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肥胖前期 > 内容

肥胖前期内容

20、40、60岁的人该怎样...

病请描述:年少不知膝盖好,老了才把它当宝。 膝关节作为人体承担重量最大的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与其他器官类似,膝关节也遵循着生命周期的规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达到鼎盛时期,随后开始磨损,并缓慢步入退化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中,膝盖的功能强度是不一样的,呵护它们的方法自然也各有千秋。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人,到底应该怎样护膝? 不同年龄护膝各有侧重 18岁以下适度锻炼 儿童青少年刚开始发育,他们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较弱,稳定性不足,比较容易受伤。因此可以进行适度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锻炼时应循序渐进,运动前充分热身。当进行像反复跳跃、快速奔跑或者突然转向、急停这样的活动时,应选择合适场地,并佩戴护膝防止膝关节受伤。 18~45岁强化肌肉力量 膝关节功能在该年龄段逐渐达到鼎盛时期,但不少人学习或工作时久坐不动,这样会使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乏力,进而产生膝关节炎、慢性膝关节疼痛等问题。 推荐进行深蹲、弓步等腿部力量训练,加强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 王明杰博士提醒,久坐时,最好隔段时间起身做些腿部伸展动作,促进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 46~59岁膝关节“省着用” 45岁后人体骨质逐步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也会随之下降,更易发生磨损。 建议多进行股四头肌强化训练,稳固肌肉力量,以提升膝关节稳定性。平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下蹲,以免加速膝关节老化。 60岁以上避“重”就“轻”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表现为肿胀疼痛,甚至行走困难等。 老年人尽量避免膝关节负重,可采取走路、瑜伽等低强度、非负重的锻炼方式来保持膝盖活力。 生活中注意保暖、规律补钙、多加按摩,若出现明显的关节疼痛症状,应及时就医。 锻炼膝盖肌群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指出,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可以提升膝关节稳固性、预防运动损伤。 其中股四头肌训练可显著优化膝关节功能,锻炼小腿后肌群也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股四头肌训练 靠墙静蹲:紧贴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宽,缓缓下蹲至大小腿成直角。根据个人体质与年龄,每次静态保持30秒至2分钟,重复5至10次。 坐姿腿屈伸:坐直,小腿垂直于地,交替抬腿伸直膝,每侧保持5-10秒,各做5-10次。 小腿后侧肌群训练 站姿提踵:站姿,双脚并拢,缓慢提踵离地3-5厘米,保持10秒,重复10-15次。 日常护膝做好5件事 除了睡觉、静坐等情况,膝关节在白天大多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做好下面几件事,可以让膝关节“省着用”。 1.控制体重 研究发现,体重减少5公斤,关节疼痛可以减轻20%。肥胖人群的膝关节承重更大,尤其是内侧,患关节炎的几率明显增加。 2.注意补钙 日常饮食要均衡,通常情况下,从牛奶、绿叶菜、鱼类、豆制品等食物中摄取钙是足够的。 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和吸收能力较差的老人,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 3.加强保暖 膝关节是肢体浅表关节,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关节表面和内部温度改变。温度较低时要注意关节保暖,不要长时间对着风扇、空调吹,必要时可以裹上护膝。 4.选对鞋子 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厘米为宜,鞋底太薄会给膝盖带来不利影响。运动时最好穿舒适、有弹力的运动鞋,以减少膝关节压力。 5.保持良好姿态 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 避免长时间下蹲,工作时需要下蹲的话,建议改为低坐位,坐在板凳上; 如果长时间坐着和站着,则应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负重过大; 不要常年卧床休息,休息过久会使肌肉萎缩,导致缺乏力量、稳定性下降,加重关节负担。 膝盖对于我们而言非常宝贵,如果能够在前期用心保护膝关节,后期就避免了许多痛苦。老王在此建议大家,保护膝关节,就从现在做起!

