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拒食 > 饮食

拒食饮食

拒食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4)婴幼儿、孕产妇感染新冠...

病请描述:03 儿童篇(1周岁以上)儿童篇(1周岁以上)问儿童如何居家隔离?居家环境✅建议儿童(婴幼儿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小朋友需由陪护者看护)居住在通风较好的单人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房间要保持整洁,每日房间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左右。✅如房间内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如使用中央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居家消毒✅每天应至少开展1次消毒,消毒期间注意房间通风。✅家居用品、地面等表面消毒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消毒。✅常用小件物品和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用75%酒精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对氯气或酒精过敏的患儿,可以用清水或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时患儿和家人要回避,消毒后注意通风。✅衣物要单独放置,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常规洗涤程序清洗。✅不能用水洗的衣物可在阳光下充分通风晾晒,静置15天以上后再使用。✅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时间应从煮沸和蒸汽注入开始算起)。✅家庭共用卫生间,孩子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1次。✅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感染者的生活垃圾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湿润后装入垃圾袋,垃圾袋扎口后喷洒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居家日常✅居家期间应分餐饮食,饮食上需要均衡营养,注意多饮水。✅学龄儿童与家人接触需佩戴口罩,婴幼儿很难配合戴口罩,以看护家长佩戴口罩为主。✅可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问如果儿童感染了,该如何用药?儿童感染新冠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发热儿童腋温≥38.2℃(或肛温≥38.5℃),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热剂,推荐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降低室内温度等。不建议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咳嗽咳痰仅在儿童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时积极进行祛痰治疗,即为化痰治疗。当儿童的咳嗽程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可以进行止咳治疗。当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多、咳嗽程度不严重时,可以暂缓使用止咳化痰治疗。是否需要抗生素抗菌药物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新冠病毒感染无效,仅当新冠病毒感染合并或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问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虽然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无症状及轻症,但仍需要警惕重症感染的发生。如出现以下表现,建议服用退热药并及时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重症的表现持续高热3~5天不退、病程>1周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5%。出现精神反应差、惊厥发作、持续拒食、喂养困难、嗜睡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影像学:两侧或多叶广泛浸润、胸腔积液等短期内进展迅速。问常见问答Q&A新冠感染一般多久好转?儿童属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且儿童感染新冠后潜伏期较短,可在一两天内迅速起病。大多数患儿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一部分患儿可出现轻型症状(包括发热、鼻塞、咽痛、咳嗽、肠胃炎等),以上症状通常会在1-2周内康复。新冠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儿童新冠感染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此外部分患儿可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伴有嗅觉、味觉下降,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睡眠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情绪,易激惹及冲动攻击行为等。儿童新冠感染是否有特效药?虽然目前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但是适用于在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年龄适用于12-17岁青少年(体重>40kg)和成人。考虑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以及儿童的临床用药数据缺乏, 目前并没有明确在儿童中推荐使用针对新冠病毒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一般儿童都是以轻症和普通型为主,有一定自限性,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哪些患儿容易发生重症新冠感染?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感染者可无临床症状,以轻症或无症状为主。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肺气道疾病、慢性心肾疾病、营养不良、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血液肿瘤疾病等)以及近期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或接受移植者患儿易发生重症。本期支持: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漫画支持:陈子鸣编辑:林欣END

洪岭 2025-01-14阅读量1801

14岁男孩身高定格在160c...

