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牙周疾病,不仅影响着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面对牙周炎,很多患者常常寄希望于自愈,不过牙周炎能否真正自愈?本文将深入探讨牙周炎自愈的误区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口腔问题。 一、牙周炎自愈的误区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许多患者认为,牙周炎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或简单的口腔清洁实现自愈,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存在很大的误区。 牙周炎的自愈几乎是不可能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这些因素并不会因为简单的口腔清洁而自行消失。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治疗,牙菌斑和牙结石会不断堆积,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不断加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二、科学治疗牙周炎的途径 虽然牙周炎不能自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恢复口腔健康。以下是治疗牙周炎的几种主要途径: 1、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来控制牙周炎的炎症。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专业的牙周治疗。 2、牙周刮治: 牙周刮治是牙周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龈上刮治和龈下刮治,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牙周翻瓣手术,可以翻开牙龈暴露出牙根和牙槽骨,对牙龈进行清洁和修复。 4、保持口腔卫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定期使用漱口水,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降低牙周炎的发生风险。 5、饮食调整: 饮食对牙周炎的治疗也有重要影响。摄入富含维生素C、D和钙的食物,有助于增强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同时,避免高糖、高酸性食物,以降低牙菌斑的产生。 三、牙周炎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除了科学的治疗方法外,牙周炎的预防与自我管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定期口腔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周炎等口腔问题。 2、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会影响口腔组织的健康,增加牙周炎的风险。戒烟限酒对改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使用专业口腔清洁工具: 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确保有效的口腔清洁。 4、注意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均衡的饮食。 综上所述,牙周炎不能自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预防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恢复口腔健康。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牙周炎,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章宁波 2025-02-08阅读量807
病请描述: 牙周病,作为口腔健康领域的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疾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不少数人的生活质量。它不仅影响口腔美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症。因此,关于牙周病能否根治的问题,一直是患者和口腔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下面将深入探讨牙周病的本质、治疗方法以及实现“根治”的可能性。 一、牙周病的本质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类型,其核心问题在于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受到牙菌斑中细菌及其产物的长期刺激,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牙龈炎是牙周炎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而牙周炎则更为严重,涉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二、治疗牙周病的方法 1、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洁治(洗牙)、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旨在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细菌对牙周组织的侵害。 2、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会开具抗生素或局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3、牙周手术治疗: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翻瓣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牙周手术,以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 4、维护治疗:治疗后的长期维护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洁牙、复查,以及个人日常口腔卫生的持续管理。 三、“根治”牙周病的可能性 “根治”一词在医学领域往往意味着完全消除病因,永不复发。然而,就牙周病而言,由于其发病与口腔微生物环境、个人口腔卫生习惯、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要实现彻底的“根治”并不现实。但通过上述的综合治疗措施,特别是良好的日常维护,可以极大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达到临床上的“治愈”状态,即症状消失,牙周组织保持稳定。 四、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预防永远是优于治疗的最佳选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至少两次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都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手段。
章宁波 2025-01-09阅读量1436
病请描述: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病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和牙槽骨损失,严重影响口腔健康。针对牙周病,可以采取以下五种主要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口腔卫生维护 牙周病的最基本治疗是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这包括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以及使用漱口水。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彻底清洁牙齿和牙龈。此外,饭后要及时漱口,减少细菌滋生。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恶化。 二、非手术治疗:深层洁治与药物治疗 当牙周病症状出现时,需要进行深层洁治。这通常由牙医进行,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龈上洁治术通过超声波洗牙机或手工器械去除牙龈上方的牙菌斑、牙结石和色素;龈下刮治术则使用专门的刮治器械,精细地刮除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病变牙骨质。这一治疗过程有助于改善牙周袋内的炎症环境,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 在深层洁治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和口腔消毒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和疼痛,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三、中医治疗:针灸与中药 中医治疗牙周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牙周病的症状。此外,一些中药也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牙周病。