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苔少 > 治疗

苔少治疗

苔少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针灸治疗失眠,为自然疗法

病请描述: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或寐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重者彻夜难寐。多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影响工作、生活、健康,长期失眠还可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抑郁、记忆力下降、抗病力低下。 失眠以情志所伤为主要病因,还可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虚多实少。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虚证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宁。治疗以补虚泻实,调和脏腑阴阳,安神定志。  天天要面临睡眠,且饮食、情志、环境、劳逸失调等均可影响睡眠,治疗过程多是曲线前进,即在治疗好转的过程中,也会有后退的时候,应消除顾虑,坚持治疗,同时纠正饮食生活、情志等不良习惯。从近几年一些失眠医案统计:治疗一般需2~3个疗程,但由于每个人的病情轻重、患病时间长短、体质、环境、配合等因素不同,疗程长短不一,也有1个疗程就恢复的,有的需更长时间,有的需要针灸、中药结合治疗。    《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8.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失眠是威胁我们健康的敌人,一旦它缠身,那真是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用抗抑郁等安眠类西药治疗,暂时有一定的效果,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大,损伤肝肾、降低白细胞,疗效不佳,且易形成药物依赖性,一旦中断药物,失眠反反复复,甚至加重,以致缠绵难愈。针灸治疗失眠为自然疗法,安全、疗效肯定,标本同治,且无毒副作用,通过恢复大脑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现已在世界各地临床广泛使用,疗效较为肯定。 失眠医案 夏女士,70多岁。从2014年开始,患有咽炎、慢性鼻窦炎、咳嗽、胃炎、呃逆、腰背腿痛等病症,经常在我门诊针灸、中药调理,许多病症均改善或消失。  2017年11月11日,因入睡困难、时寐时醒2月余来看诊,曾服中成药、西药效果不理想。伴有多梦、焦虑,头晕,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针刺、艾灸、拔罐结合治疗。主穴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足三里。隔日治疗,约每周针灸3次,10次为1个疗程。针灸1个疗程后,睡眠稍有改善,较前易入睡;针灸2个疗程后,入睡尚可,睡眠深度易改善,眠中很少醒来,偶有醒来,很快再入睡;治疗约3个疗程,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亦消失。 *国兰琴 每周门诊时间~最新 每周二晚上、周六上午,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每周三下午、周六下午,君和堂~徐汇馆; 每周二上午、周四晚上,沁申堂中医门诊。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凌兆路口)。 君和堂~徐汇馆, 地址:徐汇区凯旋路3580号2楼,近中山西路凯旋路路口,(毗邻华苑大厦)。 沁申堂中医门诊,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幸福路42号。

国兰琴 2025-03-03阅读量9039

中医药治疗LARS综合征

病请描述:患者鲁某,男,72岁,因“结肠癌术后一年余”就诊,2023年11月于中山医院行胃肠镜并摘除息肉,2024年5月行胃肠镜检未见明显异常。2024.4.14大便次数多每日7~8次,量少,大便成形,便后仍有便意。胃纳可,夜寐可。晨起有少量痰,色稍黄,质黏,2024.3.07检查发现肺部结节,空腹血糖7.3,尿糖++,尿潜血+,尿酸192.2。舌边红,苔薄白。2024.6.02餐后胃胀,大便每日4~5次,较前相比大便次数减少。血糖偏高,有颈动脉板块,目前口服口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舌苔白腻。2024.8.25胃胀好转,乏力好转,血糖正常,舌红,苔薄。2024.10.27大便每日3~4次,较前好转,两侧脉濡滑有力,舌苔中后部腻。2025.1.05复查未见异常,CA724下降。刻下:大便一日2次,大便稠,胃胀不适。苔腻。处方: 夏枯草30g;皂角刺15g;阳春砂(后下)15g;制香附9g;桑叶30g;浙贝母9g;蒲公英15g; 桔梗9g;陈皮9g;黄芪15g;升麻6g;北柴胡6g;当归9g;人参6g;藿香30g;桂枝9g; 山楂30g;丹参15g;鸡内金20g 案语: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anteriorresectionsyndrome,LARS)是指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紊乱,临床上表现为便频、便急、肛门不自觉漏液漏便、气便失禁、排便困难等症状。LARS在直肠癌术后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病率显著上升。 LARS在中医学中并无特定病名,但结合相关症状可归属于“泄泻”范畴。泄泻主要是由感受外邪、饮食伤身、情志失调、劳倦伤脾、禀赋不足,久病年老等引起。泄泻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由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肠道清浊不分,传化失司所致。治疗上以运脾化湿为主要治则,佐以分利。 方中黄芪入脾经,为补脾益气之要药,善能升阳举陷,重用之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人参归脾、肺经,有气血双补之功,与黄芪共奏补气健脾之功;当归为补血之圣药,且“血为气之宅”,与黄芪、人参配伍共奏补气生血之功;丹参活血祛瘀,与当归合用补而不滞;升麻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取小剂量升发阳气,与柴胡共用共奏升举阳气之功;阳春砂化湿开胃、温脾止泻;桂枝温化阳气,化湿利水,与阳春砂共奏温脾止泻之功;制香附、陈皮辛香走窜、走而不守,且能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藿香化湿醒脾;山楂、炒鸡内金健运脾胃;桑叶、浙贝母清肺润燥;桔梗宣肺利咽;夏枯草、皂角刺、蒲公英对于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全方共奏升阳止泻、燥湿健脾之功。

