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1)血栓蔓延:产生新的狭窄或使原有狭窄的血管产生闭塞或阻断侧枝循环; (2)脑灌注压降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和或不适当的降压; (3)脑水肿: (4)再灌注损伤 (5)全身状况差:高龄、糖尿病、冠心病、COPD、CKD、24小时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调节或酸碱平衡改变以及全身感染均干扰脑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
钱云 2018-04-07阅读量9006
病请描述: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咨询,谢大夫,如果我做肺移植,术后有哪些常见风险?每一种终末期肺病病因不同,围术期风险也有差异,最常见的风险分析如下:手术相关风险一、肺叶扭转二、血管吻合口并发症由于肺移植血管吻合技术注意到吻合口对位不准确可能造成的肺动脉扭转,因此术后一般不会出现单纯的肺血管扭转。(一)血管吻合口狭窄这是一种少见、但死亡率较高的并发症,从术后早期到术后2~3年均可能发生,甚至远至术后6年。可能的原因包括:吻合技术失误、供受者血管直径差距较大、吻合口距离上叶动脉太近等。吻合口小部分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不明显,狭窄范围较大时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肺缺血或肺水肿的表现。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咯血, 发烧、胸痛、呼吸困难、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表现、低氧血症、胸腔积液等,扣诊患侧呈实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显示通气/血流(V/Q)比值增加、氧分压下降。胸部X线/CT可见移植肺出现肺缺血或肺水肿表现,肺血管造影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准确的观察到血管吻合口狭窄的程度。食管内超声心动图也可以观察血管狭窄的程度。当移植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吻合口狭窄时,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可采取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对出现狭窄的吻合血管进行切除、修剪后进行重新吻合。也可采取血管介入进行球囊扩张或放入血管支架以扩张出现狭窄的血管。(二)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 在移植肺血管吻合的手术操作中,肺静脉采用的是左房袖-左房袖的吻合方式。虽然也曾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肺静脉-肺静脉的吻合方式也是可行的,但是该吻合术式发生吻合口血栓形成的比率较高,基本不采用。如果吻合技术恰当,肺静脉栓塞发生率很低。Bartley P等报道,60例单肺移植、74例双肺移植患者中均只有1例发生肺静脉栓塞[。 肺静脉发生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咳泡沫状血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肺水肿的症状,胸管的引流液有所增加、肺动脉楔压升高,但单凭症状诊断肺移植后肺静脉栓塞有困难。X线片可显示移植肺出现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表现;肺核素灌注扫描显示移植肺灌注降低;肺血管造影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栓塞的部位以及程度。对于左房血栓,使用血管造影检查效果一般不佳,可以采用食管内超声心动图观察血管吻合口的情况以及左房内有无血栓。三、肺移植手术后胸腔大出血大量持续胸腔出血是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各个移植中心报道的肺移植受者选择,手术技术等情况不尽相同,术后出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Lehmkuhl等报道,235例肺移植手术,4例(1.7%)发生术后出血,其中肺动脉出血3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Gomez报道68例肺移植,6例(9%)需再次手术止血,其中4例死亡;与术后出血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一)大出血原因与预防血管吻合口出血肺动脉与左心房吻合口出血可造成致命大出血,作吻合时要对合准确。由于左心房壁较薄弱,加上连续缝合,一旦出血不易控制。因此,对左房壁薄者可加上垫片,以防撕裂。此外,患者侧卧位术毕变动体位时宜轻柔,再次肺移植时尤要注意。胸腔粘连处出血胸腔粘连特别是严重肺部感染性病变引起的粘连以及胸部手术后引起的粘连,其粘连条索内含有丰富血管,而且可与体循环的动脉如支气管动脉、食管床动脉或肋间血管形成交通,容易导致大出血。仔细运用电刀分离,用氩气刀喷射创面,结合必要的结扎、缝扎是预防此类出血的关键。肺移植术后大量失血多见于以前有肺手术史或胸腔感染的患者,或有Eisenmenger综合症广泛侧支循环的患者。1986年Burke报道,28例心肺移植,8例围术期死亡,术后出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继往开胸手术史。Curtis等报道,有气胸治疗史的囊性肺纤维化患者常常有胸膜腔致密粘连,与其他无胸腔粘连患者相比,肺移植术后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差异。其他来源的出血肋间血管、胸壁组织血管、食管床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多来源于体循环,压力高,也是引起胸腔内大出血的重要原因。肋间血管的破裂多发生于关胸时缝针的损伤或肋骨断端的损伤,因此在关胸前应对肋间的缝线周围仔细检查,如有活动性出血,应严密缝扎;针对肋骨断端,也可以预防性地在其上、下侧缝扎肋间血管,避免术后断端对肋间血管的损伤。严重的胸腔粘连或壁层胸膜剥离,胸膜外胸壁组织损伤出血,这类出血单纯依靠电凝往往难以彻底止血,关胸后痂皮脱落和胸腔负压的形成,将引起较大的活动性出血,因此运用缝扎的方法较为可靠。游离支气管容易损伤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而此类血管的位置相对隐蔽,容易疏忽,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粗暴牵拉游离,多用钳子钳夹周围组织后再离断结扎为妥;关胸前应格外注意支气管周围,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由于肺血管床的压力较低,如果不存在明显的胸部残腔或者明确的凝血机制障碍,通常因肺实质的粗糙面引起的大量胸腔出血较为少见。虽然如此,手术中耐心细致的解剖,肺粗糙面严密褥式缝扎或使用自动切割缝合器,分离粘连时充分利用电刀分离止血,应用氩气电刀止血,将生物胶喷涂于肺出血面等。另外应尽量避免胸部残腔的形成。(二)大出血的监测与治疗术后血性胸液较多者,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及时输入新鲜血液,给予纤维蛋白原、止血药物或钙剂。如果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各种临床表现,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尿量小于25ml/h,特别是在输给足够的血液后,休克现象和各种检测指标没有好转,或反而加重,或者一度好转尔后又恶化者,都提示手术后出血。一般认为,血性胸液超过150~200ml/h,并持续呈血性超过3~4h,是剖胸止血的指针。或者胸腔引流量少,但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表现,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低下(失血时如果未及时补充晶、胶体,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指数也可假性正常),若有心包填塞的表现或胸片提示胸腔内有较大血凝块时,也应剖胸探查。体外循环手术后引流液多有两种可能: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引流液多但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测定及凝血化验均在正常范围,提示胸腔内活动出血。抢救需要大量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的不足,同时测CVP以避免补液过多引起肺水肿。大量输血可导致体液转移,血流动力学紊乱,激发炎症反应,增加肾功能不全和肺功能不全。血气分析检测便于及时通过氧气供给和调整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凝血时间的检测以及即时运用凝血制剂纠正凝血功能低下。近来报道,重组活化VII因子治疗肺移植术后出血,剂量为60~90ug/kg,止血效果明显,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血栓性疾病。抑肽酶也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保守治疗无效者,剖胸探查均发现为活动性出血。剖胸止血中,先快速清除积存于胸腔的积血和凝血块,然后逐一检查可能的出血点。有时可能出现无法寻及出血点的情况,切忌草率关胸,应清洗胸腔,保证良好视野,并等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后,再次逐一查看胸腔。四、气道吻合口并发症肺移植术后气道吻合口并发症较常见,发生率约15%/吻合口或33%/人,其中吻合口狭窄达12%~23%,平均出现在术后3~6个月。发生在术后近期的吻合口裂开、广泛坏死多由于吻合技术缺陷导致,常需立即开胸修补,随着近些年肺移植技术基本成熟规范化现已少见。目前国内外单/双肺移植吻合口都选在支气管水平,以缩短供体支气管长度、减少缺血区域,所以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远期支气管吻合口狭窄。(一)气道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和预防吻合口狭窄是组织缺血状态下的修复和过度增生造成的。手术过程中游离气管/支气管很容易影响血供,因此单、双肺移植均采用支气管吻合,尽可能改善吻合口受者端缺血。为恢复中断的支气管动脉系统,有人建议支气管动脉重建:或将供者支气管动脉的胸主动脉起始处与受者主动脉吻合、或将供者支气管动脉与受者胸廓内动脉吻合;但由于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未能推广。