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神经性耳聋 > 内容

神经性耳聋内容

当出现哪些症状要小心脑膜瘤的...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常见的相对良性脑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发现时一般都比较大了,压迫其他功能区域,如运动功能,语言、嗅觉、平衡功能等等,才会发现。但确诊患病后,应当和有经验的医生主动沟通,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矢状窦旁脑膜瘤:瘤体生长缓慢,一般患者出现症状时,瘤体多已很大,癫痫是本病的首发症状,为局部或大发作,精神障碍表现为痴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患者出现性格改变,位于枕叶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出现视野障碍。   蝶骨嵴脑膜瘤:肿瘤起源为前床突,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向眶内或眶上侵犯,可出现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癫痫,精神症状、嗅觉障碍等。   嗅沟脑膜瘤:早期症状即有嗅觉逐渐丧失,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力障碍,肿瘤影响额叶功能时可有兴奋、幻觉、妄想,迟钝,精神淡漠,少数患者可有癫痫。   桥小脑角脑膜瘤:此部位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占70-80%,脑膜瘤占6-8%,胆脂瘤4-5%,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面部麻木,感觉减退,三叉神经瘤,走路不稳,粗大水平震颤,患侧共济失调。   岩骨—斜坡脑膜瘤:常表现为头痛,但往往不被引起注意,Ⅲ-X颅神经受损症状明显。   脑室内脑膜瘤:因在脑室内生长,早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不明显,就诊时肿瘤多已较大,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同向性偏盲,对侧肢体偏瘫。   中颅窝脑膜瘤: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眼球活动障碍,眼睑下垂,复视,神力下降,同向性偏盲等。   小脑幕脑膜瘤:患侧粗大水平震颤及共济失调,视野障碍等。   海绵窦旁脑膜瘤: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眼肌麻痹,三叉神经——二支分布区域疼痛。   枕骨大孔脑膜瘤:早期表现为颈部疼痛,手和上肢麻木,易被误诊。   眼眶及颅眶沟: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   有哪些症状必须要手术?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常见症状还有癫痫,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总之,患者朋友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专业神经外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赵天智 2024-07-10阅读量1314

脑膜瘤生长速度快吗?如何选择...

病请描述:  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9.2%。发病以成人多见,儿童较少,女性多于男性。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颅内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分布较多之处,都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脑膜瘤在颅内分布很广,几乎各部位都可发生。此外,脑膜瘤有多发的特点,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核桃或粟粒。   虽然脑膜瘤多为良性,但随着肿瘤的长大,同样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形成脑疝,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患者应当引起重视。   什么样的生长速度算正常的?生长速度多快时,就必须要手术了?   文献报道,脑膜瘤的平均生长速度大约是每年直径长1~2mm,每种肿瘤、每个人的肿瘤生长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是匀速生长。只要肿瘤有生长,就不正常,需要尽早做手术,特别是那些生长速度很快的脑膜瘤,越早做手术越好。   比如,发现脑膜瘤,半年后第一次复查时,发现肿瘤有明显增大,就应该及早手术。如果说第一次复查时没什么变化,第二、三次复查时,发现肿瘤明显增大了,也要尽早手术。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观察期间,脑膜瘤的大小没怎么变化,但是不同位置又出现新的脑膜瘤,这是为什么?是转移吗?   脑膜瘤大多是良性肿瘤,不会转移。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多发的脑膜瘤,发病率非常低,大概1%~8%。为什么会出现多个脑膜瘤,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比如“多起源学说”认为,脑膜瘤既然会在这个地方长,就有可能在别的地方长。还有“单独起源学说”,认为肿瘤细胞会随着脑脊液的流动,播散到脑膜其他位置,从而出现多个脑膜瘤。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病,也会导致脑膜瘤多发。   脑膜瘤大多数是从脑部的某种组织细胞分化出来,一般是从脑的外侧压进去,九成都是良性,也因为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有时症状不明显,有不少案例是等到出现症状时,就医透过核磁共振或脑部断层扫描检查才发现病灶。如果置之不理使肿瘤长得更大时,可能会吃穿脑骨,甚至压迫脑干危及生命。莫名头痛、视力减退慎防脑瘤作祟。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有些微变化都可能引发重大改变,如果有莫名的慢性头痛、精神状况改变、突然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觉到神经外科就医检查,以免耽误了治疗时机。   但是,脑膜瘤能切多少,能不能切得更干净,还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和经验。因此,脑膜瘤患者一旦需要做手术,最好找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成功率相对较高、致残率相对较低。但是这并不代表名气大、经验丰富的医生做手术就不会有风险,只不过手术的风险相对要低一些。   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不同部位脑膜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成年人发病较多,故成年人有慢性头痛、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时,要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通过做头部CT、核磁共振(MRI)或头部PET/CT,可对脑膜瘤早期确诊。   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大多属良性。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越早发现,越早手术,效果越好,风险越小。

