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炎症-纤维性病变,特点是皮肤和某些内脏器官的细胞外基质过多沉积。主要侵犯皮肤,其次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呈多系统、多器官性损害。SSc预后不良,死亡常与肾、心血管、肺的受累有关。尸检材料证实, 70% ~100%累及肺,肺是又次于食管的受累脏器,但是肺部并发症是导致SSc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一、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分型 SSc有多种亚型,它们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各不相同。中华医学风湿病学会2004年制订的《系统性硬化诊断治疗指南》中依据皮肤受累范围为主要指标将系统性硬化症分为以下几种。 1、弥漫性硬皮病(diffuse scleroderma) 除面部、肢体远端和近端外,皮肤增厚还累及躯干。皮肤受累的同时出现雷诺现象。30%患者的抗拓扑异构酶抗体(Scl-70)阳性,而抗着丝粒抗体多数阴性(3%阳性)。肺纤维化在弥漫型中常见。生存率较差: 1年80%,6年30%, 12年15%,但是最近研究资料有所改善 2、局限性硬皮病(limited seleroderma) 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颈部。患者在诊断前有较长时间的雷诺现象和抗着丝粒抗体阳性(70%的患者)。在CREST综合征(C, calinosis; R, raynaud's phenomenon; E, esophageal dysmotility; S, sclerodactyly; T, telangictasia)中其典型表现为皮下钙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活动不良、指端硬化和面部及胸部毛细血管扩张。局限性SSc中肺动脉高压较为明显,与预后有关。在诊断后1年生存率为98%,6年为80%, 12年为50%。 3、无皮肤硬化的硬皮病(sine soleroderma)临床无皮肤增厚的表现,但有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管、血清学异常。 4、重叠综合征(in ovelap sndome)上述3种情况中任一种与诊断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同时出现。 5、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雷诺现象伴系统性硬化的临床和(或)血清学特点,但无系统性硬化的皮肤增厚和内脏异常。 二、系统性硬化症肺部疾病的病理变化 皮肤病理组织学改变包括表皮和真皮胶原纤维增生、肥厚,尤其以皮下层为明显。SSc尸检肺病发生率为74% -95% 。 肺部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 1、 肺血管病变: 29% -40%患者显示小动脉及中等大小肺动脉内膜增生和中膜黏液瘤样变化,产生血管狭窄或闭塞致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 2、间质性肺病变:肺泡、间质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呈弥漫性纤维化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洞。 三、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年龄为40-60岁,女性是男性的3倍。SSc最多见的初期表现是雷诺现象和隐袭性肢端和面部肿胀,并有手指皮肤逐渐增厚。雷诺现象可先于硬皮病的其他症状(手指肿胀、关节炎、内脏受累) 1-2年或与其他症状同时发生。患者起病前可有不规则发热、食欲缺乏、体重下降等。 皮肤损害:几乎所有病例都从手开始,手指、手背发亮、紧绷,手指褶皱消失,汗毛稀疏,继而面部、颈部受累。通常皮肤受累范围和严重程度在3年内达高峰。 临床上皮肤病变分水肿期、硬化期、萎缩期。水肿期皮肤呈非可凹性肿胀,触之有坚韧的感觉;硬化期皮肤呈蜡样光泽,紧贴于皮下组织,不易捏起;萎缩期浅表真皮变薄变脆,表皮松弛。 多关节痛和肌肉疼痛常为早期症状,也可出现明显的关节炎、侵蚀性关节病。表现为关节挛缩和功能受限。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烧灼感和吞咽困难)偶尔也是本病的首发表现。食管、胃、肠黏膜的纤维性变致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心脏:病理检查80%患者有片状心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水肿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肥厚或积液表现,但临床心肌炎和心包填塞不多见。 肾:硬皮病肾病变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有多年皮肤及其他内脏受累而无肾损害自临床表现;有些在病程中出现肾危象,即突然发生严重高血压,急进性肾衰竭,如不及时处理,常于数周内死于心力衰竭及尿毒症。 肺-胸膜表现: SSc的肺部病变发生率高达70% -100% ,呈进行性发展且与病程长短平行。肺部损害可出现于全身皮肤损害之前,最早可达7年。早期肺部可无任何症状,但肺功能测定可有弥散障碍。