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流感,又一次上了热搜!据说呢,目前99%的患者都是甲流,只有1%的“天选”患者是乙流。从这两个热搜来看,流感是真难受啊,近期的感染风险也是真不小。应对甲流,除了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外,剩下的就是对症治疗,发热就降温,咳嗽就吃止咳药,肌肉酸痛就吃镇痛药。而说到痛,得过甲流的人都深有体会,那叫一个“寝食难安”啊。头痛、咽喉痛、关节痛感染甲流为什么这么疼?甲流一般起病3~6小时就会发高烧(可达39~40℃),之后陆续出现其它症状,比如咳嗽、流涕、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一个“痛”字。80%以上的甲流患者会出现严重头痛,特别是眉弓和太阳穴最为明显。咽喉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哪哪都痛,感觉整个人就没一处舒服的地方。感染甲流怎么就这么疼呢?其实呢,这种疼痛并不是甲流病毒直接引起的,而是免疫反应和炎症的结果。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释放抗体攻击病毒,阻止其进一步扩散,但同时也引起了体内的炎症反应,造成疼痛。这个过程中,白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用于细胞信号传导),导致肌肉和关节发生炎症,引起显著的疼痛。与此同时,高热也会导致全身的不适与肌肉酸痛,一般热度越高越痛。也有医生认为这类疼痛与痛觉过敏有关。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身体知道这个病很厉害,试图通过疼痛来提醒你休息,以此度过危险期,哪怕是腰背、下肢等与感染相关性较低的部位。这种疼痛机制本意是好的,奈何如今人的耐痛能力越来越差(女性相比男性更敏感),甚至有时即使很痛也无法休息。好在,大多数的疼痛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缓解。“流感神药”有必要囤吗?最近患流感的人越来越多,被捧为新一代“流感神药”的玛巴洛沙韦片遭受疯抢,原本200多元一盒,在部分线上药店硬是被卖到了485元。要不要加入囤药大军呢?没必要!作为一种处方药,如果真的确诊了流感,在医生指导下开药、用药即可,不需要自己囤药,更不要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自行服用。“重症甲流”有征兆!警惕4个并发症虽然不高,但甲流确实可能致死,特别是一些重症患者,病死率会明显升高。重症甲流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高烧、头痛、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等。除此之外,出现下面的几个症状,是危险的信号。经治疗后,仍持续发烧超过3天;胸痛(警惕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炎;血痰;嘴唇发紫或发蓝(缺氧造成);意识不清;甲流出现重症信号,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不要在家硬抗!不要在家硬抗!不要在家硬抗!甲流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危及生命。病毒性肺炎:若病毒侵及左、右两肺,可能诱发呼吸衰竭,不及时进行插管、呼吸器治疗,或因缺氧而致死。1月3日,北京一位急诊医生在患甲流一周后再次发烧,CT检查发现变成病毒性肺炎(四肢末端出现花斑,已处于休克前期)。 图片来源:微博专家提醒:咳嗽、咳痰超过一周,及时拍片排除肺炎。继发性细菌感染:抵抗力较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可能引发败血症。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危险性极高的严重并发症,会造成心脏衰竭。脑炎:整个脑部受到甲流病毒侵犯,导致发炎、肿胀,造成脑压升高、昏迷。参考文献[1]孙娟. 科学预防甲流[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4(2):14-15.[2]孙海娥. 甲流高发,公众如何科学应对[J]. 科学之友,2024(2):48. DOI:10.3969/j.issn.1000-8136.2024.02.024.[3]甲流来袭,该如何应对?[J]. 家教世界,2023(14):23.