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四、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与引导组织再生术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牙周病,如牙周袋深度较深、牙槽骨吸收严重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翻开牙龈的黏骨膜瓣,在直观下刮治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然后复位、缝合牙龈。这一手术有助于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引导组织再生术则是通过放置一个物理屏障来选择性地分隔不同的牙周组织,诱导具有牙周组织再生潜力的牙周膜细胞冠向移动并生长分化,实现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这一手术方法适用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有助于恢复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五、生活习惯调整:戒烟限酒与合理饮食 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于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非常重要。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牙周病的发生和恶化。在治疗期间,饮食应合理搭配,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并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章宁波 2024-12-25阅读量1274
病请描述: 牙周病,这一常见的口腔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潜在的严重后果,常常让人心生忧虑。许多患者不禁要问:牙周病会伴随一生吗?本文将深入探讨牙周病的本质、发展进程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口腔健康挑战。 一、牙周病的本质与类型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牙龈炎会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波及深层牙周组织,如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二、牙周病的发展进程 牙周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速度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相对缓慢,从牙龈炎发展到重度牙周炎,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然而,侵袭性牙周炎则进展迅速,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三、牙周病能否伴随一生? 牙周病并非必然伴随一生。其发展和转归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遗传背景、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全身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牙周病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逆转的。 1、早期治疗:对于牙龈炎和轻度牙周炎,通过洗牙、牙周刮治等基础治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发展。 2、定期维护: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以维持口腔健康状态。 3、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戒烟限酒,减少牙周病的风险因素。 四、牙周病的预防之道 预防牙周病,关键在于日常的口腔卫生维护和定期的口腔检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1、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三分钟。 2、使用牙线:牙线可以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卫生的重要工具。 3、定期洁牙: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洁牙治疗,去除龈上和龈下的牙结石。 4、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问题。
李会彬 2024-11-18阅读量1879
病请描述: 牙周病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它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全身性疾病。因此,预防牙周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有效的牙周病预防方法,帮助大家全面呵护口腔健康。 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正确刷牙: 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3分钟。推荐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对牙龈造成刺激。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使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上下轻轻刷动,不要用力过猛。 刷牙时要确保每个牙齿的每个面都得到清洁,包括咬合面和牙缝。 2、使用牙线: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使用牙线时,要轻轻地将牙线放入牙缝中,做前后移动,避免拉锯式移动,以免损伤牙体组织。 3、漱口水: 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可以辅助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 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洁治 1、口腔检查: 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病及其他口腔问题。 2、洗牙: 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洗牙,可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洗牙应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三、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1、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C、D和钙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有助于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尽量减少含糖食品的摄入,避免抽烟和过量饮酒,这些都会增加牙周病的风险。 2、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款牙膏,建议根据季节和身体情况的变化交替使用不同的牙膏。 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四、其他预防措施 牙龈按摩: 经常做牙龈按摩可以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保持其牢固,有助于预防牙周病。 叩齿运动: 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进行叩齿运动,有助于增强牙齿的坚固度。 避免刺激: 避免吃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牙龈,引发牙周病。 五、误区纠正 1、牙周病无法治愈: 虽然牙周病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牙齿松动、脱落。 2、不痛就不用担心牙周病: 很多牙周病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牙齿可能会出现松动、脱落等问题。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李会彬 2024-11-18阅读量1390