王明杰 2024-09-11阅读量1799

儿童体重科普-张丽

病请描述:最近有一位家长给我留言,问:“医生,我家孩子三岁了,一直瘦不拉几的,是不是生病了?需要补什么营养?”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生长曲线。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身高、体重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 不过,“一白遮百丑”,孩子们长得太胖或太瘦都会影响整体美感。那么,儿童应该多胖才合适呢?体重正常的标准是多少? 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关系: 一、 婴儿期 在婴儿期,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很快,出生后第一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5 cm/年,第二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5-30 cm/年。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身高平均每年增长10-15 cm,体重平均每年增加4-5 kg。从6个月开始,宝宝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每个月的生长速度都很快。此时,宝宝的生长曲线呈“S”形: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宝宝生长迅速;4-6个月时,宝宝身高增长开始减慢;7-12个月时,宝宝身高增长达到高峰。 1岁以后的宝宝身高、体重将缓慢下降。 这个阶段是孩子营养状况的最佳时期,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饮食情况,保证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同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营养需求调整膳食结构。 二、 儿童期 在儿童期,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体重和身高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大致的趋势,如果出现了下列情况,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1、幼儿期: (1)幼儿期是指从出生到2岁前的阶段。此时期的孩子体格生长比较快,一般在6个月到3岁时身高和体重分别可增加2~4倍。 (2)2岁后身高增长开始缓慢,每年约增长5~7 cm,2岁后每年增长5~7 cm。至青春期开始身高开始加速增长。所以家长们要特别注意这段时间孩子的生长。 2、学龄前期:学龄前儿童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与学龄期儿童相似。此期儿童生长速度最快,每年可增长6~7 cm。 3、学龄期:学龄儿童在此阶段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但仍保持一定水平,每年可增长5~7 cm,至青春期前基本停止生长。 三、 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女孩一般在11~12岁、男孩在12~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孩通常比女孩要晚,所以男孩一般在14~15岁才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体内各种激素水平明显上升,骨龄增长也比较快,长高速度较青春期前明显加快,所以青春期是儿童长高的高峰期。 不过也有部分孩子可能会提前进入青春期。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第二性征是否发育,是否有过性行为,如果性早熟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过快。 青春期也是孩子长得最快的阶段,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孩子在此期间身高增长明显加快,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总的来说,身高和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家长们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 四、 成年期 成年期的体重与儿童期的体重是不同的。因为成年后我们体内的脂肪含量会比儿童期高,所以成年期体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年龄段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18岁之前,身高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就不用太担心;而18岁之后,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止长高,体重也会随之增加,身高也会略有增加。所以孩子18岁之前,都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身高。 一旦孩子过了18岁,身高停止增长之后,就需要去医院检测骨龄,以了解孩子骨骼发育的情况。 总之,孩子的生长发育和遗传、营养、运动等因素有关。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只要没有明显的病理性疾病和特殊原因,身高和体重应该是正常的。而对于身高偏矮或体重偏低的孩子来说,除了要考虑营养因素外,还要结合内分泌、骨龄、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只有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五、 老年期 1.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标准体重(kg)=年龄(岁)×身高(cm)-100 2.根据年龄调整体重: 3.如果孩子在三岁之前,就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可以先给孩子增加辅食。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同时还要保证营养的均衡。 4.孩子三岁之后,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去测身高和体重。因为三岁之后的儿童,虽然身高还在继续增长,但是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情况来调整饮食。比如:如果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在同龄儿童中属于中等水平,可以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蛋白质、铁、锌、钙等营养元素。同时要让孩子多运动,多晒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 5.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六、 体重增加与减少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体重增加和减少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喂养方式、疾病、疾病及药物等因素。遗传因素是出生体重和身长的预测因子,但是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即使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是高体重,其子代的出生体重也不会太高;喂养方式对宝宝的体重有很大影响,包括喂养次数和进食量;疾病与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影响体重,甚至引起肥胖。 当然,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绝对的,也会存在例外。比如,有些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长得胖,出生时就超重了,但在后天发育中并不一定会增加体重。所以说,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体重变化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七、 预防肥胖的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不喝碳酸饮料。 2.坚持每天运动1小时以上,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推荐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运动。建议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3.不吃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4.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建议每日睡眠时间达到7~8小时。 5.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少喝果汁及含糖饮料。 6.不要让孩子养成以零食和夜宵代替正餐的习惯。 7.避免带孩子到高热量、高脂肪的饭店就餐,带孩子到健康餐厅就餐。不能因为图方便、省钱让孩子养成吃夜宵的习惯。 8.避免让孩子接触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酥皮点心、炸薯条等。 9.禁止给1岁以下的儿童添加盐和油等调味品。

生长发育 2024-06-12阅读量2250

关于儿童肥胖,你知道多少?-...