病请描述: 遗传身高168-178,却定格在160。杭州14岁的男孩明明因为近半年几乎没怎么长高,家长带他来到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从骨龄检查来看,骨龄已经成熟、骨骺线消失,这意味着身高已定格在160cm。” 听到医生的话,明明和父母一下懵了,按照遗传身高,他的正常身高范围是在168-178cm之间。然而,这一切并非毫无征兆! 一个错误决定,耽误孩子一生 原来,明明从小比较矮,总是坐在班级第一排。10岁时,骨龄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骨龄相对实际年龄落后了2年以上。 当时,医生建议进行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和全面检查,但父母拒绝了,认为孩子主要是胃口不好、营养不足,还听信各种偏方,如吃海参、田七等进补的食物和药材。 随着过度营养和青春期生长加速,明明身高迅速增加,本以为做出了正确选择。没想到,一个错误决定竟误了孩子一生。 常见的长高误区你中招了吗 为了帮助孩子拔高,家长们可谓是操碎了心,只要自认为好的、贵的,统统给孩子招呼上,但结果和付出却不一定成正比。 下面就来看看哪些常见的长高误区,是家长们可能会中招,童童给大家避个雷。 1、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简单点说就是吃得太多,孩子的摄入超出了身体营养所需。常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强迫进食:不顾孩子的意愿,忽视饱足信号,强迫进食。 ②频繁加餐:怕孩子饿,即使孩子并未表现出饥饿的迹象也给孩子加餐。 ③儿童饮食成人化:3岁以后,虽说孩子的食物开始接近于成人,但仍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含有添加剂或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炸鸡、汉堡、果汁、各类糕点等食品,不好消化,还易导致营养过剩。 小贴士 适当饥饿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有研究表明,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脑垂体会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当然这并不代表得让孩子饿肚子,只是不要全天处于饱腹状态就好。   孩子饮食讲究“食”全大法 要确保饮食均衡,遵循“荤素、粗细搭配”原则,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奶类、豆制品、鱼虾、瘦肉、禽蛋和新鲜水果蔬菜都不能少哦。不同年龄段孩子每日所需,可参考下图 2、滥用补品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快点长高,会给孩子吃一些滋补品,比如蜂王浆、阿胶、西洋参、燕窝、蛋白粉等。其实,孩子日常是不需要额外服用名贵补品、补药的。 过度进补,很可能会引起性早熟,表现为孩子在短期内提高生长速度,但这是以骨龄快速增长、透支生长潜能为代价的。 正确补营养长高事半功倍 从天然的食物中摄入营养,是最关键、直接的,但是有一些营养素不方便从食物中获取,或孩子有挑食的问题,那么就需要额外补充一些优质营养素了。 促进孩子长高的营养素主要有:钙、维生素D、维生素K、γ氨基酸丁等等。 3、运动过量 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长高,于是不少家长会要求孩子每天进行运动,但运动也要注意适量。 在《运动生理学》中提到一组实验,无运动基础者进行轻微有氧运动和高强有氧度运动时生长激素水平均不升高,而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GH水平从8.1μg/L-1 升至12.6μg/L-1 。 实验还观察到,运动30分钟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会逐渐达到高峰,而1小时后就开始下降。 之前就出过一个新闻,一位母亲为了让女儿长高,每天都监督女儿跳绳3000下,结果引发了跟骨骨骺炎。为孩子助长,运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才能帮孩子长得更高。 不同年龄段孩子,运动方式推荐 3-6岁学龄前期 ✔️推荐运动类型:适宜简单的弹跳型运动,具体项目包括:摸高、跳操、立定跳远等; ✔️推荐运动时长:每天身体累计活动总时长需达180分钟,其中中等强度活动需30~40分钟。 7-10岁青春期前 ✔️推荐运动类型:定向培养运动能力,以球类运动和跳跃运动为主。具体项目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游泳、跑步等; ✔️推荐运动时长:每天≧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持续40~60分钟为宜;   11-17岁青春期孩子 ✔️推荐运动类型:适宜以弹跳为主的运动,具体项目包括:摸高、跳绳、跳高等,其他孩子喜欢的比如: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也都可以搭配进行; ✔️推荐运动时长:每天≧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持续60分钟为宜;   注意: ① 运动前记得做15分钟的热身,运动结束后也需进行10分钟的拉伸放松; ② 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千万不可超强度运动,逐渐增加强度和运动量。   当注意到孩子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或身高偏矮的迹象时,前往医院检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潜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紊乱、生长激素分泌失衡等,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隐形障碍。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定期监测骨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不仅能让我们及时把握孩子的生长趋势,还能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与锻炼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1]莫正栋 薛富东.田径训练中跳绳的认识和应用[J].体育师友,2015(38):27-28. [2]静宜.有助于孩子长高的运动[J].健康向导,26(3):1. 本篇为童欢关爱原创内容。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感谢支持~  

微医健康 2024-10-17阅读量1121

四逆散—疏肝理脾...