赵天智 2024-07-03阅读量1339

特纳综合征案例分享-洪友明

病请描述:特纳综合征案例分享 一、引言 特纳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它的发病率虽然不算高,但也不是个例。据统计,每千名新生儿中就有约1至2名患者。这个“小精灵”的调皮之处就在于,它会让患者的染色体多出或缺少一条,从而导致一系列体征的出现。 二、特纳综合征知多少 那么,特纳综合征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这种异常会让患者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特纳综合征患者往往身材矮小、性发育不全,还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等。 这个“小精灵”的调皮之处还在于,它会让这些症状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症状较轻,有的则较重。这也给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特纳综合征,我们可以将其与汽车的发动机进行类比。染色体就像发动机的零部件,如果其中一个零部件出了问题,整个发动机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同样地,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也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 三、临床案例呈现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特纳综合征患者案例来深入了解这个“小精灵”的调皮之处。小丽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她的身高却远远落后于同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发育也明显滞后。这让她的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带她来医院进行了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小丽被确诊为特纳综合征。 在诊断过程中,我们通过幽默的方式向小丽和她的父母解释了特纳综合征的成因和可能的影响。我们告诉小丽,这个“小精灵”虽然调皮捣蛋,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就能让它变得温顺可爱。 四、案例分析与干预措施 针对小丽的特纳综合征特点,我们为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生长激素治疗来促进小丽的身高发育;其次,针对她的性腺轴发育不全问题,采用性腺轴发育干预措施来改善。 这些干预措施的原理也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生长激素治疗就像是为小丽的身体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能量,让她的骨骼得到更好的发育;而性腺轴发育干预则像是为她的生殖系统打开了一扇通往正常发育的大门。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密切关注小丽的心理变化,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她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五、诊疗体会与展望未来 通过诊治小丽这样的特纳综合征患者,我们深刻体会到正确认识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特纳综合征虽然是个“小精灵”,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脾性,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就能让它变得温顺可爱。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发现更多针对特纳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科普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特纳综合征,消除对它的误解和恐惧。 总之,特纳综合征虽然是个调皮捣蛋的“小精灵”,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治疗它,就能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630

头痛不愈看看中医吧!