病请描述: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不仅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严重时还会导致牙齿脱落。牙齿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本文将详细介绍牙周病导致牙齿脱落的原因、症状、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问题。 一、牙周病导致牙齿脱落的原因 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它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时,会滋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会释放毒素,刺激牙龈和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扩散到牙周袋深处,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支持牙齿的力量减弱,最终引发牙齿脱落。 二、牙周病牙齿脱落的症状 牙周病牙齿脱落的过程通常是逐渐发生的,不易被患者察觉。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和咀嚼困难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和脱落等症状。脱落的牙齿可能伴有疼痛,且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三、预防牙周病牙齿脱落的方法 1、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确保彻底清洁每颗牙齿的所有表面。同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之间的狭小空隙,防止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 2、定期洗牙:接受定期的专业洗牙,通常每六个月一次。洗牙可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保持牙龈健康。 3、饮食健康:避免高糖食物和饮料,因为糖分会导致蛀牙。同时,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4、及时治疗口腔问题:如果有牙龈疾病、蛀牙或其他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问题恶化。 四、治疗牙周病牙齿脱落的措施 1、基础治疗:包括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以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的发展。 2、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药物和抗生素,以减少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翻瓣术、植骨术等手术治疗,以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 4、牙齿修复:对于已经脱落的牙齿,可以通过活动修复、固定修复和种植修复等方法进行修复,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温馨提醒:牙周病是导致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健康,定期刷牙、洗牙,保持饮食健康,及时治疗口腔问题。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牙齿脱落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脱落的牙齿,应及时进行修复,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李会彬 2024-11-13阅读量1534
病请描述: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影响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病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严重后果。本文将探讨牙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一般治疗与预防措施 牙周病的治疗首先要从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做起。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使用牙线和漱口水进行彻底清洁,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饭后及时漱口,也有助于减轻细菌的进入。 二、饮食调整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病情。应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口腔健康。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牙周袋内放置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缓释凝胶,可以杀灭或抑制牙周致病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控制炎症扩散。但需注意,全身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四、手术治疗 对于牙周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1、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通过专用工具深入到龈下进行彻底清洁,刮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和菌斑,同时磨去牙根表面的病变组织,防止其继续破坏牙周组织。 2、牙周翻瓣术:翻开牙龈组织,直视下彻底清除牙结石和菌斑,并修整牙槽骨形态。此方法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炎症较重的患者。 3、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材料覆盖在牙周缺损处,引导牙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4、植骨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植骨术,以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为牙齿提供稳固的支持。 5、牙周夹板固定:对于松动的牙齿,可采用牙周夹板进行固定,以恢复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五、激光治疗与中医治疗 激光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直接作用于受损区域,去除异常组织或促进愈合过程。该技术具有凝固止血、杀菌消毒等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传统手术方式的替代选择。 中医治疗牙周病也有一定疗效,如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症状。但需注意,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六、定期复查与口腔卫生维护 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牙周组织的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牙周维护治疗,预防牙周病的复发。 温馨提醒:牙周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消除病因、控制炎症、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和功能。通过一般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激光治疗与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愈牙周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回访复查,以维护口腔健康。
李会彬 2024-11-08阅读量1434
病请描述: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极其严重和危险的,也是糖友所必须要警惕和预防的,做好以下几件事就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一次糖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公认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三个月血糖的总水平。所以糖尿病人每三个月应该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专家目前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对总体的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是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6.5%以下,但对不同的人群又有不同的选择。 对于比较年轻而且低血糖风险小的糖友可以控制在6.0%;对于那些年龄大、病程长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来说,可适当放宽,建议在7.0%~7.5%。 2、糖尿病患者要坚决戒烟 对吸烟的糖友必须把戒烟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组成部分。吸烟能显著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加速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 3、糖尿病患者体重不要超标 糖尿病人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肥胖也可加重任何原因引致死亡的危险性,在2型糖尿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中以肥胖最为重要,轻中度肥胖可通过自我改善生活方式进行减肥;有相关疾病的中度肥胖应在肥胖专病门诊接受治疗;重度肥胖患者应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总之,对肥胖型糖尿患者而言,减肥才能降糖、降压。 4、糖尿病患者血糖要维持稳定 糖尿病最主要的治疗目标之一就是控制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mmol/L。 孕妇血糖控制的要求要更加严格一些,而老年糖友或者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则要控制得宽松一些。 5、糖尿病患者要血压持久控制 积极控制血压,对糖友来说极为重要,除显著减少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外,也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进程,改善预后,有证据表明,糖尿病友通过降血压得到的好处是降血糖的2倍。 