病请描述: 四逆散—疏肝理脾,还有11种用法你需要知道,专注顽疾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 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佐证验之。 解郁泄热 表证一:又冷又热,气窜、呃逆、烦躁、脚灼热,上肢厥冷,口干苦而渴,舌红,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木香、菖蒲、郁金、合欢皮、青蒿。待热退人安,加用补肾杜仲、补骨脂、台乌、内金,而精神渐起 解答:表证一口干苦而渴、烦躁、舌红、脉弦,此与阳虚之厥有别,系阳气内郁,不能荣达所致”。更引张锡纯所言:“《内经》谓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夫肝之疏泄,原以济肾之闭藏,故二便之通行,相火之萌动,皆与肝气有关”。又曰“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消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而作热作痛”。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因不能敷布而烦躁。本桉辨证为肝郁热厥。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阳郁在内实不 敷布而烦躁。由于阴阳格拒,又表现为内外格拒、上下格拒两证,故均可以四逆散疏通阴阳。 《内经》谓“升降出入,无回不有”,说明*的气无处不到,但分化为阴阳、营卫、清浊之气,应各行其道,不能相悖。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只要辨明寒热两证,虽见症有表里、上下之分,均可异证同治。 疏肝和血 表证二:双下肢静脉炎1年,双下肢肿,月经期甚,经少,少腹胀痛,舌淡、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泽泻、牡蛎、香附、猪茯苓。七剂肿消,腹胀减。 解答:表证二经少而少腹胀痛,为木不条达所致,水肿则次之,治病必求于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除。故以四逆散疏理肝气,脾失承侮,生气自然,然脾有言主“信”,信而有约,脾健而信水适期而致。”又加牡蛎泽泻散,猪茯苓、香附协同理气行水,虽未遗活血之品,而充任得畅,且水肿亦消,一举两得之功。 疏肝和胃 表证三:慢性胆囊炎五年,常感右胁下不适,胃中灼,饥不纳食,口苦,舌胖裂纹,挟有腻苔。求医遍访多家,向医均以胃阴虚有热加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之品均无效。 方用:四逆散加保和汤,炒麦芽、炒山楂、莱菔子、神曲、陈皮、茯苓、炙甘草、连翘、加半夏、炒内金,纳谷而舒。 解答:表证三火郁宜散之,且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苍气者,木气也,达即通达,意谓土气(指六腑之气)而能疏通排泄无阻,必在于肝木 之气的通达不息,如是则升降出入之机而各行其是。”向因纳差,但家人劝其多食,以强体质故有积滞。前医因见舌裂而养阴,把积滞误为实火,故不效。本案口 苦、胁痛、胃灼,为肝气横逆以犯胃。此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加保和汤以消胃中积滞。胃气通畅,肝木调达。直捣病因,一蹴而成。 条达冲任 表证四:月经少,经前胸肋胀痛,心烦热,口苦,面疹多,手脚凉,四肢厥冷,舌红,质暗,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内金、香附、元胡、党参、坤草、桃仁、菟丝子、丹皮、焦栀子。诸症减轻,随症加减,调理一月后月经如期而至。 解答:表证四经少,心烦,口苦,经前胸胁痛胀,木不条达所致。师曰:“肝胆气郁,久而化热,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四末厥冷为郁热在内不能宣散之故,又因厚味多食生热上循面疹。应宗‘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而用开郁疏肝之法。”该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加用内金消食积,丹栀清泄肝热,坤草、桃仁、元胡活血散瘀理气,全方共奏,经调疹消。 和解泻下 表证五:慢性胆囊炎2年,食欲不佳,恶心厌油,胁肋胀痛牵连肩背,腹部胀满,胃脘感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登厕努责,舌红,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台乌、公英、制木黄。 解答:表证五少阳循胁过肋,胁肋胀痛,恶心,为热郁少阳,腹胀便秘,为阳明腑实症,宜和解泻下并施。调胆气用四逆散,泻下用大黄。配公英,清热解毒。用台乌,行气散结止痛,引经直入腰背部,药后胸胁满除,便爽而下,日解有度,此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师遇胆囊炎常以四逆散加减而无不效验。 平肝健脾 表证六:因急性胰腺炎出院方一月,肝功、血淀粉酶仍高,子宫五年前行全切术,乳腺多处增生,两胁胀痛,纳呆,胃脘不适,肠鸣,舌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元胡、香附、川楝子、台乌、川朴、白叩仁。 