病请描述:大补元煎治疗头痛而空的医案 患者信息: 姓名:李女士 年龄:52岁 性别:女 就诊日期:2024年2月22日 主诉及病史: 李女士自述长期头痛,伴有头晕、乏力,症状持续加重,已影响日常生活。曾服用多种止痛药,但效果短暂且不持久。经朋友介绍,找到我,希望能找到根治之法。 望闻问切: 望诊: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 闻诊:语音低微,呼吸平缓。 问诊:头痛而空,脑鸣耳聋,腰膝酸软,夜寐不安,食欲不振。 切诊: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 根据李女士的症状及舌脉表现,辨证为肾虚头痛。肾精不足,脑海失养,故头痛而空,脑鸣耳聋;肾虚则腰膝酸软,夜寐不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肾虚之象。 治法及方药: 治法:补肾填精,养髓止痛。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处方:人参为主用到12g、山药30、熟地黄9、杜仲9、枸杞子9、当归9、山茱萸3、炙甘草6各适量,加水煎服。 疗效及随访: 李女士服用上方一周后,头痛明显减轻,头晕目眩症状也有所改善。继续服用两周后,头痛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好转,腰膝酸软症状减轻。随访半年,头痛未再复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二、头痛中医分型论治 头痛作为中医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病机理复杂多样,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表现,可将头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所致。头痛突然发作,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治法以疏风散邪、通络止痛为主,可选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法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痛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2)血虚头痛 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遇劳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以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为主,可选用加味四物汤加减治疗。 (3)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法以补肾填精、养髓止痛为主,如前述李女士医案所示,可采用大补元煎加减治疗。 (4)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法以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为主,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5)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治法以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为主,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总结: 头痛的分型论治是中医临床的重要部分。根据头痛的不同类型及病因,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能有效缓解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仔细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甄晓敏 2024-05-20阅读量1549

为什么突发性耳聋会伴有眩晕?

病请描述: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的情况,它经常伴随着耳鸣和眩晕等症状。 我们的耳朵不仅仅是用来听声音的,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耳朵内部有一些非常精细的结构,它们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平衡感受器,帮助我们感知移动和维持平衡。 当突发性耳聋发生时,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导致眩晕: 1.耳朵内部受损:耳朵内部的平衡感受器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受到损伤,这不仅影响了听力,也影响了平衡感,所以人会感到眩晕。 2.病毒感染:有时候,病毒可能会攻击耳朵内部的组织,这不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也可能影响到平衡功能,引起眩晕。 3.血流问题:耳朵内部的血流如果出现问题,比如血流不足,也可能导致听力和平衡功能受损。 4.自身免疫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耳朵内部的健康组织,这也可能引起突发性耳聋和眩晕。 5.耳内压力变化:突发性耳聋可能导致耳内压力变化,影响前庭系统的平衡功能,从而引起眩晕。 当出现突发性耳聋和眩晕时,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耳朵内部可能发生了一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去医院找耳科医生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听力测试、平衡功能测试等,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和症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重要的是要及时就医,因为越早开始治疗,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汪毅 2024-05-08阅读量3122

突发性耳聋为什么要从耳朵里注...

病请描述:突发性耳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SHL)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耳科急症,其特点是在短时间内(通常在72小时内)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常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鼓室注射激素治疗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种治疗方法。 为什么要使用鼓室注射激素治疗呢?它有哪些优势呢? 1.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 鼓室注射可以绕过血脑屏障和血迷路屏障,直接将药物输送到中耳和内耳,从而增加外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这种方法可以使药物在内耳组织中达到更高的浓度,并且作用时间更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减少全身副作用 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高血糖、肥胖、骨质疏松等。鼓室注射激素则可以减少这些全身性副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激素使用禁忌症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鼓室注射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 3.治疗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鼓室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全身给药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全身激素无效的情况下,鼓室注射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手段。 4.治疗时机 研究表明,突发性耳聋患者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越短,预后越好。鼓室注射可以在患者无法及时接受全身治疗或者全身治疗失败后迅速实施,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局部治疗。 5.治疗策略 鼓室注射激素可以作为单纯激素治疗、联合治疗或补救治疗的一部分。联合治疗是指全身给药与鼓室注射同时进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补救治疗则是在全身激素治疗失败后加用鼓室注射,为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 6.安全性 鼓室注射虽然可能存在一些局部不良反应,如鼓膜穿孔、中耳感染、眩晕、疼痛等,但总体上是非常安全的。研究表明,鼓室注射不会对耳蜗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证实了其安全性。 7.治疗剂量及疗程 鼓室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剂量和疗程需要医生根据每个患者发病时间、病情轻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鼓室注射激素治疗因其能够提供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内耳、减少全身副作用、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相对较高的安全性,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重要手段之一。

汪毅 2024-04-01阅读量2905

普通吸氧能代替高压氧吗?