病请描述:关于儿童肥胖,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模式的改变,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每5个儿童就有1个小胖墩,可见儿童肥胖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就诊的却很少,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点没关系,胖点才健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儿童肥胖也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热量代谢失衡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尤其是肥胖发生在1岁以内,5~6岁以及青春前期,可能导致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引起多细胞性的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而且大大增加了成年后肥胖发生的几率。 那么儿童肥胖主要有哪些危害?第一,儿童肥胖是导致代谢异常,是儿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第二,肥胖可导致骨生长加速,骨龄提前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使肥胖的孩子出现小的时候又高又胖,而成年后却比别人矮。第三,肥胖可使关节受到压迫,导致运动障碍,一些活动受限。第四,青春期女孩肥胖又易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子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不孕。青春期男孩肥胖,尤其是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容易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如睾丸发育不良,阴茎短小等等。第五,肥胖会导致儿童呼吸不畅,睡眠呼吸暂停,使孩子深度睡眠减少,睡眠质量差,从而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使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都下降,最后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效率。第六,肥胖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出现自卑、不合群甚至抑郁。 谈到这里家长可能要着急给孩子减肥了,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出现了肥胖,绝对不能给孩子应用减肥产品或者饥饿疗法来减肥,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检查,由医生制定科学的减肥方案,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首先大多数儿童属于单纯性的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主要就是吃的多动的少,预防肥胖我们需要做到吃动平衡,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饮食方面需要选择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膳食方案,每天坚持至少一小时以上的户外阳光运动。其次家长要带孩子进行定期的儿童保健查体,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曲线图来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发现偏离及早进行干预,避免孩子出现肥胖的生长发育问题。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458

胖有胖的可爱,胖也有胖的危害...