随着肺纤维化的加重,可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听诊肺底爆裂音。有部分病例有明显气促,但无明显胸片异常表现,肺容量相对正常,弥散功能明显降低,提示主要病变为肺血管病变。 系统性硬化症的胸膜-肺表现主要有 1、肺实质病变:间质性病变, NSIP, UIP, DAD, OP, LIP,弥漫性肺泡出血。 2、肺血管病变:肺动脉高压。 3、气道疾病:细支气管炎。 4、其他病变:呼吸机功能紊乱(肺萎缩综合征),纵隔淋巴结肿大。 5、胸膜病变;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 6、继发病变:吸入性肺炎、肺癌等。 四、硬皮病分类标准 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1980年制订的《系统性硬化症(SSc)分类标准》 ,一直沿用至今。1980年ACR制订的《SSc分类标准》对于早期SSc和局限性皮肤型SSc的诊断缺乏敏感性。 A.主要标准 近端皮肤硬化:手指及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皮肤对称性变厚、变紧和硬化。皮肤病变可累及全部肢体、面部、颈部和躯干(胸部和腹部)。 B.次要标准 1.指(趾)端硬化:皮肤改变仅局限于手指。 2.指尖凹陷性瘢痕或指腹消失:缺血所致指端凹陷区或指垫组织的萎缩。 3.双侧肺底纤维化:胸部×线示双肺呈线性网状纹理或线性结节密度增高影,以肺底部最为明显,可呈弥漫性斑点样表现,称为“蜂窝”肺。肺部改变应除外原发性肺部疾病所致。 如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两条或以上次要标准就可诊断统性硬化(硬皮病),这一标准不包括局限性硬皮病、嗜酸性筋膜炎及各种类型的假性硬皮病。 由于1980年SSc分类标准敏感性不足和SSc相关知识的进步,2013年美国风湿病会(ACR)和欧洲抗风病联盟( EULAR)提出了新的SSc分类标准。 此标准是1980年ACR发布SSc分类标准以来的首次修订,不但在分类标准中增加甲襞微血管异常和抗拓扑异构酶Ⅰ、抗RNA聚合酶Ⅲ自身抗体等新内容,新的SSc分类标准如下,有7个条目及其合并计算的阈值,超过阈值则可分类为SSc。分类标准可应用于可能诊断为SSc的患者或考虑纳入研究的SSc患者。如前所述,此标准不适用于类硬皮病样疾病可以更好解释其临床表现的患者(例如肾源性硬化纤维化、泛发性硬斑病、嗜酸性筋膜炎、硬肿病、硬化性黏液水肿、红斑肢痛症、卟啉症、苔藓硬化症、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糖尿病手关节病变等)。有“未累及手指的皮肤增厚”的患者也不分类为SSc, ACR/EULAR制订的《SSc分类标准》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优于1980年的ACR诊断标准,能够使更多此类患者尽早准确的被确诊为SSc 患者。 这里看一下 2013年ACR/EULAR SSc分类标准 1、双手手指皮肤增厚并延伸至掌指关节(足以诊断的标准),权重/得分9分。 2、手指皮肤硬化(仅计最高分) 手指肿胀,权重/得分2分。 指硬皮病(远指关节延伸至掌指关节接近指关节),权重/得分4分。 3、指端损伤 指尖溃疡,权重/得分2分。 指尖凹陷性瘢痕,权重/得分3分。 4、毛细血管扩张,权重/得分2分。 5、甲襞微血管异常,权重/得分2分。 6、肺动脉高压和(或)间质性肺病 肺动脉高压,权重/得分2分。 间质性肺病,权重/得分2分。 7、雷诺现象,权重/得分3分。 8、 SSc相关自身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权重/得分3分。 抗拓扑异构酶Ⅰ(抗Scl-70),权重/得分3分。 抗RNA聚合酶Ⅲ,权重/得分3分。 注:总得分为各项最高评分的总和,总得分>9分即可归类为SSc患者。 五、胸膜-肺表现 (一)间质性肺病 以往认为SSc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是UIP,但是近几年多数文献报道NSIP居多,并且纤维化型NSIP占大多数。有研究报道SSc相关的NSIP和UIP型或终末期肺的预后区别不大,也有报道NSIP较UIP预后较好。其他病理类型如OP, LIP, DAD也有报道。 SSc伴有间质性肺病时可以很长时间无症状,有症状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双肺基底部可闻及爆裂音,杵状指少见。胸部X线示两肺弥漫性磨玻璃阴影、纤维索条状、网状、网结节状阴影,尤以中下野明显,晚期出现蜂窝肺及肺动脉高压。HRCT可更好的显示肺纤维化。突出的改变是在肺的基底部和胸膜下,主要病变是网状影、磨玻璃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及蜂窝肺。磨玻璃影和不规则的网状阴影混合出现而少量或无蜂窝肺提示为NSIP ,通常磨玻璃影最为突出,其代表的更多的是小叶内纤维化而不是真正的肺泡炎。蜂窝肺往往提示病理类型为UIP , Swensen等研究表明, HRCT对SSc间质肺疾病中UIP诊断的准确性可达89% ,普通X线胸片仅为59%, HRCT的病变范围是个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在HRCT检查发现80%的SSc伴有间质性肺病患者有食管扩张,在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也可有食管扩张。