此外,采取供肺保护措施、对某些患者术后应用增加血流的药物(如前列腺素、肝素、激素等),可能有助于减少供肺支气管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支气管吻合方式主要有套入式缝合支气管、单纯连续缝合法和改良式套入吻合法等,对气道吻合口并发症都有一定的影响。套入式吻合较单纯连续缝合减轻气道吻合口的缺血,但增加了吻合口狭窄和术后肺炎的风险,在选择吻合方式上目前争议颇多。肺移植术后曲霉菌的感染率较高,约为6.2%~12.8%,许多学者发现如果早期从吻合口坏死组织中检出曲霉菌,则晚期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曲霉菌感染与支气管壁缺血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确定,究竟是吻合口坏死招致曲霉菌感染或是曲霉菌感染导致吻合口坏死还不清楚,但二者常同时存在。吻合口狭窄也与免疫状态下的增生或与大量使用激素等有关。随着对肺移植的深入研究,手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原因中激素的大量使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实验证明激素并没有防止早期排斥的作用,故有人建议避免术前应用激素,术后最好推迟到2~4周以后;或者改用小剂量用法﹙15mg/d﹚来改善肺的再灌注损伤。(二)气道吻合口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后气急、胸闷、咳嗽、咯痰困难;听诊呼吸音低、增粗,可闻及哮鸣音,远端痰液潴留则可能闻及湿罗音。早期症状和排异反应极其相似,肺功能检查和临床表现均不能鉴别。胸片可显示远端肺不张或萎缩。纤维支气管镜是确诊的关键,通常将口径小于正常的50%作为狭窄的诊断标准,外观表现为纤维素性、肉芽肿性、骨软化和硬性瘢痕组织增生性狭窄。第一次支气管镜检查一般在术后10~14d进行;有人主张在拔管前或怀疑存在感染、排异时于术后2~3d即可行检查,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清除坏死脱落的粘膜及帮助患者排痰。气道吻合口狭窄的治疗主要有激光烧灼、冷冻、球囊扩张、硬支气管镜及硬管扩张、放置气道支架、腔内放射治疗等,一般根据气道狭窄的性质选用。对于吻合口纤维性坏死及局部肉芽肿增生性狭窄, 多采用硬支气管镜下激光烧灼/冷冻来清创治疗,清创时应特别注意防范支气管纵隔瘘,处理后因局部水肿呼吸困难常不会很快好转,待坏死组织脱落后才能明显改善。软骨部的局限狭窄可考虑球囊扩张,但应在早期支气管周围无硬瘢痕组织时才易于成功,用不同的中空金属圆柱管作扩张器,在扩张的时候能保证被扩张的气管通气。扩张和清创无效或骨软化性狭窄需放置支架。目前常用支架分硅胶和记忆合金两种,在纤维性和肉芽肿性狭窄中常放置硅胶支架,便于调整,但有易于闭塞和移位的缺点;骨软化性多选用金属支架,其管腔相对较大不易移位、松脱,对纤毛运动损伤小,但不便做调整和取出。吻合口狭窄大部分是组织的过度增生造成的,所以往往会反复狭窄,近来有人对支气管狭窄复发的患者采用腔内高剂量近距离照射(铱-192),取得了满意疗效。所有方法都不能奏效的患者,可进行袖状切除狭窄段支气管、双肺叶切除及再植。五、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肺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包括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血栓性疾病等,与之相关的死亡率在小儿为2%,成人为6%。
谢冬 2018-02-26阅读量9846
病请描述:发表者:韩冬 197人已读 韩冬 许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关节韧带、肌腱损伤后,皮肤瘢痕挛缩等容易导致关节挛缩,致使关节活动度下降,肢体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支具佩戴和功能锻炼是治疗关节挛缩不可缺少的方法。支具佩戴是静态牵拉,功能锻炼是动态活动,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对治疗关节挛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促进组织愈合或重塑的矫形器需要长期配戴,但可能造成邻近关节僵硬。为了保持相邻关节活动性,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暂时脱去矫形器以进行功能锻炼。这个周期的安排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需要。对于需要改善手部各关节被动活动范围的患者,每两小时为一穿脱周期。其中三分之二时间佩戴矫形器,三分之一时间解除矫形器进行功能锻炼,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患者手的掌指关节屈伸同时受限,则需要制订交替使用伸展和屈曲矫形器的计划,使用伸屈矫形器的时间比例为3:1。如果邻近关节没有僵硬的趋势,锻炼的频率可适当减少;反之,锻炼的次数要增加。制订有效的治疗计划关键在于随时评价变化,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故病人应该定期门诊随访,以得到最完善的治疗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韩冬 副主任医师 每周一下午 1:30-4:30 整外康复门诊。
韩冬 2018-01-25阅读量8622
病请描述:1、脑出血后出现偏瘫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方法有哪些?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脑出血常见的后遗症。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针对于偏瘫患者,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正确体位摆放;翻身训练;床上自我辅助训练;床旁被动训练—包括偏瘫侧上肢、躯干、下肢的训练;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卧坐训练;平衡训练(坐位、站位);步行训练等。2、高压氧治疗有效吗?一定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吗?多长时间应该进行一次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研究证明高压氧治疗为脑外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对改善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高压氧治疗即可减轻脑水肿,迅速降低颅内压,还可快速提高脑组织的氧含量及氧储量等。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高压氧对患者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脑出血患者都适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指征包括:1)病程在6小时以上及次日颅脑CT显示血肿不见增大者;2)试验性高压氧治疗1-2次后症状未加重及CT显示脑血肿未见增大者;3)脑血肿清除后的患者,只要病情稳定,无感染及新鲜出血征兆者,也应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一般来说,高压氧治疗可以每日进行1次,疗程为连续治疗1-3个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越早开始效果越好。3、抗痉挛药物对于肢体偏瘫有什么效果?抗痉挛药物是一大类降低肢体张力的药物。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如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当脑出血发生后,部分患者会肌张力增高,主要表现为肢体痉挛,此时偏瘫侧肢体肌肉出现挛缩,令患者突感剧痛,关节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等。对于痉挛的治疗,除了手法治疗外,抗痉挛药物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目前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巴氯芬片,主要作用是缓解反射性肌肉痉挛,以及显著缓解痛性痉挛,自动症和阵挛。巴氯芬能缓解肢体的痉挛状态,使肌张力下降,关节变得灵活,有效改善活动能力,方便日常生活和物理治疗等。4、功能训练是全身性的还是只是针对患肢?脑出血后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系统规范的锻炼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从脑出血早期康复开始,如果治疗仅着眼于患侧功能的改善,而忽视健侧和全身功能的维持和强化,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许多研究发现,脑出血后不仅在患侧,甚至在健侧也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废用,成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所以康复治疗应从急性期开始,尽早开始双侧肢体的主动训练,早下床,在不引起异常运动反应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便尽可能地减轻废用综合征。当患者进入脑出血后遗症中后期,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变小,此时加强健侧肢体的训练更显得尤为重要,此时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健侧肢体的代偿不仅是要完成日常生活内容,同时还要考虑进行更多的活动,比如外出购物、旅游,甚至于工作等,所以脑出血后功能训练是全身性的。5、中医针灸及物理治疗对肢体功能障碍有什么效果?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灸可以改善脑部能量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脑神经损伤、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起到脑保护和神经修复的作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物理治疗的项目有很多种类,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比较常用的项目有:低频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吞咽障碍治疗仪。