病请描述:胖有胖的可爱,胖也有胖的危害 一  医案一则 患儿2021年8月初诊,家长诉患儿近1年身高增长缓慢,体胖,平素多食,喜碳酸饮料,饥饱无度,脾气急,入睡晚,大便、矢气多而臭。门诊生长发育评估示:年龄10岁2月,身高146cm体重50kgBMI23.5 骨龄示12岁2月 ,遗传法预测身高174cm 骨龄法预测身高166cm,遂来就诊。 病史如前,中医四诊见患儿形体宽胖,多食少饮,身体困重,肢体困倦,喜静懒言,大便臭黏,小便黄,舌胖苔白腻,脉滑。 诊断 肥胖症 肥胖病 痰湿内盛证。 治则治法:利湿化痰 消脂助长 处方:    茵陈10g  蒲公英6g 黄芩9g      荷叶10g  姜半夏6g 茯苓9g    决明子12g 柴胡6g   焦栀子6g 连翘6g    枳壳6g     石菖蒲10g  赤芍10g   大枣 10g 补骨脂9g  川牛膝9g 伸筋草9g  炒鸡内金 9g    14剂日一剂,早晚分服,水冲服 起居调摄:1.控制饮食,每夜定时入睡,加强运动以垂直跳动为主;2.嘱咐家长每月定时定点监测患儿身高体重。 案语:研究表明肥胖会引起骨龄发育提前,特别是青春期前期阶段的肥胖对骨龄和身高的影响更大。该案患儿10岁实际身高146cm并不算矮,但骨龄发育明显提前,理论上12岁骨龄身高可在151-153㎝,这样算身高就有些不足。患儿遵医嘱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门诊随诊半年余,现身高148.5cm 体重43.5kg,BMI 19.7   骨龄12岁5月。通过坚持中药调理、饮食管理和增加运动,改变肥胖状态,骨龄增速也放缓,这为后期身高发育,争取了更大空间。 “能吃是福,胖乎乎的更好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这种育儿观念需要有所改变...    二  儿童超重与肥胖 1.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        研究显示我国超过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岁以下、6~17岁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已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2.超重肥胖的概念和计算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3.儿童超重肥胖的原因 排除相关继发疾病引起的肥胖,儿童肥胖以单纯性肥胖为主,与遗传因素、宫内环境、喂养方式、饮食结构、体力活动缺乏等相关;此外学龄儿童课业重,体育运动受到忽视,或者是情感创伤、精神紧张等,使得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承受较大的压力,进而影响体重,导致肥胖。 4.儿童肥胖的危害: 肥胖时脂肪组织会产生过多芳香化酶,诱导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而雌激素高水平时能促进软骨细胞的成熟和调亡,加速骨骺线愈合,制约身高生长;肥胖带来内分泌失调,与性早熟亦有很大关联,肥胖还会使得体内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谢出现紊乱,增加儿童期、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严重肥胖者关节、心脏等脏器组织负荷较大而会产生病变,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在肥胖儿出现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睡眠质量,以及慢性大脑缺氧。肥胖亦会造成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导致自我意识水平和注意力集中下降,影响学业…… 三  中医对超重肥胖的认识 肥胖症属中医“瘀胀”范畴, 历代又称为“肥人”或“脂人”, 《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传统中医认为, 肥胖为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厚味、内伤七情、好逸恶劳等因素引起,与水、湿、痰邪停滞有关。小儿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多为先天脾胃不足, 后天少动多静, 或多食甘美生冷, 饮食节制无度, 日久损伤脾胃, 脾胃虚弱,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 水湿停聚, 湿从内生, 聚湿生痰而为痰湿脂浊, 若小儿静多动少, 静多伤肉, 久坐伤脾,脾失运化升清,造成肌肉减少而脂肪增加, 形体逐渐肥胖。《素问·奇病论篇》说:“肥者令人内热。”患儿喜食辛辣, 胃热滞脾, 脾主运化, 过剩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亦导致肥胖的发生。 四  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 对于儿童超重和肥胖,早期干预和尽早治疗,可将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降到最低,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进食量 减少碳水、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比例,保证蛋白、微量元素摄入。 2. 体育锻炼 根据体质和体重,制定适当时长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帮助改善体质和促进脂肪消减。 3. 心理疏导 部分肥胖儿童容易产生容貌体型焦虑,自卑、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加剧肥胖,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让患儿接纳自己,以乐观积极心态,改变自身超重肥胖状态。 4. 医疗支持 当日常干预手段无效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儿童状态,排除继发疾病,进而采取医学减脂方案、以及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方案。 超重肥胖是儿童期和成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对于肥胖而又有骨龄提前发育的儿童,减脂瘦身既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对身高发育的抑制,又可改善精神状态,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邵征洋教授指出:儿童超重肥胖现在呈现出一种流行的趋势,需要引起社会和家长的足够重视,积极改变儿童肥胖状态的意义不仅在于“未病先防”,而且能达到“既病防变”的效果。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635