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包括肺活量减低、肺顺应性降低、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之比增加及DLCO降低;,DLCO下降是早期发现SSc肺间质病变敏感的指标之一。肺功能检查可以检测疾病的进展及对治疗反应的情况,是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SSc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治疗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关于最佳治疗时机决策通常是困难的,需要针对每个个体仔细权衡风险与潜在的获益。目前推荐,在连续监测病情过程中,发现疾病进展开始治疗。对有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异常和(或)下降,且无免疫抑制治疗禁忌证的SSc相关性ILD患者,选择环磷酰胺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10mg/d)。在环磷酰胺治疗过程中应监测白细胞计数、肾功能和尿常规。目前资料显示,环磷酰胺无论口服还是静脉给药,联合小剂量激素,可以稳定或改善肺功能和HRCT,但在停用环磷酰胺后,多数患者肺功能下降。有环磷酰胺禁忌证或拒绝使用环磷酰胺患者可用硫唑嘌呤联合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的剂量为每天2.5mg/kg,最大为150mg/d。对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复方磺胺甲嗯唑(160mg/800mg), 3次/周。对于终末期SSc相关性ILD患者,肺移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
王智刚 2019-12-20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乳头乳晕整形必须知道的问题1.乳头乳晕多大是正常的? 美丽的乳房形态,一定要整体协调,尤其乳头乳晕是关键。很多女性朋友先天发育乳头乳晕偏大,特别是在生完孩子后更明显的变大,影响了整个乳房的美观。也有一些男性先天乳头发育较大,影响美观与自信,心理负担较大。普遍认为,女性美观的乳头直径约0.8-1cm左右,过大则显得臃肿。有的乳头过大过长,显得不够协调和美丽。当然乳头大小和乳房的比例也有一定关系。乳头过大的情况,较多发生在哺乳后,也可以在生育前,有的伴有乳头过长(超过1cm,因而使得乳头下垂)。 乳晕是乳头周围皮肤色素沉着较深的环形区。正常美观的乳晕直径约3~4cm,色泽各异,青春期呈玫瑰红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着加深,呈深褐色。怀孕后乳晕会出现颜色加深,乳晕变大。但乳晕的颜色因人而异,并不能单纯依据女性乳晕的颜色判断其是否生育过。 当然乳头乳晕和乳房整体大小是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较为客观的比例参考依据,对乳头乳晕过大尚缺乏确切的诊断依据,即使乳头乳晕的大小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会受到审美差异的影响。2.乳头乳晕颜色很深是什么原因?可以治疗吗? 乳头乳晕颜色较深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较常见的是由于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待哺乳期结束,乳头乳晕颜色会逐渐变浅,乳晕也会缩小。但如果迟迟不变回来,严重影响美观的或者是由于疾病导致的乳晕发黑,可以采用乳晕的漂红技术,其着色与皮肤有直接关系,不同皮肤的颜色调配方法也有所不同。 乳晕漂红治疗中色素的选择,需要根据求美者的年龄、肤色和色素深浅来进行相应的色料调配,还需要考虑血液的流通以及血型的差异,在配色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此外,由于乳头是由乳腺导管组成的,而乳晕更是由色素堆积而成的,所以进行乳晕漂红时,必须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来执行。3.乳头乳晕整形手术风险大吗? 女性乳头乳晕变大除了先天性外,常在怀孕后乳晕变大,变黑,还有的外形不够圆滑、不对称等。这时要改善,唯有通过手术的途径,做乳头乳晕整形手术可使得变大的乳头乳晕达到正常的效果。这些手术都属于较小的手术,局麻就可以解决,但是要想手术安全和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选择在专业正规的医院,找经验丰富的整形医生,进行乳头乳晕的整形。为了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大家应该在术前注意以下事项:1)在术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若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医生确定手术方案。2)在手术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包括阿斯匹林在内的活血药物,避免引起术中及术后过多的出血。3)由于审美观不同,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有自己的审美原则,不能人云亦云,或者不顾自身条件一意孤行,要和医生充分沟通,从而获得满意的大小和挺拔程度。4.