付晓伶 2025-01-21阅读量1219

失眠的六经辩证

病请描述:1从太阳辨治 太阳病病因为外感风寒,病机为营卫失调。因“壮者之气血盛……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灵枢·营卫生会》)。故营卫失调是失眠产生的重要条件。营卫失调可因外感风寒而引起,亦可由情志失调,起居失常,脏腑功能异常而引起,故失眠证若具备营卫失调的病机可从太阳病论治。 (一)卫强营弱致失眠营为阴,卫为阳,二者互根互用。“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相偕而行。太阳病卫强营弱是因脾胃虚弱,卫气不固,营阴失守。其表虚乃因胃中津气不足,影响膀胱气化,敷布于体表的卫气因之不足。“卫强”乃是与营阴相对而言。卫气虚浮,卫不入营,营阴虚弱,营卫失常,故致失眠。症见失眠困倦,胃纳较差,或易怕冷,自汗或盗汗,舌淡胖苔薄白,脉缓。 治以调和营卫,健胃安神。方宜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法半夏、菖蒲。若兼肾阳不足,卫气虚浮,冷汗较多,脉缓弱者。治疗以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汤合四逆汤调和营卫、温肾摄阳。若为卫阳受伤,心阳浮越而不得眠,心中悸动不安者。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益卫敛神。 (二)膀胱蓄水致失眠膀胱为太阳之府。“统营卫而主表”。若胃气虚弱,可影响到膀胱正常气化。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失常,水气内停,敷布失常,小便不利是其常见之症。水气停于膀胱,影响膀胱之气敷布营卫之功能,营卫失调,从而影响睡眠。此外,水气停聚,津不上承,上焦虚燥,燥热内生,扰乱心胸。因此虚燥为水气内停所成,故渴欲饮水,加重水气停聚,越饮越渴,甚则水入则吐。膀胱水停而致失眠的症见:心烦失眠,小便不利或短赤,口渴欲饮,饮不能解,或有发热怕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浮数。    治宜五苓散。方中猪苓、泽泻通利小便以利停水,茯苓、白术健脾胃以燥湿,茯苓还可安神,桂枝通阳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散营卫。 2从阳明辨治阳明之府为胃、大小肠,以胃为主。《伤寒论》阳明病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太阳病误治,损伤津液,表邪化热入里。 一是阳明本身感受外邪使胃肠的功能失去正常,其病机是“津伤胃燥,阳热偏盛”。《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胃中津液损伤,阳气失去制约而亢胜,阳亢之气可上扰胸膈而致失眠。或热聚于胃,胃失和降而致失眠。或热与肠中糟粕相结,秽热上扰心神而致失眠。 (一)热扰胸膈致失眠阳明病热扰胸膈, 为下之过早,胃虚不化,邪热内陷胸膈。亦可由原先存在的热聚胸膈未经误下成。见“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苔者”。治用栀子豉汤清热解郁除烦。方中栀子清热解郁,又可通利小便,引热而出,淡豆豉宣胃以散浮热。两药相合以清热除烦,宣通胃气,运用时增竹叶、甘草、麦冬等。《伤寒论》太阳病篇亦有栀子豉汤证,为发汗吐下之后损伤胃气,邪热内陷而成。虽与阳明之栀子豉汤证发病原因不同, 但病机和临床表现相同,故均可用栀子豉汤进行治疗。 (二) 胃热失降致失眠若阳明病胃中阳热偏盛,津液损伤严重,邪热不能透发于外,内结于胃,形成津伤胃热,胃失和降,胃中邪热壅盛,影响胃气的正常通降。“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阳明胃府失降,胃中火热上扰心胸而致失眠。《伤寒论》第207条云:“阳明病, 不吐不下, 心烦者, 可与调胃承气汤。”症见:心烦失眠,上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舌红苔燥微黄,脉数。治宜调胃承气汤润燥通便以除胃中邪热。胃热除,上焦火热自降,失眠可愈。 (三)邪热结肠致失眠若阳明津液进一步损伤,邪热进一步亢盛与肠中粪便相结, 邪热深伏, 津液缺少,胃肠气机壅滞不通,秽热上扰心神。故见烦躁不眠,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身热不扬,手足微有汗出,舌红苔厚黄燥,脉象滑数或沉迟有力。轻者用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汤以清热通便。如《伤寒论》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气汤”。以除肠中秽热,不治失眠而眠自愈,为“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 3从少阳辨治少阳为枢,其府为胆和三焦,以胆为主。胆为甲木,具生发疏泄之性,散布相火以温暖周身,可条达一身气机。三焦为枢机之府,通行元气和津液。