儿童肥胖的影响与干预-邓先玉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的影响与干预 最近,两个肥胖宝宝让我经历不一样的一天,大宝11岁,65.3kg,因为肥胖并发了高血压(125/95mmHg)、高血脂、痛风节奏的高尿酸(484.3umol/L)、血糖走高、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肾结晶出现。代谢综合征与大宝形影不离。家长非常焦急,要求控重管理。但因情况复杂,我建议先请内分泌、消化、肾脏、心血管、儿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后再定干预方案,以期既能有效减重又能保证大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小宝4月龄,男,10kg,母乳喂养。近2月身高增长放缓,体重急速走高。我告知小宝体重明显超标,建议分析母乳成分、调查妈妈饮食以及喂养方式。妈妈答曰:“我儿子长得很好啊,胖胖的有啥问题嘛?我就觉得他腿纹不对称,想检查一下。”腿纹不对称是肥胖和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常见体征之一,需要排查。但相比肥胖发生的概率和影响风险,目前影响该小宝健康和智能发展更重要的点在体重,但妈妈的认识显然相反了。 新时代的花朵,或者已经习惯了生活的甜甜蜜蜜、多吃懒动,曾经不算事儿的肥胖如今成了事儿。 根据我们研究的初步调查反馈,我市部分中学生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已明显高于了2024年的国家调查水平,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肥胖问题重视度是不高的,他们可能觉得胖点就胖点吧,大了就“抽条”了。但其实肥胖不是大家认为的胖一点就胖一点,它是一种疾病。 那我们在判断这个孩子是否是肥胖也有一个标准,体重/身高的平方的值(BMI)跟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BMI值相比,超过85名以上孩子,我们就考虑超重,超过95名以上,我们就考虑是肥胖,如果这个孩子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就可以定义为肥胖,那就属于疾病了。 肥胖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健康方面,包括像心理方面,很多孩子越来越大,他是有意识的,他也不喜欢听到别人叫他“小胖墩”,可能其他同学对他的嘲笑还会给他造成自卑心理。 另外肥胖对于身高也会有影响,肥胖的孩子脂肪含量是很高的,脂肪会导致雄激素向雌激素的一个转变,容易导致骨骺的早闭,前期可能孩子营养比较够,长得比较快,容易出现早熟的问题,到后期就长得慢,生长空间受限,最终影响终身高。 而导致肥胖的原因,遗传有一定影响,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膳食结构,有的孩子对于米、面类摄入过高,而对水果蔬菜摄入较少,有的孩子则对高油炸,高脂肪,零食类摄入较高,加之孩子运动量不够,就很容易导致肥胖。 针对孩子肥胖问题,解决也很简单,主要还是饮食结构的调整,保证各营养的摄入,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鱼,牛肉,豆类,谷物类等食物,避免高热量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蛋糕饮料等。少吃米,面类。 另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细嚼慢咽,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不看手机、电视等。 睡眠也对孩子肥胖也有一定影响,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九点前入睡,让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帮助孩子长高。 此外,保证孩子每天的运动对肥胖也有着重要意义。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喜欢的运动,像游泳,打球,骑自行车,跳舞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主要是找到一个适合孩子,孩子能够坚持的一项运动,保证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不仅能给孩子控制体重,还能增强体质。 总之,儿童肥胖需要关注,如果已经发现肥胖,及时干预。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267

健康饮食助力孩子成长-王凌飞

病请描述:健康饮食助力孩子成长 健康饮食与生长激素分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分泌的蛋白质,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能够保证儿童获得适当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态,所以生长激素对于孩子的长高发育是密切相关的,它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孩子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长高是大有裨益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健康饮食对于儿童长高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都知道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有孩子是不容易或者是说前期没能好好的教育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其中我在门诊中遇到过一位12岁女孩,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身高增长缓慢的问题。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她的饮食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她经常选择速食和加工食品作为主要的膳食来源,蔬菜水果摄入严重不足,晚餐后常常会吃很多零食,并在不久之后就睡觉了。通过建议家长从饮食上对孩子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和监督,饮食上提供更多新鲜的蔬菜水果,监督孩子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并且规律地安排晚餐时间。同时,她也开始参与体育活动,增加运动量。三个月后的复查中,她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体重也趋于正常。更为重要的是,她的生长激素水平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这为她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案例表明了健康饮食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才算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呢?儿童的健康饮食习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饮食结构、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等。以下是构建健康饮食习惯的一些建议: 多样化饮食: 确保孩子摄入来自各种食物类别的营养。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蛋白质来源(如肉类、鱼类、豆类、坚果)、乳制品等。 适量的营养素摄入: 孩子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家长应确保他们的饮食提供了这些营养素的均衡组合。 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 减少糖分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点、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等。尽量选择天然的、未经加工的食物。 控制饮食中的盐和糖:饮食中过量的盐和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家长可以通过减少盐和糖的使用量来控制孩子的摄入。 保持适当的饮水量: 饮水对于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健康的消化系统至关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水,尤其是在运动或天气炎热的时候。 规律的饮食时间: 建立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夜间进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孩子慢慢咀嚼食物、吃饭时不要分心、不要过量进食等,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为他们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以确保他们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体魄。

生长发育 2024-05-21阅读量1994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呢...