乳头乳晕的常见整形手术有哪些? 乳头乳晕常见的缺陷有乳头内陷、乳头肥大、乳头发育不良、乳头缺损、乳晕过大等。 乳头过长、过粗,失去正常比例,有的呈松垂外观,影响到美感,这些可以通过简单的乳头缩小术来改变。乳头缩小手术大致包括乳头过长的缩短术,乳头过粗的缩小术,松垂乳头的矫正术以及乳头形态不圆滑、两侧不对称的矫正术等,都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在乳头基底圆周上或在乳头圆柱体上,手术中去除过多的乳头组织,然后缝合。 乳晕整形主要是针对乳晕先天性较大或女性怀孕、生育后乳晕变大的一项手术。乳晕缩小整形术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将过大的乳晕组织部分切除,使乳晕与乳房大小比例相当。乳晕缩小后,乳头仍保留原有的感觉,不会影响哺乳功能。 乳头乳晕的缺失或者残损都可以进行乳头乳晕再造术,让其外观更美。乳头可以采用自体组织的复合移植或局部皮瓣再造的方法。乳晕一般采用植皮的方法。 乳头内陷一般是患者出生时先天发育不足引起的。女性乳头如果不突出于乳晕的表面,甚至凹陷在皮面内,局部如同火山口状,就可以称为乳头内陷。两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可仅一侧发生。乳头深陷于乳晕中,不仅外观不雅,而且由于凹陷乳头可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奇痒、湿疹或炎症。严重内陷会使婴儿吸吮乳汁困难。这种情况一般可以进行乳头内陷矫正术。要注意的是,严重的乳头内陷手术矫正后非常容易复发再次凹陷。5.乳头乳晕整形后还能哺乳吗?感觉会有异常吗? 很多人会担心做了乳头乳晕整形手术后,会影响哺乳的功能。其实,一般来说,乳晕缩小手术如果不伤及乳腺导管的话,是可以哺乳的。而乳头缩小术,如果乳腺导管没有被破坏,同样在术后也可以哺乳。乳头内陷手术纠正后,一部分乳腺导管会被破坏,很可能就不适合进行哺乳了。 乳头手术可能会损伤乳头的感觉神经,因此可能会妨碍乳头的正常感觉。在手术恢复的过程中,切口周围的感觉会有些迟钝,等伤口愈合、瘢痕成熟后,乳头的正常感觉也会逐步改善甚或随之完全恢复。6.乳头乳晕整形术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乳头乳晕整形手术一般只需要局麻进行,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术前保持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身体炎症,若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求美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2)手术前两周内,勿服用包括阿斯匹林在内的活血抗凝的药物,因它会使得凝血的功能降低,增加不必要的过多出血,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恢复3)避开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进行手术,因为月经期容易出血,加重肿胀,影响手术效果;妊娠等特殊时期手术或者服药,有可能影响胎儿或者婴儿的健康4)术前面诊,告知医生您的审美和想要的手术结果;医生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传统审美相结合,设计手术方案,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5)术前一天仔细清洁乳头乳晕区域,尤其对乳头内陷的患者,需要尽量翻出清洗干净。7.乳晕上有小疙瘩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 乳晕上有一个或多个颗粒状小疙瘩是正常的现象。围绕在乳头四周的深色区域是乳晕,有些人的乳晕皮肤表面有一些像鸡皮疙瘩的小突起,它们有个长长的学名,叫“蒙哥马利腺”,简称“蒙氏结节”。它并非孕妇所特有,成年女性很多都会有,是一种皮肤特质,不属于皮肤病。“蒙氏结节”一般没有危害,可以不必管它,时间久了可以自行消退。不过,在孕期和哺乳期,“蒙氏结节”可能会加重明显。 如果担心影响美观可以来整形美容外科或皮肤科进行激光或者手术等方式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局部平整光滑,减少突起外观。8.乳头不对称怎么办? 乳房的不对称性是非常普遍的,同样,绝大部分人的乳头也不都是完全对称的。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部位都是不对称的,很多人的两侧脸的大小或者眼睛都差别,甚至连我们的两道眉毛都会在形状和面积上有所差异,所以轻微的不对称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很多情况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发育不同步而已。 但是如果乳头的大小或者位置差别很大,医生首先要检查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乳头不对称。如果长时间的两个乳房大小及形状差别很大,而乳头仍然位于乳房的中央,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乳房的大小,例如隆乳手术或缩乳手术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是乳头大小有明显的不对称,或者乳头的数量有不同,则需要进行乳头的整形手术。 