低频生物反馈电刺激属于低频治疗仪范畴,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患者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吞咽障碍治疗仪同样属于低频治疗仪范畴,治疗的作用是针对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电刺激,加强吞咽肌群,缓解吞咽肌废用性萎缩,改善咽喉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最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这两种仪器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对康复治疗师的康复治疗工作是一种补充。6、如何评估康复效果?康复训练多久才会有效果?康复效果的评估又称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评价治疗后的效果。康复评定类似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但又具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康复评定不是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类型,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并估计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科学的基础。康复评定主要包括:1)躯体功能评定:运动和感觉功能(肌张力、肌力、平衡、协调、步行能力和整体运动功能);2)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等);3)心理精神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5)生活质量评定等。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康复的疗程和疗效是有很大差别的。临床上一般认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半年之内,尤其是前3个月内,是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也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期。病程超过半年则进入后遗症期,康复疗效的变化变得缓慢,但是并不代表就可以停止康复训练,只是不同时期康复的目的不同,所以半年后患者还是需要积极康复训练的,只是这时候的康复可以从康复医院或者康复病房逐渐转化为家庭或者社区康复。
马彩毓 2017-12-09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 dysfunction,NBD)指任何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膀胱和(或)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小儿NBD主要是因为先天性脊柱裂或骶椎发育不良所致。少数为获得性,可因脑瘫、脑膜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肿瘤和盆腔手术损害神经等引起。小儿NBD最重要的并发症是上尿路损害和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诊疗需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神经科和小儿康复科多学科协作。其程序为小儿神经科对其神经病变进行评估治疗,转诊小儿泌尿外科进行膀胱功能评估和治疗,小儿转诊专业康复护理中心治疗,多学科随诊及后续治疗。1. 治疗目的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根本目的是降低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其次是尽可能地使膀胱在低压足够容量条件下具备控尿和有效排空功能,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 治疗原则(1) 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神经疾病可治愈或能恢复者,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脊髓外伤、脊膜膨出和脊髓栓系等患儿,膀胱尿道功能可能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恢复改善。(2)依据尿动力学检查对症治疗:若原发病不能治愈,则针对尿动力学分型进行对症治疗,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注意康复训练:每位患儿都应得到排尿的康复训练,这种训练性治疗常是终身性治疗。除了保护肾功能外,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4)强调治疗个体化: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结合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对小儿NBD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长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尿动力学监测,准确了解患儿膀胱括约肌功能状态,才能有效防止上尿路损害。3、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① 增加膀胱收缩力;② 减少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③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上述三种药物效果并不很确定。④ 减少膀胱收缩的药物。2)康复治疗 (行为治疗):指通过患儿的主观意识活动或功能锻炼来改善储尿、排尿功能,从而达到恢复正常的下尿路功能或减少下尿路功能障碍对机体影响的目的。膀胱训练成功指标即为平衡膀胱, 主要的方法包括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扳机点排尿、Crede手法、导尿术、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和功能性磁刺激等。盆底肌训练主要用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即通过反复主动收缩和松弛包括尿道括约肌在内的泌尿生殖器周围的骨盆横纹肌,收缩盆底肌达到治疗目的。膀胱训练 通过延迟排尿或定时排尿来训练膀胱。前者适用于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有逼尿肌不稳定,膀胱尿意容量小,但膀胱实际容量正常(如麻醉后膀胱容量正常),无明确的器质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如膀胱出口梗阻等)。对有严重低顺应性膀胱、器质性膀胱容量减少即有明确的器质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者禁用。后者适应于膀胱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尿意容量巨大,严重的低顺应性膀胱,尤其是伴有膀胱感觉功能受损害患儿。低顺应性膀胱者应根据膀胱测压结果,以逼尿肌压力小于1000pxH20时膀胱容量作为排尿量参考值,制定排尿时间,并定期随访膀胱压力变化,调整排尿间隔时间;对有残余尿或有输尿管返流者可在第一次排尿间隔数分钟后做第二次排尿。Crede手法指用手按压下腹部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协助排尿。腹压排尿指收缩腹肌并同时憋气,使腹压升高压迫膀胱,促使排尿。Crede手法和腹压排尿同时进行,效果更好。适用于逼尿肌无反射和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的NBD患儿。自家清洁间歇导尿(CIC)成为公认的最科学简便的排空膀胱的方法,前提是患儿尿道控尿机制正常,下尿路无梗阻,可顺利插管。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自行进行导尿。(2) 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初次就诊原发神经损害未进行修复的患儿和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例。其适应证是低顺应性膀胱、高逼尿肌漏尿点压、小容量膀胱以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 均为上尿路扩张危险因素;压力性尿失禁或因残余尿所致的反复尿路感染等亦需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改善膀胱顺应性,增加膀胱容量,降低逼尿肌漏尿点压,消除上尿路扩张危险因素,以及增加或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改善下尿路症状。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原发性神经病变治疗和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治疗。发表于:2016-04-02 23:30
方晓亮 2017-11-07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肩颈劳损是肩周炎和颈椎病的合称。人背部脊椎上的督脉是主管脑部的供氧供血,当你肩颈经络不通的时候,脑部供氧供血不足容易出现一个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耳鸣,恶心,睡眠质量不好。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过去常常把肩周炎和颈椎病完全区分开来治疗,经过浊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中西医学的研究发现,肩周炎和颈椎病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疾病,也就是据大部分的肩周炎实际上是颈椎病的一个继发性表现,只是颈椎病还没有被发现而已。原因如下: 从下面的神经分布图可以看出,神经分布是有区域性的,所以西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结果应该是:一旦颈椎有问题,就一定会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样才能诊断为颈椎病,否则就应该是肩周炎,而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典型的颈椎病患者,早期表现为肩周炎和相关联肢体关节功能改变,也就是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依据如下: 1,颈椎病在干扰到相关神经时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出现典型的区域症状之前,会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或者是释放异常信号,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减慢中枢神经信号的正常下达,b 扰乱运动神经指令,出现运动不协调。