因此,早期严格降压达标,比单纯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意义更大。糖友的血压控制标准应该在130/80mmHg以下。 6、糖尿病患者要处理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生理剂量胰岛素降糖能力的降低,如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将对血管产生损伤,促使胰岛功能恶化。 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腰围增粗(腰围男性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大于等于85厘米)。 处理方法为减肥、运动及控制饮食,必要时用胰岛素增敏药物。如果糖友用了比较足量的胰岛素,同时联合上一些药物,但是血糖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标准,这时就要考虑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了。 7、糖尿病患者纠正血脂紊乱 一般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20%~40%,而糖友合并高脂血症约占60%。 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糖友应该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有冠心病的在1.8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应保持在1.0mmol/L以上,女性保持在1.1mmol/L以上。 8、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建议检查时间:每6个月检查一次。 2)糖尿病肾病 约30%-40%的1型糖尿病,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尿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建议检查时间:每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3)心脏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建议检查时间:每3-6个月检查一次。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建议检查时间: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5)周围血管病变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建议检查时间: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6)口腔检查 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建议检查时间: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7)尿常规 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另外,还能较早地发现糖尿病肾病。建议检查时间:每3-6个月检查一次。 8)血压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每天测量一次血压,有条件的最好每天进行多次测量;血压正常的糖友最好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9)血脂 糖尿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通过血脂检查,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脂药物。建议检查时间:每3-6个月检查一次 10)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能了解糖友是否肥胖或肥胖的程度,不但可作为糖友每日总热量摄入多少的参考,而且能指导糖友选用降糖药。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如果平时不及时治疗和控制血糖,不做相关检查,等不舒服了才去医院,可能已经血糖失控,有了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比较漫长了,而且有些并发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逆转,所以一定要平时把血糖和血脂、血压控制好,并定期进行的并发症筛查,在专科医院专业治疗。
俞一飞 2023-05-04阅读量2041
病请描述: 患者常常被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等痛苦所困扰,牙龈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种炎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口腔不清洁,常有食物残渣留在齿缝引起细菌感染,久而久之易导致牙龈炎。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牙龈炎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治疗? 一般常见的牙龈炎是慢性单纯性龈炎,引发的原因也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由于个人对其口腔卫生的忽视,饮食后口腔常有食物残渣残留,稍不注意卫生容易引发该症。 所以牙龈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是口腔卫生不良,使得牙菌斑、牙结石及软垢在龈缘附近牙面沉积,从而诱发该症。患者应该及时治疗,不然牙龈炎或许会逐渐发展为牙周炎,最终将导致患者牙齿松动,更严重的是牙齿脱落丧失。 我们平时应该多多注意自身口腔卫生,及时清除牙垢,减少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一方面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远离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另一方面做好牙护理工作,如牙龈按摩,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细嚼慢咽,正确刷牙等。同时应当定期做门诊口腔检查,这样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及时了解自身牙龈的变化。患者也应该实时注意自身病情,及时复诊,以免病情加重。 所以说,牙龈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最主要的就是口腔不清洁,细菌感染,牙垢沉积,这是种常见的病症,需要我们关注自身的口腔卫生,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后刷牙漱口,做好牙护理,平时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当然做一个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当多多听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患者也应当积极配合治疗。
章宁波 2020-08-04阅读量9662
病请描述: 牙周炎是在生活中保健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如果没有正确的治疗,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患有牙周炎疾病一定要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那么,牙周炎咋办呢?下面就看看牙周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在临床上,对于牙周炎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首先需要患者去除牙龈上的牙石,再把牙周袋内的牙石进行清除,然后在刮除牙周袋中发生病变牙骨质,在经过这些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红肿症状基本就可以消退,并且牙龈出血症状和牙周袋溢脓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牙周炎患者如果出现牙周袋症状后,患者可以对牙周袋进行药物治疗,首先是在牙周袋内放入一些药物,如碘甘油、复方碘液或是抗菌类的药物,使患者的牙周袋内保持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以达到消灭牙周袋内的各种细菌,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则需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此外,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的牙菌斑,避免牙周炎疾病的发生,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卫生习惯,在饭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刷牙嗽口,每天刷牙三次比较好,刷牙时间是在三到五分钟,同时建议牙周炎患者用含氟的牙膏,或是具有抗牙石效果的牙膏,以防止牙石牙垢的形成,进而达到预防牙周炎疾病发生的目的。 温馨提示:牙周炎的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口腔的卫生护理,勤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与水果,因为患上了牙周炎疾病后,对患者的饮食状况就会造成许多影响,所以在发现患有牙周炎疾病时一定要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不可耽误。
章宁波 2020-07-27阅读量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