配合后切除。         真假难辨的“黑痣”         平时我们所说的“黑痣”,其实还不等于良性黑素细胞肿瘤,因为皮肤上很多黑色病变均可能被误称为“黑痣”,如黑子、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性黑子、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致命的黑素瘤等等。有的非常难与“黑痣”相区别,即便最有经验的皮肤科专家仍可能出错。         我们曾统计过西京医院皮肤科5年以“黑痣”治疗的病例1024人,结果,病理检查符合黑痣诊断者仅870例,诊断不符的多达154例,主要有恶性黑素瘤及黑痣恶变6例、基底细胞癌13例、脂溢性角化病75例、表皮囊肿13例、皮肤纤维瘤7例。西京医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军皮肤病中心,黑痣及黑素瘤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仍有大量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不符,足以说明“黑痣”真假难辨,诊断困难。正因为这一点,不管是不是真正的黑痣,都要加以重视,静观其变,必要时接受诊断、治疗。         推荐手术治疗黑痣         黑痣恶变率其实很低,一般不必太担心。若需治疗,应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不可做冷冻、激光、药物腐蚀等治疗。其理由是:①手术切除恢复快、不留疤、美容效果好;而激光、冷冻等对周围正常皮肤损伤重,恢复慢,常留疤痕。②冷冻、激光、药物腐蚀等治疗常不彻底,未除尽的痣细胞可因刺激出现恶变。③手术切除后可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若发现问题可及时补救,而冷冻、激光、药物腐蚀等不能达到此目的。④早期的恶性黑素瘤肉眼看似“黑痣”,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并采取补救措施。         一些黑痣如太田痣(眼周青褐色斑)、伊藤痣等几乎不发生恶变,现代的Q开关激光已能使其彻底治愈,而且不损伤正常皮肤,是现代激光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此外,面部及体表各部常见一些2~3毫米大的黑斑点,一般也称之为“黑痣”,正确的名称为黑子,此种黑斑点可随意用激光、药物腐蚀等彻底去除而不必顾虑。 预防恶性黑素瘤         皮肤中的黑素细胞增生形成良性肿瘤,就是黑痣;但如果形成恶性增生,即是致命的黑素瘤。如何预防黑素瘤呢?         首先,注意你身上的“黑痣”,特别是先天性色痣。若青春期后黑痣显著增大或在平的黑斑上出现突起的丘疹,或黑痣疼痛不适,或色素明显加深,或在痣周围出现红晕,都可能是黑痣恶变的征兆。        其次,要注意甲黑线。有一部分是甲母痣。若你在30岁以后出现甲黑线,病理报告有“黑素细胞增生”,则千万注意:黑素瘤的可能性极大!        第三,注意新发的黑斑,特别是足底的黑斑。足底黑斑不痛不痒、无伤大雅,其实常是最危险的“恐怖分子”。         此外,30岁以后很少出现新的黑痣(许多“黑痣”实际上是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疣)。如果发生新的“黑痣”,且大小超过0.5厘米,就应特别注意,务必到大医院找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诊断,以排除黑素瘤。         总之,只要加以警惕,皮肤的恶性黑素瘤完全可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至酿成严重后果。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9441

皮肤黑斑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76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

苏北人民医院东院

二级甲等 预约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