病请描述:最近门诊上有很多家长问我,医生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身高不达标,主要的他不爱喝牛奶,邻居家的小孩就喜欢喝每天两杯,身高就比我家的好,是不是牛奶喝的越多越好呀?今天我来解答家长关于喝牛奶的话题,以及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呢? 是不是牛奶喝的越多越好?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摄入量,如何给孩子选择牛奶呢? 首先一个问题孩子每天应该喝多少牛奶,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体重以及整体营养需求。 以下是一些大致的指导原则: 婴儿期(0-12个月): 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根据孩子的体重和食欲来确定具体的奶量。 通常,新生儿每天需要喝大约6~8次奶,每次约60~120毫升。随着孩子的成长,喂奶次数会逐渐减少,但每次的奶量会增加。 幼儿期(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逐渐引入其他食物,但牛奶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每天建议摄入约500毫升的牛奶或等量的奶制品,以确保足够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 学龄前期(4-6岁): 随着孩子饮食的多样化,牛奶的摄入量可以稍微减少,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营养来源。 每天建议摄入约400毫升的牛奶或等量的奶制品。 学龄期(7-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学习。 每天建议摄入约300毫升的牛奶或等量的奶制品,同时鼓励他们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孩子对牛奶过敏或不耐受乳糖,可以考虑使用豆浆、椰奶或其他植物性奶制品作为替代。 除了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也是良好的钙和蛋白质来源,可以适量给孩子食用。 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多摄入含糖饮料或零食,以免影响他们的食欲和健康。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牛奶摄入量的同时,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营养需求来进行调整。 那么牛奶喝的越多身高就会越高吗?答案是不一定的,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坚持每天喝牛奶确实有助于长高,但也非决定性的因素,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把牛奶当水喝,如果将牛奶当水喝,可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肥胖!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大量摄入牛奶,可能会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另外由于摄入大量的水分,会导致钙盐沉积,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重要的影响就是牛奶中含有乳糖,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最后,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牛奶摄入量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儿科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生长发育 2024-04-29阅读量2180

儿童成长之路:如何科学引导肥...

病请描述:儿童成长之路:如何科学引导肥胖儿童的健康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问题在儿童群体中愈发凸显。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引导肥胖儿童健康发展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析肥胖儿童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展示如何科学引导肥胖儿童的健康发展。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涉及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协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按照一定的规律增长,逐渐形成成年人的体型。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包括: 1. 生长速度快: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远高于成年人。 2. 阶段性特征明显:儿童生长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特点。 3. 个体差异显著:不同儿童之间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特点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肥胖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1. 身体健康问题:肥胖可能导致儿童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 心理健康问题:肥胖儿童可能因为体型问题而遭受歧视和嘲笑,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肥胖可能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针对肥胖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具体策略包括: 1. 合理饮食:指导肥胖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膳食均衡,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增加运动:鼓励肥胖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能量消耗。 3. 心理支持:关注肥胖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社交能力。 4. 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家长和老师应积极参与肥胖儿童的健康引导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如何科学引导肥胖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小明是一位10岁的男孩,由于家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从小体重就偏胖。进入小学后,小明的体重问题愈发严重,不仅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还让他在同学中遭受排挤和嘲笑。小明的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寻求专业的帮助。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小明的父母开始调整家庭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他们还鼓励小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等。此外,父母还积极与小明沟通,关注他的心理需求,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体重逐渐得到了控制,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和心理支持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肥胖儿童健康发展。同时,家长和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于肥胖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肥胖儿童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肥胖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肥胖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社会。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肥胖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4-07阅读量2575