健康资讯月卡 2025-04-24阅读量89
病请描述:感染相关并发症 切口感染: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渗液等。 腹腔感染:术后可能发生腹腔内感染,如胆汁性腹膜炎等,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加剧、腹部压痛等。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术后因活动减少、咳嗽反射减弱,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并发症 胆漏:术后胆漏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引流液呈胆汁样、腹痛加重、发热等。 胃瘫:术后可能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 血液系统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活动减少,血液流速减慢,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 其他并发症 心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术后应激反应、血容量变化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电解质紊乱:术后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并及时纠正。 预防与护理措施 加强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性质和量、腹部体征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 促进康复: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如床上翻身、坐起、下床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营养支持: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
赵刚 2025-02-21阅读量824
病请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也被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自2002年以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GOLD)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办“世界慢阻肺日”活动。2024年11月20日是全球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Know Your Lung Function”(了解你的肺功能),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肺功能检查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认识“慢阻肺”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和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目前,慢阻肺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慢性咳嗽是慢阻肺常见症状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10F综合内科主任许培培介绍,慢阻肺的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大家生活中熟悉的‘咳痰喘’,可能就是因为慢阻肺引起的症状表现。”许培培主任表示,慢阻肺迁延不愈,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哪些人容易患慢阻肺? 在大多数患者中,慢阻肺往往合并其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慢性病,这会增加慢阻肺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目前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包括长期吸烟,此外长期吸入职业性粉尘和化学气体,也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风险。而遗传基因、年龄和性别、肺生长发育不良、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感染等,同样也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或恶化的因素。▲ 长时间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易患慢阻肺 因此,以下人群要特别留意,相较于其他人,可能更容易患上慢阻肺: 1)烟草暴露: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2)职业暴露:长时间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 3)室内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生物质燃料(木材、动物粪便、作物残渣)或煤炭、厨房油烟等环境者; 4)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者; 5)儿童期感染及哮喘频繁,病情严重者; 6)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慢阻肺“可防可治” 慢阻肺纵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明确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要求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危险因素干预,加强筛查与早诊早治的衔接。推动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许培培主任表示,肺功能检查是及时发现早期慢阻肺病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病情评估诊断、监测、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包括肺容积(潮气容积、慢肺活量曲线及相关参数)、用力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及其参数),部分患者需在常规用力通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 肺功能检查对慢阻肺防治意义重大 目前,各地已陆续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提升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和干预能力,提高慢阻肺高危人群及患者早诊早治率。 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主要措施包括: ■ 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 ■ 氧疗: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 ■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 ■ 急性加重期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许培培主任最后提醒,对于存在慢阻肺危险因素(遗传、吸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等),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定期开展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一种简单、无痛性的检查,但对于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大咯血、癫痫发作,未控制的高血压病、主动脉瘤、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均应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远离慢阻肺 日常生活中需要这样做 1)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2)减少有害暴露:避免或减少吸入二手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物。 3)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身体抵抗力。 4)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6)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7)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心肺功能。 8)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通过综合全面的预防和生活管理措施,并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慢阻肺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部分内容参考来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科普中国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5-02-10阅读量973
病请描述:近日,知名魔术师刘谦自曝患肺腺癌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肺腺癌,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肺腺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预防、发现和应对它。什么是肺腺癌?在众多癌症中,肺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类型,它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可发生于各级支气管,但以小支气管为多。肺腺癌的癌细胞通常呈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癌或实性伴有黏液形成。肺腺癌的发病原因01吸烟长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肺部细胞,增加患癌风险。0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都可能诱发肺腺癌。0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腺癌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04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长期不愈可能增加肺腺癌的发生风险。肺腺癌的症状01早期症状肺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咳嗽、咳痰,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但也较为轻微。02中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咯血、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03晚期症状晚期肺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脑转移可引起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等。肺腺癌的诊断方法01影像学检查胸部 X 光、CT 扫描等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肿块或结节,为肺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02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痰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虽然阳性率较低,但操作简单、无创。0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和刷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04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肺部肿块,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肺腺癌的重要手段。05基因检测对于肺腺癌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肺腺癌的治疗方法0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心胸外科目前有超高清胸腔镜、荧光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可以通过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等手术方式,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02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03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可用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或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04靶向治疗腺癌是最常见有基因突变的类型,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05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肺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肺腺癌的预防01戒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腺癌的重要措施。0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减少职业暴露。0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04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如胸部 CT 扫描等,以便早期发现肺腺癌。肺腺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应提高对肺腺癌的认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