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影响到少阳转枢, 形成胆气郁结和三焦失枢病理转机,导致失眠。(一) 胆郁化火致失眠若太阳病误治失治,损伤胃气,三焦失枢,或外感邪气直接侵犯少阳,均可导致胆气郁结化火,扰乱心神,致心神不宁而失眠。若为胃虚胆郁者,可见心烦失眠,嘿嘿不欲饮食,喜呕,胸胁胀满,或见往来寒热,太阳穴部位疼痛等症,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细。治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若兼有营卫不和者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 调和营卫。若胃不虚而胆郁者,症见心烦失眠,伴口苦、咽干、目眩,耳部胀满不适或听力下降,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黄芩汤加柴胡以清泻胆热而宁神。若少阳枢机不利,痰热内扰而致失眠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二)三焦失枢致失眠少阳三焦失枢, 多由脾胃虚弱,通降失常,而致三焦枢机不利。三焦失枢,气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阳气内郁化火扰神,故见不寐。如《伤寒论》第147 条所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因阳热内郁于上焦,故见心烦失眠。中虚水停,故见胸胁部胀满结硬,小便不利,口渴。水热郁蒸而见头汗出。正邪交争故见往来寒热。舌尖红苔白水滑, 脉弦。治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加法夏、菖蒲以和解少阳,温脾散饮,安神定志。 4从太阴辨治脾属太阴之脏,《伤寒论》太阴病的病机是脾阳虚衰,运化失常,寒湿停聚。太阴病所导致的失眠主要为寒湿停聚于中焦, 影响人体气机升降, 土虚肝郁, 心神失养, 导致阴阳气血运行失调从而导致失眠。症见心悸失眠,腹部胀满不适或疼痛,按之则减,纳差或伴呕吐,大便溏薄,或泄泻,舌淡胖嫩,苔白水滑,脉沉弱或缓。治宜理中汤加菖蒲、远志、茯苓温脾安神。5从少阴辨治心肾为少阴之脏、水火之宅,心主血脉而藏神,肾主水而藏精化气,精神相合,水火即济则阴阳平和而寤寐有常。《伤寒论》少阴病为心肾受伤而阴阳气血精神俱衰,往往会导致睡眠的失常。(一)阴虚阳亢致失眠少阴病心肾阴阳气血皆不足,心肾阳虚是少阴病重点内容,而阴虚化热者乃是少阴病之变局。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而至心火偏亢,或心血亏耗,心阴失养,益可致心火偏亢。症见心烦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小便短赤,舌红而瘦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黄连阿胶汤养阴清心火,而不眠自愈。若肾阴不足,引起膀胱气化失常,以致水热内结,阴虚有热,上焦虚燥而致失眠。症见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水气犯肺则咳,犯胃则呕;津不上承,上焦虚燥则渴,治宜猪苓汤育阴利水除烦。(二) 阳虚阴盛致失眠少阴病, 心肾阳虚, 精神失养,神机不用而致失眠。阴寒内迫虚阳,阴阳相争则心烦失眠。“阳气者,精则养神”故又见精神困倦。阴寒内盛则无热,四肢逆冷。肾阳不足,膀胱蒸腾水液乏力,故小便清长。阳气虚弱,无力鼓动气血,故脉象沉弱,可用四逆汤加肉桂温补心肾以益神机。6从厥阴辨治肝属厥阴之脏, 内寄相火。厥阴病的病机是上热、中虚、下寒,寒热错杂,虚实相因。肝失所养,相火亢盛,肝火上逆,上扰心神而致失眠。可出现心中烦热难耐,自觉一股热气上冲,口渴欲饮而不能解渴,但又不能多饮。胃气虚弱,肝失疏泄,则有饥而不欲食,胃中嘈杂不适,食后呕吐。脾肾不足,则兼有下利。本证所致失眠,证情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寒热错杂。治用乌梅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若证情较为单纯,仅有上热中虚,而无下寒之证。可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乌梅、酸枣仁治之。总结太阳辨治:卫强营弱致失眠,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膀胱蓄水致失眠,治以五苓散。阳明辨治:热扰胸膈致失眠,治以栀子豉汤,胃热失降致失眠,治以调胃承气汤;邪热结肠致失眠,治以大承气汤。少阳辨治:胆郁化火致失眠,治以小柴胡汤等。三焦失枢致失眠,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太阴辨治:寒湿停聚于中焦,治以理中汤加味。少阴辨治:肾水不足,心火偏亢,治以黄连阿胶汤;阴虚阳亢致失眠,治以猪苓汤;阳虚阴盛致失眠,治以四逆汤加味。厥阴辨治:肝失所养,相火亢盛,肝火上逆,上扰心神致失眠,治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味。