c 感觉信号异常,所以干扰正常感知和平衡。d 干扰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影响相关区域的植物神经调节和代谢,从而出现温度调节,汗液分泌,代谢等一系列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软组织以及骨关节功能紊乱和损害。 2,肩周炎患者经过几年的病程后逐渐发展为颈椎病,所以很多患者被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下图是神经不同区域的详细分布图,而实际上临床中能找到典型的神经病变症状的多数是神经已经完全受累后的表现,在损害的早期临床表现都是不典型的。 3,临床中很多肩周炎患者久治不愈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进一步检查都合并有严重的颈椎病,这些患者经过颈椎整固调整后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很快缓解,治愈速度明显好于单纯肩周治疗。 过去曾经总结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实际上是颈椎病病变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1、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2、肌肉萎缩;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 3、肩痛、颈椎病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肩周炎以局限的肩痛为主,肩臂上举、外展和旋转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特征,不能向患侧侧卧,多于夜间疼痛加重,无手指麻木的症状。 4、压痛点、颈椎病在肩部无压痛点,肩背及颈项部有压痛,如椎旁肌、项肌在枕骨附着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等处可有压痛点。肩周炎以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在肩部的压痛点和沿三角肌前后或三角肌肱骨段压痛点最为常见,冈上肌腱通过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等处可有压痛点,个别病例在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处有压痛点。 只有个别患者是原发性肩周炎,比如直接或者是间接损伤导致,只不过现在很多继发性肩周炎都被诊断为原发性肩周炎进行局部治疗,二忘记了颈椎这个罪魁祸首,胡洛了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当你发现肩周炎的时候,建议您进行一下颈椎检查,通过无创的颈椎正骨调整,恢复颈椎功能后,肩周炎治疗就迎刃而解了。 意见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正确分辨身体的疼痛症状。未确诊前不宜进行自我治疗或用药。整固需要到正规医院,不建议去非医疗机构实施。 欢迎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05阅读量1.5万
病请描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变化,手术风险陡然增加。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7-65岁,胆囊结石病史2-7年,平均5年。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史。B超及CT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排除胆管疾病。血液透析原因:慢性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1例,移植肾失活1例。血液透析时间3-11年,平均5年。2次/周2例,3次/周5例。均有高血压史,其中2例伴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左室高电压,房性早搏,ST-T改变等。慢性支气管炎及糖尿病各1例。7例术前实验室检查,尿素氮23.92-32.45mmol/L,肌苷747-925μmol/L,红细胞1.85-2.83x1012/L,血红蛋白55-86g/L,红细胞比容22.7%-28.5%,血小板90-180x109/L,血钾4.1-4.5mmol/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例。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min,出血5-20ml。术后48小时内恢复肛门排气并进食,腹腔引流24小时内拔除。7例恢复良好,无戳孔及腹腔感染,无肺部感染。术后住院4-6天,随访7-36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黄疽及腹痛等并发症,仍维持血液透析治疗。33%的血液透析患者可出现胆囊结石并和年龄有关。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受到损害,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远高于普通人群。一旦并发胆道急性感染,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主张对有症状或准备肾移植的胆囊结石患者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营养不良、高血压、心肺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紊乱等,这些症状又互为因果。本组均有贫血、营养不良,引起这两者的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蛋白摄人不足或丢失过多。现已证实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并产生许多相关的免疫物质。红细胞比容低于30%时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手术创面易出血,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需针对病因给予纠正。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纠正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既纠正贫血,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血清纤维蛋白原在贫血被纠正后增高,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使出血时间异常得到明显纠正。高血压及心肺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气腹使隔肌抬高,有心肺功能障碍者一度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禁忌证。此类患者高血压的原因以容量增加占多数,血液透析对以容量增加为主的高血压有显著的疗效,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除血液透析外还需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还应查找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并给予纠正,控制高血糖。术中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以下。用化痰药、雾化吸人等促痰液排出净化呼吸道,改善肺通气功能。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近一早下床活动,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以防出现心力衰竭。这些措施对保证术中安全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此类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目前提倡术前1天用低分子肝素透析一次,既可清除体内毒素,又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减少出血。术后初次透析时间不要超过3天,否则尿素物质蓄积可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头孢类药物33%-99%由肾脏排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隔日应用,否则可因浓度过高产生精神症状。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肌体免疫抑制作用少,对水电平衡影响小,术后能早期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肺部并发症少,更适合血液透析患者。但必须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各自不同复杂的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评估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使其平安渡过围手术期。本文选自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年9月第8卷第9期。