如果成年后乳头的大小位置是对称的,但是近期开始有所变化,您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乳房检查,排除乳腺的一些相关肿物或肿瘤引起的乳头的变化。9.非哺乳期乳头溢乳有什么影响吗? 女性在哺乳期有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若在非哺乳期发生乳头溢液,则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不正常现象,也叫溢乳症,它可能是一些生理疾病造成的,也可能是因药物或不良刺激所致。病理状态下乳头的乳汁分泌,又称为乳汁分泌异常综合征,其原因尚不清楚,但实验证明,溢乳与催乳激素分泌过多有关。乳房不同的疾病,其溢液时的性状也不一致:1)乳汁样。多为生理性,如断奶后或流产后的近期,不是癌症的表现。2)脓性溢液,多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3)淡黄色溢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几乎见于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因此,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4)血性溢液,可为鲜红色、咖啡色、褐色等不同的颜色。此种溢液是危险的信号,应高度警惕,其中50%~75%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5%是乳腺癌。如血性溢液发生于绝经后,则75%是乳癌。5)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这种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应进一步检查。 除了乳房的疾病,非哺乳期女性乳头溢液还要考虑全身的情况:(1)患有间脑疾病或脑垂体病变,如间脑及其附近组织肿瘤、泌乳素腺瘤、松果体瘤、垂体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2)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瘤等;(3)患有胸部疾病,如慢性乳腺炎、胸部带状疱疹、胸壁损伤等;(4)药物的副作用,如氯丙嗪、吗啡、利血平、吗丁啉、胃复安、丙米嗪、甲基多巴以及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都可引起人体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刺激泌乳素分泌,从而导致乳房溢液现象的发生;(5)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如经常玩弄或吸吮乳头、严重的精神创伤、突然的生活习惯改变、隆胸手术等因素,也可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导致泌乳素出现一过性的增高而引发乳房溢液。 乳头溢液的预防方法:1)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2)吃清淡的食物,不多吃辛辣等刺激的食物3)多运动多按摩乳房 女性如发现在非哺乳期乳头有液体流出,一定要尽早就医。如果是异常的乳头溢液,应当积极诊治。10.没有乳头或者后天外伤手术等原因导致的乳头缺失可以手术吗? 先天发育乳头缺如,或者由于后天因素引起的继发乳头缺失,均可以进行乳头的再造手术。手术方式有多种,如1/2健侧乳头、乳晕复合移植再造术;小阴唇复合组织移植乳头乳晕再造术;利用乳房皮肤再造乳头术等。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成功率最高的是利用乳房皮肤再造乳头术,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后天性的乳头缺失主要是外伤、烧伤造成,还有肿瘤进行乳腺切除,或是乳头内陷感染或乳头提升术后因血运障碍、感染而坏死等原因。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缺失程度,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 另外做男变女的变性手术的患者,术后无类似女性相应大小的乳头、乳晕,除再造乳房外,同时应行乳头的再造术。11.乳晕可以再造吗? 在乳头的根部周围的乳房皮肤,有色泽比较深的环形区称作乳晕。外伤等原因造成的乳晕缺失,男性变女性术后无类似女性相应大小的乳晕,或其他原因导致无乳晕者,需要进行乳晕再造手术。 具体再造的方法有很多:一侧乳晕缺失,而另一侧乳晕完好且较大者,可切取其一半拉拢、缝合,重建健侧乳晕并再造缺失侧的乳晕;利用皮瓣法重建乳头、乳晕是常规的方法,此方法提供的组织量较多,血运佳,感觉恢复较好,乳头能保持一定高度,较为挺拔;另外也有用真皮瘢痕组织或组织代用品充填等方法增加乳头的凸度;纹身法是将蘸有棕色染料的针,刺入乳晕部的皮内,形成类似的乳晕,以与健侧乳头的颜色和乳晕颜色相匹配为原则;另外还可以取大腿内侧皮片移植在乳晕部,并结合阳光紫外线照射,使皮片颜色进一步加深,效果更佳;也可以取小阴唇的皮肤移植在乳晕部位,这样色泽比较匹配,但是容易皱缩;亦可取耳后皮肤移植来再造乳晕。 本人摘自《胸部整形必须知道的66个问题》(整形美容外科科普系列丛书) 主编:刘天一编者:(按姓名拼音次序排序)毕波 陈亮 郭妤 纪丽娜 贾传龙 卢勇舟 钱郭嫔 秦登科 吴心愿 杨平 杨清建 周轶群 朱晶晶绘图:卢佳士
刘天一 2018-07-22阅读量1.4万