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原发于喉咽(下咽)的恶性肿瘤较少见,根据发生部位,分梨状窝癌、环状软骨后区癌及喉咽后壁癌,梨状窝较为多见。 环后癌多发生为女性,而梨状窝及喉咽后壁癌多见于男性,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过量烟酒及营养因素有关。 【病理】95%为鳞状细胞癌,且大多数分化较差。故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为喉咽部异物感,吞咽梗塞感。肿瘤增大,表面发生溃烂时,可引起吞咽疼痛,并出现同侧反射性耳痛,常伴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流涎及痰中带血。肿瘤累及喉腔,则引起呼吸困难、声嘶。 【诊断】早期因无声嘶,易被漏诊。间接喉镜检查应仔细观察喉咽各解剖区域有无肿瘤,注意粘膜有无水肿,梨状窝有无饱满及积液。早期病变难以发现者,宜采用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及时取活检作病理检查。颈部检查注意喉体是否膨大,活动度是否受限,会厌前间隙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CT及MRI检查可进一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 【治疗】采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根据肿瘤侵犯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肿瘤累及喉部,需同时行喉切除。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需行颈淋巴结廓清术。根据术后创面大小,采用带蒂皮瓣、肌皮瓣、胃上提、结肠代食管等进行修复,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本病预后较差。
江满杰 2025-01-09阅读量1596
病请描述:1、儿童抽动障碍概念? 抽动障碍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身体某部位一种固定或游走性的单处或多处肌肉群的急速收缩动作,具有突发性、瞬间、无先兆、不随意、无节律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若症状持续1年以上则称为抽动症。幼儿及少年期多发,大部分患者5~12岁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一次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与血浆氨基酸水平、血铅水平、辐射、儿童心理个性、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2、什么是“发声性抽动”? 主要是由于人体构音肌、胸扩肌、腹肌及口咽部肌肉发生抽动时,造成一组肌肉或一个肌群突然发生收缩,进而导致的发音异常。此类患儿多表现为干咳、清嗓子、说话停顿、嗓中发现咕噜等鸟鸣音等。由于发声性抽动多表现为喉部症状,在门诊上易被误诊为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症,常常久治不愈,因此辨别咳嗽是否由抽动引起变得十分重要; 3、发声性抽动的咳嗽具有以下特征? 1)咳嗽常常无痰,呈清嗓子样干咳,发声时常常短而高亢响亮,有“空空样”、“出怪声”感; 2)睡眠后症状消失,白天轻而傍晚时加重; 3)一些精神因素可以影响症状的变化; 4)抗感染、抗过敏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 5)咳嗽常伴有眨眼、皱眉、点头、摇头、翻眼、耸肩、踢腿等其他症状; 6)咳嗽的病程超过4周,胸片及血象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4、发声性抽动的病程及预后如何?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多变,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少数至青春期自行缓解,大部分常因外界因素、家庭环境影响、感冒或精神紧张而使症状反复或加重,如不及时治疗,症状可延续至成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5、得了发声性抽动怎么办?如何治疗? 1)西药首选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硫必利片,但易产生椎体外系症状如嗜睡、烦躁、头晕甚至颈项强直、眼球运动不灵等副作用; 2)中医药治疗有较大优势,如菖麻熄风片。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风、火、痰、湿代谢失常,聚积体内而发病,故本证以风、火、痰、湿为标,肝、脾尤与肝最为 密切。治疗以平肝熄风为基本法则中医辨证治疗有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且在全面改善体质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王汉久 2024-11-25阅读量2925
病请描述: “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 香烟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不管你是否吸烟,身边总有一两个烟民。 但你知道吗? 我们日常中随手点燃的一支香烟,就含有高达7000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有些会让人感觉到快乐、兴奋,有些人会感觉到刺激、痛苦,更主要的是其中有200多种化学物质直接跟癌症的发生有关,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香烟可以致癌。 点燃香烟的时候会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其中毒性最大的是烟碱,又叫尼古丁。 (一支香烟的尼古丁为6-8毫克,足以毒死一只老鼠;二十支香烟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 所以吸烟时,大量的有害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并且体内难以被代谢,使氧化应激增强以及各种炎症因子的聚集,损害呼吸道,引起经常的咳嗽和痰多都算比较轻的症状。长此以往,呼吸免疫功能降低、肺部结构和肺功能都会产生影响,吸烟对身体器官带来的伤害是极大的。 1、肺癌 据统计,90%的肺癌都和吸烟有关,如果没有香烟,肺癌会是一种罕见癌症。肺癌的发生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等都有关。 《英国癌症杂志》此前刊登了一篇论文,该论文详细分析了英国等欧洲国家不同群体男性的肺癌死亡率,最终发现: ①一直吸烟的人,75岁之前死于肺癌的几率为16%,高出不抽烟的人50倍,后者仅为0.3%。 ②每天抽烟数>5支,75岁之前因肺癌死亡几率为25%; ③戒烟时间越早,对健康益处越大。如果30岁左右戒烟,死于肺癌的几率低于2%;如果50岁戒烟,几率在6%左右。 所以,吸烟使癌症的发病率增高,当然,二手烟的吸入也是导致肺癌发病率提升的因素。吸烟量愈大,开始吸烟年龄愈早,吸烟年限愈长,则患肺癌危险性也就愈高。 2、肺气肿 吸烟也是肺气肿形成的重要病因,因为吸烟以后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容易导致气道的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并破坏肺的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的形成。吸烟以后有导致支气管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障碍,使其局部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的感染,因反复的感染诱发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增加,亦会加重肺气肿的形成。 长期吸烟,其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也可以诱发患者的气管痉挛,增加气道的阻力,使患者的气流受限更加明显,也会加重肺气肿的严重程度。 3、哮喘 通常来说,吸烟不会导致哮喘,但是吸烟会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比一些异常的气体对于哮喘的危害更大,甚至有的时候还有可能增加相关的合并症。对于哮喘的患者一般是需要避免吸烟的,病人如果吸烟,可能增加持续性气道狭窄的几率,此时可能会进展为慢阻肺,甚至导致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相关的并发症。 