赵刚 2017-08-04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注:下列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5年,是首批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1”重点建设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SFDA首批认证的临床药理基地和国务院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前院长、科主任张元芳教授牵头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5家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创立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原上海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是研究所的基地和泌尿外科博士后流动站。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治疗领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系结石、尿控和盆底功能重建、前列腺疾病、男性生殖与健康、肾脏移植和器官保存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外科 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简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泌尿外科专业学科,为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第二军医大学泌尿外科中心和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现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并成为首批卫生部示范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是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上海市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及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临床评价技术平台。2011年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牵头单位,同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 [治疗特色]:擅长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肾癌、膀胱癌、男科学、肾移植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外科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有国家SFDA药理基地、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中国男科学杂志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东院);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145号(西院) [治疗特色]: 擅长男科学、泌尿系肿瘤(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腔内泌尿外科及结石,排尿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女性泌尿外科、神经泌尿外科)、肾移植、小儿泌尿外科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东院) 泌尿外科(西院) 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1952年,科室创始人为新中国泌尿外科学奠基人之一熊汝成教授。目前,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11”和“985”工程三期建设重点学科,卫生部专科医师和泌尿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组成单位,复旦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牵头单位,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挂靠单位。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肿瘤、泌尿结石、前列腺和尿控、肾上腺外科、肾移植、微创泌尿外科以及男科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外科 5.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简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科室,设有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 [治疗特色]:擅长微创腔镜治疗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肾移植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前列腺科 泌尿男科 泌尿结石科 泌尿肾移植科 泌尿肿瘤科 北京市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创建于1959年,现已发展成为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人才结构合理的,在国内影响较大,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室。是全军泌尿外科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治疗特色]:擅长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腹腔镜手术、前列腺增生腔镜治疗、泌尿系肿瘤、结石及男性病诊治的研究与疾病防治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外科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泌尿外科始创于1973年,设有306医院泌尿外科诊疗中心,现已发展成为医疗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泌尿外科诊疗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安翔北里9号 [治疗特色]:擅长传统手术、微创手术、男科显微外科手术、体外碎石、尿动力学检查、包皮环切术、理疗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江苏省 江苏省人民医院 [简介]:江苏省人民医院(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由王历耕教授创立于1945年,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SFD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男科学研究室,卫生部首批人类精子库技术准入单位。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学科规模、专科设备、技术水平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学科。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江苏省南京市江东北路368号 [治疗特色]:擅长肾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腔内泌尿外科、男科学研究、复杂性尿道损伤治疗及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湖北省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的泌尿外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带头人在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中华男科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会担任重要职位,中国泌尿系结石学组的组长单位,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治疗特色]:擅长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及肾上腺疾病手术、男科学疾病、尿流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技术等的综合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2年,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最早成立的泌尿外科专科之一。1986年创办国家核心期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点,2002年成立中南五省第一家泌尿外科研究所,现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女性小儿泌尿外科/整形泌尿外科、男科学、肾脏移植、神经泌尿外科等的综合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3.湖北省人民医院 [简介]:湖北省人民医院(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是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湖北省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内知名学科。该学科临床诊疗水平在全国综合性医院泌尿外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开展的手术已经涉及整个专业领域,对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 [治疗特色]:擅长前列腺疾病的微创治疗、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复杂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男科学、尿控及肾移植等的综合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湖南省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泌尿外科之一。现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内知名泌尿外科中心。现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湖南省唯一入选单位),湖南省泌尿外科疾病(含腔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肿瘤学组、微创学组、结石学组挂靠单位,《国际泌尿系统杂志》主编单位,首届中南大学“湘雅名医”(泌尿外科学)获得单位。