解答:表证六肝疏泄失常,阳气郁而不达,克犯脾胃,脾土壅滞生化不及。张锡纯曾有:“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治疗用四逆散疏 肝理脾,冀其肝郁而伸,生阳外达,枢机转而气机升降复,脾胃不受其制,生化有权。本案为肝气犯脾,方中柴胡、白芍同用平肝解郁敛阴止痛。白芍、枳实同用, 据张隐庵说:“泻肝阳法,治胁下支满,牵引少腹。”枳实收缩内脏平滑肌,芍药弛缓内脏平滑肌,驰收协合,调节有用。另芍药配甘草名曰芍药甘草乃为近人缓解 神经性疼痛及平滑肌痉挛性疼痛之案方。 疏肝宽胸 表证七:左胸部阵发性疼痛一周,时间十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含服硝酸甘油后无效,每日发作数次。既往慢性胆囊炎两年,常感右胁 背部胀痛,近日因情志不畅诱发,食后中脘胀闷,门诊查心电图示:S-T轻度异常改变,舌红苔薄黄,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砂仁、广木香、台乌、丹参、远志、鸡内金、炒枣仁。 解答:表证七足少阳胆经在外眦部支脉走行为:“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阴经到达目眶下,……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胁肋 出……。”经脉走行决定胆与胸有密切关系。本例因情志不畅肝气横逆,肝胆相照,胆热内郁,母病及子,心脉受累,必发胸痛,故以四逆散疏肝宣散郁热,缓急止痛,加用丹参、远志、炒枣仁使心神安宁。 胆胃不和 表证八:右上腹不适,放射至肩背,胸闷,纳呆,口苦,欲呕,中医辨证属胆热扰胃,胃失和降。胆胃、膀胱、心诸病经身,遍服中药罔效。舌暗红,苔黄腻,右脉弦,左脉弱。治拟疏泄胆火,和胃降腻。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苍术、川朴、陈皮、藿香、法半夏、砂仁、焦三仙、炒鸡内金。 解答:表证八“胆者中精之府。”赵献可《医贯》曰:“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赖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张锡纯在《医学衷参 西录》中也说:“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其腐熟。”可知胆内藏“精汁”寄寓相火,作用于中土脾胃,能助消化。四逆散疏泄胆火,使壅滞之相火得以疏达以助脾土,更加健脾祛湿、和胃消食之品,致脾运胃和而中焦得舒。 解郁疏通 表证九:胆囊术后症见脘腹胀痛,纳呆,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水肿,萎缩性胃炎。舌淡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广木香、白叩仁。 解答:表证九“胆为少阳生发之气,且为五脏六腑中心,凡附有胆囊不佳者,均可用四逆散为主以调理。”人身之气机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若肝胆之气疏泄不利,则六腑化物不畅,势必应生者不生,应化者不化,应排泄者不得排泄,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四逆散擅 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因胆在枢位,其有条 通八达作用,故欲五脏气血调和,必备少阳枢机正常,临证中多有因胆囊术后出现腹痛、腹泻、胆怯、黄疸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胆囊手术问题上需慎之又慎。 疏肝止泻 表证十:结肠炎,小腹不适,每日便血2~3次,大便成形,舌红,脉弦。 方用:四逆散痛泻要方加味,加干姜、薤白、当归、广木香。 解答:表证十辨证为肝胆气郁,疏泄不利,雾、沤、渎不调节器,是以胸胁发满,大便不调,左小腹疼痛。此证以气郁为主,腹痛便血是次之。治病求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愈。故取四逆散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加痛泻要方泻肝补脾。正如吴鹤皋所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泄。”加之干姜温中,木香、当归调气和血,薤白量大以泻下秽浊之积,以通代补。7剂后倘满解,大便调畅。 疏肝理气 表证十一:因生气后气窜作痛。胸脘胀满,纳呆,舌淡红暗,脉沉细弦。 方用:四逆散加味,加元胡、香附、砂仁、台乌。 解答:表证十一因忧恚之事而生此病,此乃肝胆气郁,抑而不伸,阳气受阻,所谓“阳微结”。气郁应疏之达之,无处宣泄而致气窜作痛。诊其左关脉沉弦,几触不得,知系肝阳不振,遂投四逆散加元胡、香附、台乌之剂,疏肝和气,解郁止痛,二诊后疼痛消失。 凡有胆囊疾病或肝失疏泄者,均以四逆散化裁。只要胆气一通,全身枢机即开,经络通畅,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杨磊 2023-06-05阅读量7500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频繁自杀 定...