4、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中70%-80%的患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会导致气道黏膜细胞变性和气道黏膜受损。气道黏膜的损伤最终会导致排痰不畅,细菌容易定植从而导致气道出现高反应性,最终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约14个慢阻肺患者,且患病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上升。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经济负担率以及低知晓率的“五高一低”的现状,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第三大致死病因”。 对于以上吸烟带来的肺部疾病,积极戒烟是关键,其次也应抓紧早诊断早治疗,向医生询问关于疾病的康复治疗计划,配合药物及医院治疗等方式缓解和治疗病情。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 对身体的伤害也远不止肺部 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儿童的智力发育、吸烟的家庭、个人也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没有理由不戒烟。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707
病请描述: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症状,咳嗽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社交。咳嗽的诊断、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202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正式发布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新指南讲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进行了定义,并分别提出其常见致病因素,及诊断治疗。 (一)普通感冒 病毒感染是感冒的主要病因。感冒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与体格检查,临床表现除咳嗽外,还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可伴发热,全身症状较少。普通感冒的咳嗽常与鼻后滴流有关。流感除了咳嗽症状外,常有发热、肌痛等全身症状。 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1)抗菌药物;(2)减充血剂与抗组胺药;(3)解热镇痛药;(4)镇咳药物;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多见,少部分可由细菌引起。冷空气、粉尘及刺激性气体也可引起此病。大部分患者呈自限性。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有可能发展为迁延性支气管炎。 1.临床表现:起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咳嗽可渐加剧,伴或不伴咳痰,伴细菌感染者常咳黄脓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3.治疗: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药物,有痰而不易咳出者推荐使用祛痰药物或黏痰溶解剂。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A)。 (三)UACS[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dripsyndrome,PNDS)] 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称PNDS。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是炎症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所致。 UACS/PND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其基础疾病以鼻炎、鼻窦炎为主,需在针对性治疗或经验性治疗有效后确认。除了鼻部疾病外,UACS/PNDS可能还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可能与喉部高敏感性有关。 1.临床表现:(1)症状:除咳嗽、咳痰外,可表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及鼻后滴流感。变应性鼻炎还表现为鼻痒、喷嚏、水样涕及眼痒等。鼻-鼻窦炎常有鼻塞和脓涕等症状,也可伴有面部疼痛/肿胀感和嗅觉异常等;(2)体征: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主要表现为苍白或水肿,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3.治疗:依据导致UACS/PNDS的基础疾病而定。 (1)病因治疗:①非变应性鼻炎以及普通感冒:推荐首选口服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②变应性鼻炎:推荐首选鼻腔吸入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 (2)对症治疗:①鼻用减充血剂可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缓解鼻塞症状,但不宜长期应用,需要警惕其导致药物性鼻炎的不良反应。鼻用减充血剂疗程一般<1周 (四)CVA: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CVA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但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也同样存在这些诱发因素。 2.诊断:根据慢性咳嗽病史、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抗哮喘治疗有效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是CVA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 3.治疗:(1)推荐吸入ICS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beta-agonists,LABA)或单用ICS治疗。联合治疗比单用ICS或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能更快速有效地缓解咳嗽症状, (五)EB: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22%[68,74,243]。EB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痰嗜酸粒细胞增高,但气道炎症范围较局限,平滑肌内肥大细胞浸润密度低于哮喘患者,其炎症程度、氧化应激水平均不同程度低于CVA患者。约三分之一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 1.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唯一的临床症状,干咳或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多为白天咳嗽,少数伴有夜间咳嗽。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患者无喘息、呼吸困难等气流受限相关症状。肺通气功能和PEF变异率正常,无气道高反应。 2.诊断:E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类似CVA,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痰嗜酸粒细胞增高是必要诊断依据。FeNO检测诊断EB的敏感性较低, 3.治疗:EB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建议首选ICS治疗,持续应用8周
陈旋 2023-11-20阅读量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