刁永恩 2024-11-04阅读量1964

十大有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病请描述:一、解郁安神颗粒       功效: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失眠、心烦、焦虑、健忘;更年期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火郁证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面色红赤、心中烦热、胸胁不眠、大便秘结。 二、乌灵胶囊       功效: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提示】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三、百乐眠胶囊       功效:疏肝清火,滋阴安神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者,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的患者,亦可用于顽固性失眠常见症状:烦躁、易怒、心悸。     【用药提示】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肝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已知有本品或组方药物肝损害个人史的患者不宜使用。应避免与其他有肝毒性的药物联合使用。 四、人参归脾丸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乏力,面黄肌瘦等。     【用药提示】本品含人参,忌与萝卜同服。不宜同时服用含藜芦、五灵脂、皂荚成分的制剂。 五、天王补心丸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用药提示】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因含朱砂,不宜过量或久服。不宜饮茶、咖啡。 六、柏子养心丸       功效:补气养血,养心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用药提示】阴虚火旺或肝阳上亢者禁用;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可过服、久服;不可与溴化物、碘化物药物同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本品应遵医嘱。 七、枣仁安神胶囊       功效:宁心除烦,调和气血适合那些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的人群,症状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紧张,容易心烦等     【用药提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如有严重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提前告知医生,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八、甜梦口服液       功效:益气补肾,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视减听衰,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心慌气短,中风后遗症。对脑功能减退,冠状血管疾患,脑血管栓塞,脱发也有一定疗效。     【用药提示】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可超量服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九、舒眠胶囊       功效:疏肝解郁、宁心安神适用于患者失眠多梦,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肋苦满或胸膈不畅,口苦目眩,舌边尖略红,苔白或微黄,脉弦。     【用药提示】注意避免精神刺激,酗酒,过度疲劳;睡前避免摄食过量,不参加导致过度兴奋的活动等。 十、参葛补肾胶囊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适用于情绪低落、多思善虑、言语动作减少、目光迟滞、健忘、食少、心悸胆怯、少寐多梦、心烦,舌质淡红或偏红、舌苔白或花剥、脉细弱。     【用药提示】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可超量服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以上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任璐露 2024-10-30阅读量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