病请描述: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抑郁或者焦虑性躁狂(一种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形式)呈现周期性交替出现,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总体发病率为2.4%,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且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1.89倍,其中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的患者自杀身亡。  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特点  该病呈现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极不寻常的情绪高涨和兴奋,思维高速运转,睡眠时间减少但精力依然充沛,说话滔滔不绝、语速飞快,自觉拥有特别的能力、过度自大,做出鲁莽草率的举动,如胡乱挥霍、超速驾驶等。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胡言乱语、因情绪激动而做出伤人、毁物的恶行。情绪抑郁时,患者会感到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均没有兴趣,无法思考问题,脾气暴躁、坐立不安,睡眠差和不思饮食。同时,患者对自己多有负面评价、以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部分患者甚至会萌生自杀的念头。这种 “双相”极端的表现,让患者焦虑不安,也让家属在陪伴中无所适从。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急性期,仍以服药为首选治疗方法,这些药物包括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症药物以及抗焦虑药物等。但当药物疗效欠佳、或由于健康原因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出现严重躁狂发作、或是重度抑郁发作伴有拒食、自残、自伤等倾向时,可考虑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等物理治疗,该技术核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刺激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转换原理,产生感应磁场,进而发挥治疗作用。  对于病程超过3年、经过长期正规个体化药物及物理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了极端行为,可以考虑采用第五代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手术进行治疗。其原理是根据患者核心的精神症状,同时结合与患者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三个神经核团: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进行多靶点的微创神经调控,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精神症状,使他们获得临床治愈,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经典手术案例分享  该患者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案例,于2020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抑郁与躁狂等症状均消失,已成功出院。  患者小陈,女性,27岁。六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激动、暴躁易怒、伤人毁物的症状,被当地精神专科医院确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在住院过程中,医生予以抗躁狂、稳定情绪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缓解期生活基本正常。两年前,因亲人去世,小陈的症状突然加重,出现抑郁倾向,不愿与人接触、更不愿出门,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兴趣、情绪不稳、内心焦虑,甚至出现严重的厌世情绪,数次割腕、撞墙自杀未遂。父母被她折磨得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在术后病友的鼓励下,小陈母亲拨通了我科医生的电话,进行了详尽的术前咨询。说到激动处,小陈母亲忍不住抽泣起来,“医生,再拖延下去,这病真的会要了她的命的,只要手术能让她恢复正常,即使卖掉二处房子我们也要治疗!”。医生告知他,手术费用不高!两周后,小陈父母如约将小陈带来我院,门诊以“双相情感障碍”收至我科。  为保证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我院功能神经科专家对小陈病情进行了详细问诊、评估和总结,协同精神科专家进行了反复讨论与分析。总结的小陈病情特点是:(1)抑郁时:情绪低落、不与人接触、对事物失去兴趣、坐立不安、焦虑、严重时出现自杀倾向;(2)躁狂时:情绪激动、不停地说话、易激惹、伤人、毁物。  针对其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特点,功能神经科手术专家,在术前制定了手术路径和手术计划。手术当天,在医院麻醉科、影像科、手术室等多学科的密切协助下,功能神经科专家给小陈头部安装了立体定向仪,做了头颅CT轴位薄层扫描,然后将MRI、DTI及CT数据,输入计算机手术定位计划系统,进行CT、MRI及DTI等图像融合。根据她的核心症状,锁定手术靶点,获取三维坐标数据,同时计算最佳手术路径。手术进行约4小时(图1)。手术完成后,小陈被转至ICU观察一夜。图1、神经调控手术开始前场景  术后第2天,小陈生命体征平稳,问答切题,从ICU转至功能神经科病房。术后第5天,患者神志清楚,已下地行走自理生活。其精神状态良好,以前的精神症状已消失。她能够与同病房的病友及家属和睦相处;医生查房时,她能正确回答医生提问,承认自己过去的自杀行为是错误的,也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术后第8天,患者完全康复,睡眠良好,情绪稳定,按时出院。图2、手术组专家术后查房场景  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极大,它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对于这类患者,采用第五代脑立体定向神经调控技术进行手术治疗,也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次性多靶点神经调控手术,可以去除多个疑难复杂的精神症状,让患者躁狂、抑郁、睡眠差、伤人毁物、自残、自杀等症状消失,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极为有利。总之,该疾病非常复杂,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家属可以考虑选择外科治疗的方式,以挽救脆弱的生命。

吴景文 2020-08-12阅读量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