病请描述:高压氧治疗与普通吸氧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环境、氧气浓度、治疗效果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详细比较: 1.治疗环境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大气压的环境下进行,患者需要进入特制的高压氧舱内接受治疗。高压氧舱可达到2.6个大气压,可增加氧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普通吸氧:通常在大气压环境下进行,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在自然环境中吸入氧气,氧气最多能使血红蛋白百分百饱和,但不能增加氧气在血液中溶解度。 2.氧气浓度 高压氧治疗:吸入的氧气浓度通常在85%-100%之间,几乎是纯氧,远远高于普通吸氧的浓度。 普通吸氧:吸入的氧气浓度一般在25%-55%之间,低于高压氧治疗的浓度。 3.治疗效果 高压氧治疗:由于高浓度和高压的环境,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氧弥散率及有效弥散距离,从而对缺氧性疾病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高压氧治疗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破伤风、厌氧菌感染、心肺复苏后的缺氧性脑功能障碍、急慢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以及突发性耳聋、眩晕、耳鸣等。 普通吸氧:主要用于改善轻度至中度的缺氧症状,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轻度心功能不全等病症的患者。 4.吸氧方式 高压氧治疗:根据舱型和患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吸氧方式,如双管面罩吸氧、头罩吸氧或特殊装置吸氧。 普通吸氧:通常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操作简单,适用于家庭和医疗环境中。 5.患者血液氧分压 高压氧治疗:由于高压力和高浓度的氧气,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普通吸氧,可以提高到1433mmHg。 普通吸氧:动脉血氧分压相对较低,通常在673mmHg左右。 6.氧弥散距离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环境下,毛细血管弥散半径增加,可以达到100μm,远大于常压下的30μm。 普通吸氧:毛细血管弥散半径相对较小,氧弥散距离有限。 总结来说,高压氧治疗与普通吸氧在治疗环境、氧气浓度、治疗效果、吸氧方式、患者血液氧分压、氧弥散距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压氧治疗适用于更广泛的缺氧缺血性疾病,并且可以提供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汪毅 2024-04-01阅读量1797

为什么突发性耳聋要做高压氧治...

病请描述: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科急症,患者在短时间内(通常在72小时内)经历听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到医生说需要做高压氧时表示不理解,耳聋为啥需要吸氧?高压氧又和普通吸氧有什么区别呢? 高压氧治疗原理 高压氧治疗是让患者在一个特殊的密闭氧舱内,呼吸纯氧,以达到治疗效果。就像易拉罐中的汽水二氧化碳含量会比常压下大大增多一样,在高压环境下,血液中的氧气溶解度显著提高,从而增加氧气在血液中的浓度,甚至能通过弥撒作用到达因血管阻塞缺乏氧供的组织细胞,加速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再生。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而言,高压氧能够改善耳内血液供应,缓解局部缺氧状态,促进受损听觉感受细胞毛细胞的修复。 适应症 高压氧治疗适用于突发性耳聋病程在3个月之内的患者。研究表明,早期治疗(起病后2周至1个月内)的疗效优于晚期治疗。此外,高压氧治疗也适用于那些对传统治疗方法(如激素)反应不佳的患者。 禁忌症 高压氧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血压过高、气胸、肺气肿、肺大泡、妊娠期以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高压氧治疗。此外,患有严重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幽闭恐惧症等疾病的患者也需要谨慎考虑。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患者没有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2.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耳压不适,患者应提前了解并在治疗过程中在医生指导下做调压动作如咀嚼、吞咽、捏鼻鼓气等。 3.治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潜水等可能导致气压变化的活动。 4.高压氧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完成治疗疗程。 治疗流程 1.初步评估:医生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突发性耳聋并排除其他疾病。还需要做胸片、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排除禁忌症。 2.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将制定个性化的高压氧治疗方案。 3.治疗准备:患者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入氧舱,并进行必要的呼吸训练。 4.高压氧治疗:患者在高压氧舱内呼吸纯氧,治疗时间通常为每次120分钟(含升压、减压及休息间隔时间)总计10至20次。 5.治疗效果评估:治疗结束后,医生将再次进行听力测试,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高压氧治疗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它并非万能,患者在选择治疗时应当充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可能的风险。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汪毅 2024-03-28阅读量3559

治疗突发性耳聋为什么要用激素?