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生殖系肿瘤、结石、尿控、小儿泌尿、男科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简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是该院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也是该院最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之一,现已成为省内先进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总体实力居省内领先行列。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女性小儿泌尿外科、男科学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重庆市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简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57年,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泌尿男科医学体系,是重庆市最大的泌尿专科之一。现为泌尿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重庆市男科学重点学科、重庆市肾移植中心、西南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健康管理基站、中国抗癌协会重庆市分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重庆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生殖系肿瘤、前列腺疾病、男科学、肾移植、尿控及女性泌尿、肾移植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简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由国内最早期的泌尿外科专家陈仁亨创建于1950年,是建国初期具有较大医、教、研规模的泌尿外科之一。为硕士、博士授予点,是重庆市首批重点学科,设有重庆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全军泌尿外科中心、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治疗特色]:擅长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尿道外伤及外伤性尿道狭窄、腔内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肿瘤等的诊疗。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广东省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承担泌尿外科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带头人郑少斌教授是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尿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组长、广东省学会泌尿分会副主任委员。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治疗特色]:擅长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系肿瘤、压力性尿失禁、男科学、生殖医学、神经原性膀胱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简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州市和广东省重点学科以及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卫生部泌尿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与考试中心,同时是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首个泌尿系结石病因学诊断与防治基地,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单位。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路151号(原市总工对面) [治疗特色]:擅长尿控、男科、小儿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以及泌尿系肿瘤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现为中山大学外科硕士、博士学位点,同时为泌尿外科博士后流动站。现已具备完善的学术梯队,学科发展平衡,实验室装备精良,医、教、研全面发展。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600号(院本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创大道2693号(岭南院区) [治疗特色]:擅长微创泌尿外科和泌尿系肿瘤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陕西省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简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于1973年7月独立建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室,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是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单位、国际钬激光应用技术研究及培训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寺路1号 [治疗特色]:擅长腔内微创碎石、前列腺疾病诊治、男科疾病诊疗、神经泌尿影像诊疗、盆底中心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安徽省 1.安徽省立医院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创始于50年代,为安徽省较早独立成立的泌尿专科,是全国首批、安徽首家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临床特色学科,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已成为安徽省内领先技术领先、设备先进、具有重大影响的综合性学科。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 [治疗特色]:擅长微创治疗、腔镜治疗、器官肾移植中、普通泌尿外科、男科学、女性小儿泌尿外科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创建于1955年,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省泌尿外科主委单位,泌尿外科博士、硕士授权点,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泌尿专科之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治疗特色]:擅长微创泌尿外科、前列腺疾病诊疗、泌尿系肿瘤治疗、多囊肾早期诊断和治疗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 泌尿外科 吉林省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简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85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科室。医疗力量处于吉林省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吉林省最早开展尿动力检查的科室。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治疗特色]:擅长普通泌尿外科、男科学、尿动力检查、各种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河南省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简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是由吴国祯教授和著名泌尿外科专家苗延宗教授于1956年初创建。现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成立了河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目前该科是河南省唯一具有泌尿外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也是河南省泌尿外科领域的唯一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在河南省省级医院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临床实力、教学及科研实力雄厚,居全国先进水平。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男科学及微创泌尿外科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2.河南省人民医院 [简介]: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63年,经过全科几代医护人员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科室规模不断增大,业务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现已成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目前是卫生部首批获得肾脏移植准入资质的科室。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 [治疗特色]: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小儿泌尿尿道外科、男科、肾移植、前列腺和膀胱疾病、各种泌尿系微创及腔镜手术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医技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学科。科室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充满朝气。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桃源路6号 [治疗特色]:擅长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腹腔镜下微创泌尿外科手术等的诊治。 [相关专家]:泌尿外科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7-05-12阅读量4.9万