儿童性早熟科普-刘海霞

病请描述:儿童性早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小孩的饮食更加注重营养,但是过度的补充营养也会适得其反。 前两天出门诊时,有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小男孩来看病,妈妈说最近孩子的身高一直增长的很慢,想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对以后的终身高产生影响。这个男孩是11岁7个月,出生时足月的但是剖腹产,出生时的身长50cm,体重2.9kg,爸爸身高172cm,妈妈身高150cm,所以他的遗传靶身高167.5 cm,曾在2022年8月就诊当时身高145.3cm, P75,体重28.5kg,骨龄10.5岁-11岁,本次就诊身高增长159.8cm,体重39.3kg,目前骨龄13岁-13.5岁。对于这个孩子做了阴囊彩超,结果显示:右睾丸大小3.6*2.1*1.4cm,左睾丸大小3.7*2.7*1.7cm,内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病变;左右附睾头大小形态正常,内部回声均匀,左右睾丸鞘膜腔内也未见积液,随后又进行DR骨组-立位投影检查显示颈胸椎序列基本正常、骨龄等一系列检查,通过检查结果诊断为性早熟。说起性早熟,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性早熟,性早熟在医学上的定义是:女孩在 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这个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是有很大差距,当家长在发现像男孩子出现胡须、腋毛以及变声等,或者女孩出现阴毛,乳房发育等症状,才后知后觉是性发育。其实像这种情况是性发育一段时间后或者发育中后段才出现。所以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定期检查女孩的乳房情况和男孩的睾丸情况。 那性早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性早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性早熟的病因很复杂,它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比如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发育过早,那么孩子也易发生;营养因素,过度的服用营养品,一些营养品基本上都含有特定的激素,长期食用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除此之外,过多食用高蛋白食物或动物性蛋白(海鲜、肉类、禽类、豆类等);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炸鸡、薯条、炸串等)这些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三心理因素,学习负担过重、家庭关系紧张、缺乏父母关爱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大,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从而引起性早熟;四生活习惯,儿童过早接触超越其年龄的情爱类影视剧或书刊,容易出现性早熟。缺乏运动、肥胖等,也会诱发性早熟。最后像儿童涂抹或接触化妆品、误食药物、 使用过多的塑料制品等,可能引起性早熟。 那如何预防过早出现性早熟呢?首先作为我们家长要有性发育的意识,有意识才会有所行动。要了解 6-8 岁是孩子性发育前的重要阶段,不要认为孩子性发育都是十几岁才开始,而错过前期的重要阶段,其次要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情况;接着不要乱补营养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随后避免接触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最后要加强体育锻炼。 综合上述其实建议家长对性早熟要有清晰的认识,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预防性早熟的发生。一旦发现第二性征的出现,要及时就诊。最后祝愿每位宝宝都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4-03阅读量2250

关爱儿童,理性看待儿童性早熟...

病请描述:关爱儿童,理性看待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之前就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如乳房发育、阴毛生长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性早熟现象逐渐增多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本文将介绍有关儿童性早熟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什么是儿童性早熟?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理现象,指在青春前期(通常为8-13岁)就出现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第二性征发育。这些特征包括女孩的乳房增大、男孩的睾丸变大等。 二、为什么会出现儿童性早熟?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性早熟的人,孩子也容易出现性早熟; 2. 环境因素:一些化学物质和辐射源可能会对儿童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3. 饮食习惯:过多的高热量食物摄入会导致肥胖,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性早熟;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增加患儿发生性早熟的风险; 4. 心理因素: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对儿童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从而引发性早熟; 5.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三、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发生?为了有效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出现,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避免摄入含有激素的食物和饮料如炸鸡、汉堡包等快餐食品,以及含糖量高的糖果和果汁等。此外,要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同时,要控制零食的摄入量和频率以避免过度刺激;2. 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尽量减少与孩子接触到不适宜的内容,如色 情 图 片或视频、暴力游戏等。同时,要教育孩子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并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3. 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进一步的发展为成年后的疾病。 四、儿童性早熟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危害?如果儿童性早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将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 心理压力:由于性器官的快速成长,孩子们会感到焦虑和不适,甚至产生自卑感和羞耻心;2. 自尊心受损:性成熟提前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产生困惑,进而影响到自尊心的建立和发展;3. 对未来的担忧: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会担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表现。 五、儿童性早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对于已经出现的儿童性早熟症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决定。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保持孩子的情绪稳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总之,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发育问题,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关注。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并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美好的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2-01阅读量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