病请描述:突发性耳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种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情况,而且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清楚。在治疗这种状况时,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一种叫做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比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等,可以静脉用药或口服,也可以鼓室注射。激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作用: 1.减少炎症:糖皮质激素能够帮助减轻耳朵内部的炎症反应,就像给发炎的耳朵吃了一片消炎药。 2.调节免疫系统:有时候,我们的身体会错误地攻击自己的耳朵组织,糖皮质激素能够告诉免疫系统“冷静下来”,不要攻击自己人。 3.改善血液流动:耳朵里的血液流动对听力非常重要,糖皮质激素能够帮助血管放松,让血液更顺畅地流向耳朵,为耳朵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 4.维持耳朵内部平衡:耳朵内部有一些特殊的液体,糖皮质激素能够帮助这些液体保持适当的浓度和压力,减少对听觉细胞的损害。 5.帮助修复:如果耳朵的某些部分因为各种原因受损了,糖皮质激素还能帮助这些部分修复和恢复。 研究支持:很多研究都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能够帮助一些人恢复听力。简单来说,糖皮质激素就像是耳朵的“急救箱”,能够在突发性耳聋发生时,从多个角度帮助耳朵恢复健康。当然,这种药物不是万能的,使用时也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汪毅 2024-03-28阅读量4704

得了颈椎病,啥情况需要做手术?

病请描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也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对于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而言,手术并不是必要的,只需要进行调整生活方式、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疗法。这也让很多患者以为,颈椎病完全不需要做手术,甚至会在医生建议做手术时提出质疑。 确实,大多数颈椎病不需要做手术,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情况比较严重,不得不做手术。那么,颈椎病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手术呢? 由于颈椎位置特殊,手术难度较大,风险也比较高,因此,只有当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才会选择进行手术,比如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者出现上下肢肌肉无力或萎缩、肢体感知觉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时。总的来说,颈椎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主要取决于颈椎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因为是它们决定了患者会出现怎样的症状以及会带来哪些后果。 颈椎病根据受累的组织结构不同,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其治疗原则和手术时机各不相同。 1、颈型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改变,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颈型颈椎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更不需要做手术,只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进行药物、物理治疗即可。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病变刺激、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是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类型,临床表现与颈型颈椎病类似,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还会出现颈神经走行部位的放射性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多程度较轻,一般可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来改善症状,绝大部分不需要做手术。但如果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或非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而且肌肉萎缩或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还是需要考虑手术,以免造成神经不可逆损伤。 3、脊髓型颈椎病 病变影响了相应节段脊髓,是颈椎病里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高、痉挛甚至强直,不能做精细动作等。 绝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因此以手术治疗为主。从原则上来讲,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且无手术禁忌证时,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除非患者由于特殊原因症状较轻,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非手术治疗,并注重定期随访,若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应尽快手术。 4、交感型颈椎病 是颈椎病里最复杂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颈性头晕、恶心呕吐、头枕部疼痛,还可以出现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前区疼痛。 绝大多数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有良好的效果,且由于交感型颈椎病很难确定具体病变的位置,因此一般只能采用保守治疗。除非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同时颈椎影像能够明确找到病因,才会考虑手术。 5、椎动脉型颈椎病 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有关,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表现为颈性眩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头痛、一时性意识障碍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保守治疗,一般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如果存在颈性眩晕导致的猝倒史,且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同时又经椎动脉超声或核磁证实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需要考虑手术。 总而言之,对于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而言,保守治疗都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一般只有保守治疗的无效且症状非常严重时才考虑手术。但如果是脊髓型颈椎病,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史国栋 2023-12-26阅读量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