病请描述: 人的一生至少有两付牙齿。第一付是乳牙,在婴儿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大约在2岁半左右长齐,乳牙一共有20颗。在婴幼儿时期,乳牙对咀嚼食物、营养吸收、生长发育以及颌骨的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6岁起,乳牙逐步脱落,由恒牙逐步替代,到18岁左右,恒牙全部长齐,人的恒牙有28~32颗,其中有4颗是人们常说的“尽根牙”又叫“智齿”。从此,这第二付牙齿_x001f_——恒牙将为我们服务到终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人的逐渐衰老,常常会出现部分牙齿或全口牙齿的脱落,这时我们就需要假牙来帮助完成“恒牙所未完成的事业”,因而,人们常把假牙亲切地称作人类的“第三付牙齿”。 牙齿缺失后应该及时镶配假牙 拔牙或掉牙后不及时镶配假牙,时间久了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缺牙空隙倾斜,缺牙处相对的上(或下)牙会逐渐伸长,这些牙齿的倾斜或伸长会造成它们之间的不正常接触或使牙缝变宽,从而出现食物嵌塞,长期的食物嵌塞会刺激牙龈发炎、萎缩,时间久了会引发牙周组织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长期嵌塞还容易引起牙齿邻接面发生龋齿,出现疼痛等不良后果。 牙齿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产生的危害有时是严重的,主要表现为: (1)咀嚼功能减退。正常人进食时由牙齿将食物咀嚼磨碎,刺激唾液分泌并与食物混合便于吞咽,同时唾液中的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咀嚼还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和胆汁分泌,也有助于消化吸收。磨牙或全口缺牙较多时,对咀嚼功能的影响较大,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肠,使其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严重者可出现消化系统的疾病。 (2)影响面容美观。面形在人体美中占有重要地位,面部外形的美观与协调是由完整的牙列来维持的。有一口健康、整齐、洁白的牙齿,笑容才会更加灿烂!当牙齿全部缺失后,会出现面下部变短,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唇、颊部内陷,口角下垂,面部变形且皱纹增多,整个人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苍老。 (3)影响发音。牙齿是口腔发音的辅助器官,当前牙(门牙)缺失或全部牙齿缺失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音障碍,发音不清楚、不准确,听起来就像漏风一样,尤其是唇齿音和舌齿音更不清楚,甚至出现发音失真等情况。 (4)对剩余牙齿有不利影响。当个别牙缺失后,出现口腔咀嚼力分配不平衡,有些余留牙受到的咬合力过大而出现创伤,引起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牙周疾病。如果长时间不镶牙,会造成缺牙间隙相邻的牙齿倾斜移位,上下对应的牙齿逐渐伸长,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乱,引起食物嵌塞,进一步引发龋齿和牙周病。 (5)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牙齿缺失较多时,剩余牙齿倾斜、移位、向对侧伸长等现象,使咬合关系紊乱,阻碍了下颌骨的前伸和左右运动。有时因一侧缺牙,长期用另一侧咀嚼,形成偏侧咀嚼习惯,使肌肉出现张力不平衡,长期会造成面部关节区不适,甚至出现疼痛、张不开口、关节弹响等症状,临床上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拔牙后多久镶牙为宜? 拔牙以后牙龈、牙槽骨会有一个从创口愈合、快速吸收到基本稳定的过程,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镶牙的时机,根据病人的要求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可分为临时修复和“永久”修复。 临时修复:由于前牙缺失对美观、发音的影响比较大,多数患者会要求尽可能早点修复。这时可以在拔牙后3~6天临时镶牙,过3个月当牙床吸收稳定后重新镶牙。甚至有时在拔牙之前就取好模型,制作假牙,拔牙后2小时就可以戴上临时假牙了。 牙周炎患者部分牙齿拔除,剩余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如果等到3个月后镶牙,剩余的牙齿可能已经不堪重负,又需要拔牙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尽快使患者的咬合力分散、平衡,减轻剩余牙齿的压力,建议拔牙一周后镶临时牙,保护余留牙齿,半年后重新镶牙。 “永久”修复:一般指拔牙后3个月,牙床变化较为稳定时进行镶牙。但是所谓“永久”并不是指使用一辈子不会坏,而是相对而言使用时间比较长久。而且一般不主张一付假牙使用几十年,因为人的牙床在缓慢地变化,而假牙不会变化,所以若干年后假牙与牙床必定不再合适,必要时建议重新镶牙。 临时假牙和“永久”假牙在材料、工艺、费用上是基本相同的,而不是一般想象中的“临时”即意味着简易、粗糙、廉价。因为所谓临时假牙只是使用时间较短,而在这段时间中其发挥的对剩余牙齿的保护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材料、工艺和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一味追求简易廉价,对剩余牙齿的保护将有害无益。 假牙的种类真不少 假牙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 (1)全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牙套”。当单个牙齿有大部分缺损,简单补牙已经不能奏效的时候,就需要全冠来修复。当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即“抽牙神经治疗”)以后,牙体组织容易脆裂,这时也需要做“牙套”把牙齿保护起来。 做“牙套”有多种材料,有金属,有烤瓷,还有全瓷。金属全冠包括普通非贵金属和贵金属,普通非贵金属由于硬度过高,对某些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原因,已经应用越来越少。贵金属全冠主要指金合金,由于软硬适中,刺激性小,做“牙套”时磨除牙体组织较少,应用较多,主要用在后牙。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烤瓷冠,就是人们常讲的“烤瓷牙”,它有一层金属内胆,外包一层面瓷,由于色泽与真牙接近,受到人们欢迎。烤瓷牙的金属内胆也分为非贵金属和贵金属,非贵金属硬度较高,对牙龈和粘膜产生刺激性的机率可能稍高;贵金属一般指金合金,有一定“韧性”,相对降低了烤瓷牙崩瓷损坏的机率,对牙龈粘膜的刺激性小,并且金色温暖的色泽印衬使表层瓷面的色泽更加美观。全瓷冠有一层瓷质内胆,外包一层面瓷,色泽通透、逼真,是前牙美容修复的首选,随着切割陶瓷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瓷牙的强度已经能够满足后牙区的假牙修复。其不足是需要磨除的牙体组织略多。 (2)固定假牙:又称固定桥,对于一个或少数连在一起的缺牙,可以利用缺牙两端的健康牙作为基牙(少数情况可利用一端基牙),在其上做“牙套”,并且与中间的假牙连接成一个整体,粘结在基牙上,形成一付固定桥,两端的基牙就是“桥墩”,中间的假牙是桥体。这种假牙是固定在口腔中的,不需要摘戴,与真牙比较接近,使用方便。由于没有托板和“钩子”,所以异物感少,比较舒适,固定假牙一般都用烤瓷牙或全瓷牙,比较美观,患者容易接受。但是固定假牙对基牙的要求较高,需要基牙足够健康,能够负担得起额外的压力而不至于受伤,另外相对活动假牙而言,固定假牙的费用稍高。 (3)活动假牙:顾名思义是指患者可以自己戴上取下的假牙。活动假牙由托板、卡环(钩子)和人工牙等组成。早期的活动假牙多数是塑料托板和钢丝冷弯卡环,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卡环弹性好,但是对剩余牙齿容易造成不良的受力影响。如今的活动假牙多数将金属托板、卡环、支托和连接体等部件通过金属整体铸造工艺来制作完成,设计形式丰富,受力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对剩余牙齿的保护,如果使用钛金属,假牙会更轻巧,患者比较容易适应,价格也会略高。临床上还有一种没有金属卡环(钩子)的活动假牙,称为“隐形义齿”,最大优点是使用弹性塑料,不用金属卡环,基托颜色与口腔粘膜相近,比较美观。一般在少数前牙缺失时使用,具体情况应听取医生的建议。 (4)全口假牙:即修复全口缺失牙的活动义齿,由托板和人工牙组成。早期的全口假牙一般是塑料托板加瓷牙,如今的全口假牙多数是高强度树脂托板或者金属铸造托板,金属托板的好处是能够传导温度感觉,托板较薄,如果用钛金属,份量会更轻;人工牙如今一般使用各种高强度树脂牙,瓷牙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缺陷,已经很少使用。 (5)种植牙:是在颌骨中缺失牙齿的位置“种”入一个“人工牙根”,然后在人工牙根上做全瓷牙冠,恢复出一个完整的人工牙齿,其功能与外观与真牙相似。“人工牙根”是纯钛金属制成的种植钉,通过小手术植入牙槽骨,并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种植牙应用于临床在国外有40余年历史,进入我国也有近20年,特别在近10年得到飞速发展,材料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功率高,适应人群越来越广,其突出的优点是对周围其它牙齿几乎没有影响,美观舒适,代表了未来缺牙修复的发展方向,目前唯一的障碍是价格偏高。 镶活动假牙好还是镶固定假牙好? 活动假牙适用范围广,从缺失一颗牙到全部牙缺失均可采用,镶牙时磨牙较少,假牙取出清洁比较方便,损坏后相对容易修理。但是戴用时有一些异物感,没有固定假牙感觉“舒服”,吃饭时会有食物嵌塞,每日摘戴较麻烦。固定假牙没有托板,没有“钩子”,体积小,靠粘结剂固定在缺牙区隔壁的牙齿上,异物感少,无需摘戴比较方便。但是镶牙时磨牙较多,有时还需要“抽牙神经”,假牙一旦损坏难以修理。 随着口腔材料和口腔工艺的飞速发展,固定假牙和活动假牙都已今非昔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固定假牙现在有非贵金属烤瓷牙、贵金属烤瓷牙、全瓷牙,色泽做得越来越逼真,材料的刺激性越来越小。活动假牙也早已不再是以前的塑料加钢丝,而是采用了金属整体铸造工艺,材料有鈷铬合金、纯钛、维他灵钢(鈷铬合金+钼)等,托板越来越轻薄,“钩子”越来越细巧,给人的感觉越来越舒适。 固定假牙和活动假牙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镶假牙不同于去商店选购商品,可以按顾客的意愿随意挑选,而选择何种类型的假牙首先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口腔条件,其次也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从专业角度讲,对于每一位患者没有哪一种最好,只有哪一种更适合!所以当患者需要镶假牙时一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同时更应该听取专业医师的建议,在医患双方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作出恰当的选择。 近年来,种植牙技术发展很快,它相比传统的固定假牙和活动假牙有许多优势,如:没有托板和“钩子”、体积小、固定在口腔里不用摘戴、几乎不用磨牙、有的损坏后还能取出修理、使用感觉几乎与真牙差不多,它的不足是需要做一个小手术,对患者的全身健康状态有一些要求,同时目前的费用还相对较高。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种植牙的成功率不断提高,现在至少在90%以上;适应症不断扩大,以前不能做的如今很多都能做;年龄要求也不断放宽,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要身体状况许可也能做种植牙,所以种植牙也为缺牙患者镶牙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烤瓷牙是否有毒性?对身体是否有害? 烤瓷牙分为非贵金属烤瓷牙和贵金属烤瓷牙。贵金属烤瓷牙有金合金内胆,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好。非贵金属烤瓷牙的金属内胆有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目前临床使用钴铬合金为主。有时非贵金属离子会在牙龈边缘沉积,形成一条难看的深色颈线。为使合金的性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在钴铬合金中含有微量的铍元素与镍元素,多量的铍可能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大量接触镍的某些职业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在正规大医院和大型加工所制作烤瓷牙的金属材料几乎全部由欧美专业公司生产,并经过了大量的毒理试验和动物实验,都经过美国、欧盟和中国的药品管理权威部门的安全认证,证明这些材料是在人体安全使用范围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与镶烤瓷牙直接相关的病例报道。 “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物都会对肝脏带来负担,患者恐怕不会因为担心药物的毒性而放弃用药,关键是要看这些不良的因素是否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为了进一步减少人们对铍元素和镍元素的不良心理感受,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含铍元素的钴铬合金以及不含铍且不含镍的钴铬合金,还有钛合金烤瓷牙,人们在镶配烤瓷牙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拔残根可以镶假牙吗? 有不少患者要求镶牙时口腔中常常还留有残根,舍不得拔除,要求医生设法保留。事实上,残根能否保留,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通过X线片看牙根在牙槽骨内的长度、牙根尖和牙根周围骨组织的健康状况以及牙根本身有无折裂等病变,同时还要看牙根面的龋坏情况和根面周围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综合判断牙根的保留价值。如果保留价值不大,则建议拔除;如果可以保留,则首先要将牙根做根管治疗(抽牙神经治疗),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在牙根上做不同的修复体,如:有的是做根桩和牙冠修复,有的是根桩和磁性修复体,有的是做根面帽等等。总之,必须经过完善的治疗和相应的修复,才有可能保留牙根,然后进行假牙修复。 哪些人群适合做种植牙 最适合做种植牙修复治疗的人群: 1.全口缺牙并且牙槽骨严重吸收,常规的全口义齿无法达到稳定固位者 2.各种原因颌骨切除后,常规修复难以实施者 3.咀嚼系统肌肉协调功能障碍(如帕金森氏征),或咀嚼系统行为异常(如下颌过度活动)致使不能戴用活动义齿者。 4.戴用易发生黏膜压痛、溃疡,反复修改不能解决。 5.特殊职业,前牙缺失只能做固定修复而基牙条件不足者 6.从心理上完全拒绝活动假牙但是做固定假牙口腔条件不足。 优先考虑种植义齿治疗的病例 1.希望做固定义齿,但现有余牙条件不足(如游离端缺失、过长缺牙间隙、无牙颌等) 2.少数缺牙,但不愿接受大量磨除牙体者 3.希望做固定义齿,但属龋病高危病例,现有余牙预后较差者。 哪些人不宜做种植牙 绝对禁忌症 1.外科禁忌症:因全身状况不宜施行任何外科手术,如近期有心梗发作、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恶病质营养健康状况低下等。 2.精神疾病患者、严重心理障碍者、情绪极不稳定者、智力障碍者、过度嗜烟、酒者及吸毒者。 相对禁忌症:一些疾患需待治愈或有效控制后才可实施 1.急性炎症感染期,如流感、气管炎、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在病变为治愈前不宜种植。 2.服用抗肿瘤化疗、抗凝血制剂、皮质类激素等药物期间。 3.慢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不适合接受种植手术的时期: 怀孕期妇女、颌骨发育未完成的青少年(女<15岁,男<18岁= 口腔颌面局部禁忌因素 1.缺牙区域骨组织1年内接受过放射治疗。 2.各种原因张口受限,手术操作明显障碍者。 3.准备种牙的区域口腔黏膜有病变如急性炎症、白斑、红斑、扁平苔藓。 4.夜磨牙、紧咬牙等不良习惯不能有效控制,种植体受创伤性负荷风险很大。 5.上下颌骨的水平位置关系异常或垂直位置关系异常导致修复困难。 6.颌骨骨量不足,但因各种原因不能通过植骨手术增加骨量。 除此之外,吸烟对于种植牙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一般要求种植牙患者应予戒烟。 种植牙的修复步骤 目前种植牙有多种系统,主要分为种植体“外露型”与“埋伏型”两大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常规种植一般分为3~4个修复步骤。 第1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健康状况,并做全身和口腔检查,如:拍口腔全景X片(必要时需要做颌面部CT)、测血压、查血常规等,以了解缺牙区的骨质和骨量,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种植手术,然后制订相关的治疗方案。 第2步:方案既定,即在专门的小手术室,在局麻下,用专用种植机在牙槽骨上制备适合大小、深度的孔洞,然后将相应尺寸的人工种植体植入缺牙部位的牙槽骨内,覆盖根面帽,缝合牙龈。如使用“埋伏型”种植系统,则将种植体根帽封闭在牙龈粘膜以下,表面看不见;而使用“外露型”种植系统则将种植体根帽暴露在牙龈平面以上,表面可见。 第3步:4~6月后,“外露型”系统可以安装基台,取模型,制作全瓷牙冠,10天后,种植假牙就完成了。 “埋伏型”系统则需要局麻下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使牙龈软组织成形。 第4步:2~3周后,将永久基台替换愈合基台,取模型,制作全瓷牙冠,10天后,种植假牙完成。 “埋伏型”种植体系统与“外露型”系统各有所长,“埋伏型”历史较悠久,安全性更高;“外露型”手术周期稍短,手术相对比较简便。目前,两类系统均有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基本没有明显差异,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作出选择。
程竑 2017-05-05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肾病,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 · 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的、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明显的提高生存率,对于CKD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以及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当CKD患者进展至5期时,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可工作压力增大,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更是严重,这也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肾病。患了肾病不仅给生活增加了负担,同时也带来了烦恼。专家讲解说,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下面就来看看吧: 1、血液流变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证明,肾病患者有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加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导致肾细胞缺血或坏死的重要原因。 2、感染 感染是肾病的诱因之一,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都会引发肾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肾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3、恶劣的环境 恶劣的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会造成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降低。 4、劳免疫力下降 累过度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下去会引发肾病。 5、憋尿 长期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肾脏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肾病甚至尿毒症。 上述这些是常见的导致肾病的原因,您现在应该清楚了吧,为了能够使肾病的病情得到及时的好转或是康复,患者不但要及时的进行合理正规的治疗,还需要在治疗之后进行正规的护理,这样治疗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张冉 2017-03-18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